多元化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2021-09-10程竹法孙明叶
程竹法 孙明叶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体育课程在中学教育领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高质量的中学体育课程不仅能够拓展學生的体育理论知识,同时为还能够使学生在体育课程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审题素养,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现阶段很多中学体育课程教师往往将主要的课程教育精力放在了学生的动作技能的指导上,对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学习基础以及思想道德素养的发展不够重视。基于此,本文通过深入探究多元化教学法在中学体育课程中的具体运用策,以期提升中学体育课程教育教学质量,为推动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中学体育;应用策略
中学是学生养成各项基础能力的重要阶段,教师在这一阶段的体育课程中应用多元教学法,能够在深化学生体育知识理解的基础上,调动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的参与度,从而在激发学生体育知识学习和锻炼的兴趣上,提升体育课程教学成效。比如,游戏教学法的应用能够有效有效增强体育课程内容的趣味性;德育的有效渗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而小组训练模式的有效开展能够推动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能力。由此可见,在中学体育课程中应用多元化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中学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结合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知识理解
在中学阶段的运动训练教学中,存在着一些枯燥复杂的训练内容,传统的讲解方法已经无法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相关的技能和知识,教学效果也难以提高。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可以简化复杂的教学内容,通过慢视频播放、动画模仿等方式,有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训练知识,而有趣的内容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主动性以笔者的课程教学活动为例,我在篮球课程中结合视频内容讲解培训知识。视频包含 NBA 比赛视频。玩家在真实游戏中运用战术突出包围,最终赢得游戏。借助视频内容,教师可以分析球员的位置,解读球员的战术。当学生遇到不理解的问题时,教师可以用慢放功能进行详细讲解。最后在实战训练中,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战术进行比赛训练,从而加深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
二、充分课余时间,延长学生训练时间
为了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体育教师还应抓住课余时间,督促学生进行课余训练,巩固和复习课堂上所学的运动技能,大大提高运动训练的效率,改善体育学习困难的现状。基于此,中学体育教师应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锻炼。
比如,可以监督学生在家进行动作训练,要求体育老师在课程结束后安排课后练习任务,比如饭后步行半小时,使用 keep to punch-in 训练等体育软件,通过微信群分享打卡截图;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钉钉等教学软件向学生发送微视频,并要求学生参照视频动作模拟训练,并将视频上传到班集体,然后引导学生逐步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此外,体育教师还应充分利用学生在校时间,如结合所学动作创设课间操,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动作,增强学生体质。
三、开展激趣训练,提高学生训练参与
趣味性教学法作为一种趣味性强、自主性强、生活性强的教学模式,深受中学生的喜爱,已成为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训练手段。将趣味性教学渗透到体育训练教学中,不仅可以创设趣味性的体育课堂,让学生享受学习,提高训练兴趣,还可以让学生找到体育的乐趣,逐渐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比如耐力训练是中学体育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具有重要意义,长跑是耐力训练的主要方式。但对于中学生来说,简单的长跑既枯燥又累人,很多学生不愿意训练,导致成绩不佳,因此教师可以将游戏教学融入训练,提高耐力训练的教学效率和效果。在训练前,教师可以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评估,设计男女学生的分层训练方案。
比如,老师可以安排男女学生进行追逐训练,男女学生可以通过这种形式轮流完成 1000 米的训练,增加耐力训练的兴趣,使学生在笑声中掌握长跑呼吸和加速技能。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连续折返跑训练游戏。男孩和女孩被分成小组。四个女孩一组,五个男孩一组。他们每人负责200米折返跑。女生需要手臂或腰腹部负重进行转身跑训练,男生需要腿部和手臂负重进行转身跑训练,使力量训练与耐力训练相结合,使学生尽快适应,应加强耐力训练的强度。教师应根据训练的特点,精心设计有趣的训练活动或游戏,激发学生自主训练的积极性,使体育训练不再枯燥,使学生更加配合教师的训练。
四、结语
综上,中学是学生养成各项基础能力的重要阶段,教师在这一时期的体育课程中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深化学生的体育理解,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体育课程综合素养,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这需要我们在体育课程采用游戏教学和小组合作教学、德育教育等方式,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实现体育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刘维娜 .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体育教学课堂 [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8):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