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段语文写景作文教学策略研究

2021-09-10李福全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7期
关键词:高段小学语文

李福全

摘要:众所周知,写作是提高一个人语言组织能力的不可或缺的教学方法,同时它也是培养学生表达与思考能力的有效途径。高段写景作文就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板块,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感悟能力以及审美能力。本文我将对如何提高小学生写景写作能力以及在小学语文高段写景作文中如何展开教学提出一些观点与看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段;写景作文

前言:

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学生写景类写作能力的教学与培养都是必不可少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景写作是相对基础的一类作文教学。但是如何让小学生用一只笔写出生活的五彩斑斓,如何用一支笔绘出世界的缤纷多彩,这一直是小学语文写景作文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所以,小学高段写景语文教学应该如何展开呢?如何培养学生写出一篇出彩的写景作文呢?

一、高段语文写景要详略得当,层次分明

在小学高段写景作文中,切忌毫无逻辑,不能想什么写什么,也不能看到什么就写什么。虽然写景就是写出眼中看到的风物环境,但是没有逻辑、没有顺序、没有层次的一股脑写景,就像是在胡乱堆砌。当你的文章在结构上有了详略,有了明显的层次,字里行间就会显现出精致。我们的文字有了框架,层次就是框架里的结构。

例如《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文章在大方向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从西沙群岛的位置、物产、和景色展开描写。文中略写西沙群岛的位置和物产,详写西沙群岛的景色。在对西沙群岛进行具体详细的描写时,文章又按照由上及下,由远及近的顺序从海面、海底、海滩和岛上这四个小层次进行描写,来体现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从而呼应文章的主题“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该篇文章在介绍西沙群岛时,结构上详略分配恰到好处,描写上层层铺展,像是为读者徐徐展开一幅美丽多彩的西沙群岛风景图。同时总、分、总的结构不仅用在文章主体,很多段落也采用总分,而且本文开头结尾相互呼应,使得文章在結构上更加圆满完整。

又例如,在《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文章中,作者以四季为层次,并列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描写,以总—分—总为结构,开篇第一段先简单介绍小兴安岭的位置,然后用“美丽”呼应标题,二者为略;文中第二至第五段落,一共四段,采用一季一段,一景一段的描述方式,详详细细的按照时间顺序为读者铺展小兴安岭的四季之美,层次分明一目了然。

二、高段语文写景要角度多样,正侧结合

在小学高段写景作文中,如何细致的切入,让读者能够从文章中的各个角度感受出学生笔下的秀景,达到看文字也能如入画中、身临其境的效果也是高段写景作文教学中的难点。所以在进行景物描写时,描写同样的风景,我们可以选取不同的切入点,通过不同的感官去感受细微的差异,通过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的手法,运用多种文学的表达去达到让读者如临其境的效果。

例如,文章《桂林山水》开篇引用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一个“甲”字高度概括桂林山水的奇丽之景。作者从静、清、绿三个角度来向读者刨析漓江水的风情,同时又从奇、秀、险三个角度来向读者展示桂林山的风采。该篇文章从总体上看又是从漓江水和桂林山两个大角度来向读者描绘桂林山水的独特与华美。作者在视觉上用“就像无暇的翡翠“向读者展示漓江水的绿,在听觉上用“听不见水流的声音”详细写漓江水的静,而后再次从视觉上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进一步解释说明漓江水的清;《桂林山水》这篇文章在展现桂林山的奇时,通过视觉的幻化,将桂林奇形怪状的山比作老人、巨象和骆驼,通过生动形象的描述使桂林山的样子呈现在眼前,秀美险峻,奇峰罗列。

又例如,《紫藤萝瀑布》这篇文章,用一句“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表现出紫藤萝花对作者的吸引,侧面烘托紫藤萝花的美丽。该篇文章在对紫藤萝花进行描写时运用了不少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例如文中这句“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展现了花的繁茂;又例如文中出现的“流动”“欢笑”“生长”等词语,使静态的花跃然于纸上,表现出了紫藤萝花的生机盎然。《紫藤萝瀑布》采用多种手法,通过不同角度向我们展示了一片生机勃勃的紫藤萝。

三、高段语文写景要升华主题,寓情于景

在小学语文高段写景作文教学中,我们要明白,我们不仅仅是需要用笔去描绘身边的山水风物,文字在很多时候都映照着我们心中的情感世界,喜怒哀乐,爱欲情痴。当笔下的文字有了真实的情感,流露出了一个人内心的想法,那么这样的文字就有了生命力,我们的文章也会因此不再浮于表面,读懂某一篇文章就像是读懂了某一时某一刻的一个人。

例如,朱自清的《春》和《荷塘月色》,是两篇贮满诗意的写景散文。前者《春》以诗的笔调描绘了南方春天特有的景色:绿草如茵、花木争荣、春风和煦、细雨绵绵,呈现出一派生机与活力。在春景中的人也是满载希望与憧憬,其中“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强烈抒发了人们对春天的期待,同时也隐含了对未来美好的期许;然而在《荷塘月色》这篇文章中,作者也以诗意的笔调去描写曲曲折折的月下荷塘景色,描写田田的荷叶时说它“像舞女的裙”,描写月下荷花时说它“如明珠乳白,似星星熠熠”。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朦朦胧胧,捉摸不清,却令人陶醉动人心神;然而这样的文字展现的良辰美景,读之却总让人带着淡淡的哀愁,朦胧美好的景色下似乎藏着一颗彷徨寂寞的心。

明明是同样的作者,一样诗意婉转的笔调,描写着不一样的景色,我们却从中感受到差别迥异的心境与情感。描写景色人文的文字,被赋予了情感,就像是某个人在跟你诉说他的心事,它不再是简单的写景,写景也在写情,吸引着我们去读去想去思考。

总结:

小学阶段的语文写景教学是基础的、简单的,是基于学生的生活,源于学生观察、体验和感悟的。我们无需追求要求学生在作文中一定要情境相融,或者要求学生一定要景中带情,这样可能会适得其反,造成部分同学无病呻吟。在小学写景教学中多我们应该多指导学生观察,教给学生一些观察方法,多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学会记录和感悟。

参考文献:

[1]小次里只玛.小学语文写景作文教学方法概述[J].中外交流,2020,(23):273.

[2]陶彦婷.关于小学语文写景作文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导学,2020,(17):42.

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汶水小学 山东 潍坊 262100

猜你喜欢

高段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高段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实践
关于后所小冲小学高段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调查
关于小学高段散文阅读教学现状的相关思考
提升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的策略分析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