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黔东民族传统花灯舞蹈的艺术特征

2021-09-10陈绘旭

红豆教育 2021年7期
关键词:艺术特征贵州

陈绘旭

【摘要】花灯戏是贵州和云南的主要地方剧种,因地域文化的区别,形成不同的风格特色。文章彰显阐述贵州花灯舞蹈形成和发展历史渊源的基础上,结合贵州花灯舞蹈动作特点和表现形式,深入剖析贵州花灯舞蹈的艺术特征,旨在能够更好的促进当地民族舞蹈艺术的传承发展。

【关键词】贵州;花灯舞蹈;动作要领;民俗精髓;艺术特征

贵州花灯戏是清末民初在当地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最开始的时候,花灯叫采花灯,只有歌舞,后来在流传发展的过程中开始在歌舞中加入小戏,加上外来文化的影响,逐渐发展为演出本戏。贵州花灯戏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称呼,比如在黔北、黔西一带叫“灯夹戏”,在独山一带叫“台灯”,在思南、印江等地叫“高台戏”或“花灯戏”。黔东民族地区独有的民俗风情,使得黔东民族传统花灯舞蹈内部融入了更多民族特色,使得舞蹈艺术发展成为一种彰显民俗特色的载体。为了能够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和领悟黔东地区民族文化,文章现就黔东民族传统花灯舞蹈表现过程中所彰显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

一、黔东民族传统花灯舞蹈的形成和发展

黔东民族传统花灯舞蹈最早出现在明清时期,通过儒学的深入推进、文化交流的深入发展、军事征讨等渠道,黔东民族传统花灯舞蹈开始融入到当地的多个文化互动中,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具备黔东地区文化特色的花灯戏艺术形式。

黔东民族传统花灯舞蹈最早起的演出形式比较简单,以表演民间小戏为主,题材多来自于农村民间生活和故事,在表现的时候演员会使用折扇、手帕等道具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早期黔东民族传统花灯舞蹈的步法分为二步法、四方步、快慢三个步调。扇子耍法有小花扇、大花扇、交扇、盖扇、差扇、扑蝶扇等;身段有黄龙缠腰、海底捞月、雪花盖顶、岩鹰展翅等。黔东民族传统花灯舞蹈的展现内容多来自百姓的日常生活、生产,透过舞蹈艺术形式表现出了民众对命运、理想、生活的追求。

二、黔东民族传统花灯舞蹈的动作解析

黔东民族传统花灯舞蹈也被人们称作是“转转灯”,在表现的时候手不会离开扇子或者手帕,歌曲和舞蹈交相配合,在配合表现的过程中能够将二者艺术的精髓充分展现出来。

黔东民族传统花灯舞蹈表现过程中,民间艺人会从地方戏、湘戏、江南戏中汲取营养,并在这个过程中对土家摆手舞进行创新发展,最终发展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花灯舞蹈动作。在舞蹈表现过程中常用的动作形式包含步法、手式、耍扇等,整个舞蹈动作的展现幅度和力度强弱不同,最终所展现的舞蹈艺术内涵也是不同的。

黔東民族传统花灯舞蹈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变得规模、正统,舞蹈定型为传统折子,比如以“茶灯”的表现为研究切入点,丑、旦、角会轮番上台表演,在表现的过程中会做出“望月”等一系列的舞蹈动作,包含开弓、过场、泼水等一系列的舞蹈动作,之后再起扳演唱,在每套动作结束之后会互相抽扇,而后才能够转入到下一套程序化动作。在传统花灯艺人的不断探索下能够进一步把握出舞蹈动作规律,使得舞蹈艺术能够更好的彰显表现者的技巧和个性。

三、黔东民族传统花灯舞蹈的艺术表现特征分析

(一)传承传统舞蹈艺术的精髓内容,追求层次化表现

黔东民族传统花灯舞蹈艺术的创作发展要注重对前人经验和技巧的继承,比如跳灯的基本要领为圈子要圆、套子要连、动作要完整,同时,整个舞蹈艺术在表现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在变化中展现一种不变的内容。其中,圈子要圆主要是指花灯舞蹈的表现要注重舞蹈姿态的完整、规范、自然。套子要连主要是指舞蹈动作的表现需要始终保持在连贯、统一的状态。动中求美主要是指舞蹈动作的要彰显出轻盈、圆润、柔美的特点,在仙气飘飘表现的同时能够彰显出气韵。即黔东传统花灯舞蹈艺术的表现要注重彰显表现者的姿态,并在舞蹈艺术中多汲取一些戏曲的内容,实现戏曲艺术和舞蹈艺术的交叉融合发展。静态中的变化主要是指舞蹈艺术的表现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展现舞蹈艺术的层次化、变动化、多姿多彩化的特点。

(二)舞蹈艺术在表现过程中充分汲取了民族精髓内容

黔东传统花灯舞蹈是一种独立、开放的舞蹈艺术系统,其中,独立性主要是指舞蹈动作表现具备当地民族特色;开放性主要是舞蹈艺术的表现植根于整个地区的文化,在舞蹈表现中注重彰显出一种韵律,借助下沉、颤抖、屈膝等动作来使得舞蹈动作表现更加灵活。同时,整个舞蹈艺术在表现的过程中充分汲取了苗族芦笙舞的矮步动作,使得整个舞蹈的动作表现更加灵活多样,舞蹈姿态也会更加优美灵活。在舞蹈表现的过程中也会融入表现者独有的思想情感。

(三)黔东传统花灯舞蹈中所蕴含的独有的舞蹈词汇

黔东传统花灯舞蹈桩式分为高、中、矮三个类型,桩类的架子会涉及到脚桩、坐莲桩、弓箭桩等,除了架脚桩是一种高桩之外,其他的桩类都会包含三种桩式。在舞蹈表现的过程中,矮桩是一种表现难度最大的桩步,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衍生出了多个类型的步法。

在三个固定桩表现基础上,各个地区还会发展出具备本身特色的步法,比如踮步、跨步等,这些桩步整合在一起会形成新的组合套子,在表现的过程中充分丰富了桩式舞蹈词汇,强化了舞蹈艺术的展现魅力。

(四)黔东传统花灯舞蹈灯词内容的丰富多样

第一,舞蹈灯词内容的趣味性。舞蹈艺术灯词内容的创作来自于独特的民族文化,有的灯词内容是比较浅显易懂的,大多反应的是整个地区的民族文化内容,在长期流传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一种固定的形式。舞蹈表现过程中所引入的一些灯词具备当地文化艺术特点,深受地区民众的喜爱。比如舞蹈表现出的唐二就是当地的具有的词汇,将其作为土话应用到舞蹈艺术表现中会使得舞蹈更加具备乡土文化气息,观众在观看舞蹈过程中会感受到舞蹈花灯戏的乐趣,整个舞蹈内容表现也深受民众的喜爱。第二,舞蹈灯词内容的群众性。子啊对当地舞蹈灯词创作表现深入调查分析之后发现,整个地区的舞蹈演出不管是台上还是台下都会感受到观众的热情,且在舞蹈展现的过程中观众的热情始终处于高涨的状态。群众的广泛参与充分说明黔东传统花灯舞蹈多来自于群众的实际生活,比如婚姻嫁娶、民俗民风、奇闻趣事等。借助花灯戏会充分展现出民众对美好生活的一种热烈向往。

(五)黔东传统花灯舞蹈中的五法和六合彰显舞蹈艺术魅力

舞蹈表现者的一个表现精髓就是手、眼睛和身体的协调配合,其中,手势是花灯舞展现的灵魂力量,在舞蹈表现过程中的手不离扇帕主要是指花灯五大依靠手拿扇子的造型来表现出舞蹈意蕴和舞蹈精髓。在舞蹈表现的过程中眼睛要始终跟着自己的手摆弄,之后通过身段来彰显花灯表演的精髓,使得舞蹈艺术的展现实现姿态、节奏、表情的统一。步法的展現讲究稳定、跳灯要按照规范的章法来站下动作,通过多方面协调来使得舞蹈艺术表现充满韵律、表现者的身姿也会更加的协调、顺畅。在抬脚的过程中需要在稳妥的基础上来展现出一种曼妙的身姿。和“五法”对应的“六合”包含三个内合和三个外合,其中,外合在表现的过程中强调动作之间衔接的顺畅、自然以及节奏的和谐。内合在表现的过程中则是体现在精、气和神的配合。精主要是指舞蹈演员在表现的过程中要能够很自然的融入其中,全身心的参与到舞蹈艺术的表现中。气则是强调舞蹈表现者表演过程中气的收放自如、舒缓。神则是强调舞蹈的展现要做到形神合一。

结束语

综上所述,黔东地区山地民族风俗独特,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乐曲轻快幽默、活泼、风趣,其具备趣味性的花灯舞蹈,在花灯舞蹈展现的过程中会充分寄予当地民众对美好生活的一种热切向往,且整个舞蹈的表现融入了当地独有的民歌民俗、方言口语,在这些地域色彩元素的融合下能够更好的表现出当地人民的质朴情感和轻松幽默的生活向往。为此,文章结合实际情况,就黔东传统花灯舞蹈的表现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旨在能够为黔东地区民族文化的长远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参考文献:

[1]胡琼,赵斌.黔东传统花灯舞蹈艺术特征剖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7).

[2]赵勇.重庆秀山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花灯舞蹈艺术特色研究[D].重庆大学.

[3]周林莲.论黔东土家族花灯的语言特色与民俗底蕴[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8(004):13-16.

[4]付东双.浅谈云南花灯歌舞的艺术特征和审美价值[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8(3).

[5]向艳华.浅谈云南花灯舞蹈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J].新丝路,2017(10):146-147.

[6]付东双.浅谈云南花灯歌舞的艺术特征和审美价值[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8,000(003):143-144.

[7]肖卒.浅谈黔东传统花灯高台戏的艺术特色[J].艺文论丛,1995(01):38-43.

[8]卢慧.论黔东土家族摆手舞的艺术特征[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

猜你喜欢

艺术特征贵州
“贵州制造”的前世今生
广西贺州过山瑶尖头头饰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汉语言文字的艺术特性与创新设计
电影《煎饼侠》的大众艺术美学特
贵州教育出版社
国家领导人与贵州
让世界感知多彩贵州
神奇的贵州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