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特色手工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研究

2021-09-10周勇孙闻雨

商展经济·下半月 2021年7期
关键词:策略建议不足现状

周勇 孙闻雨

摘 要:“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坚持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创新创业提升农业,富裕农民。基于此,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特色产业——笛膜产业,通过半结构化的访谈和问卷获得数据,了解当地笛膜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从而有利于推动当地政府为当地特色产业出谋划策,促进笛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切实增加农户收入。

关键词:笛膜产业;现状;不足;质量品控;策略建议

本文索引:周勇,孙闻雨.<标题>[J].商展经济,2021(14):-096.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5/j.issn.2096-6776.2021.14.29

利用特色资源、生产特色产品、形成特色产业,既是一个经济落后地区发展自身的重要举措,也是一个地区适应市场需求、提高竞争能力、走特色发展之路的必要条件。“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应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意识到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性,遵从“十九大”精神及其要求,再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逐渐扩大特色产业,从而推动农村特色产业经济发展,缩短城乡之间的差距。促进乡村产业发展,要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等原则,把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的二、三产业尽量留在农村,把农业产业链的增值收益、就业岗位尽量留给农民。

安徽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气候温润、四季分明,独特的气候条件加上该地区农户独特的采集技艺,使得笛膜成为了五河的一张名片。近年来,五河笛膜的名声愈来愈大,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据不完全统计,每年五河笛膜销售量可达300多万根。五河笛膜发展是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但目前对该产业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可以看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各地应积极打造农村特色产业的品牌,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其影响力,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对五河笛膜产业的研究非常有必要,应充分了解其产业的发展现状,并为其将来的发展提供有效资料。

1 安徽五河县笛膜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竹笛从不开膜孔的“闷笛”发展到开膜孔的“膜笛”,其圆润、清脆、优美、动听的音色来自多方面,重要方面是薄如暗翼的笛膜。笛膜可分为苇膜、竹笛和人造笛膜三种。专业演奏都是采用芦苇里的膜,习惯称为“苇膜”。安徽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以淮河为界,淮河以北、以南分别属温带半湿润、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自然条件适合芦苇的生长,经过阅读大量文献以及实地勘察,多年的实践证明,全国的笛膜唯安徽五河地区的笛膜最好。五河笛膜质地嫩白光亮,纹路均匀,柔韧而薄,因此倍受青睐。据不完全统计,每年五河笛膜销售量可达300多万根。五河笛膜发展是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但目前对该产业方面的研究较少。

五河被誉为“中国笛膜之乡”,在国内外笛膜市场中占据很大的市场份额,前景广阔。事实上,全国80%以上的笛膜都是来自于五河县双河村的,但是目前市场普遍存在小而散的劣势。即大多以个体户为销售单位,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和销售方式,在我们走访的五河县双河村居民当中,很多村民都是小规模生产出售,或者几家联合,缺乏管理。政府也希望通过先进的宣传平台和宣传方式,进一步扩大市场,化小为大、化散为整,规范销售渠道,带动销量,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让政策实施有一定的效果。

如今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大力进军互联网市场为笛膜销售瓶颈期带来前所未有的曙光。直播带货、微信推文、小红书发布笔记等,几乎可以辐射整个互联网,市场前景广阔。就现在情况来看,在淘宝平台上销售笛膜的个体电商每月销量最高可达到1500个左右,少的也有几百或是几十的销量。笛膜生产成本低,五河县双河村作为原材料较为富足的地区,笛膜产业的发展是较为容易带动经济的。

2 目前安徽省五河县笛膜产业存在的问题

2.1 政策以及政策性财政支持不足

政府的行动较为缓慢,很多政策在近些年才开始出台,大多还停留在计划实施阶段,并没有进入真正的实施阶段,并且政府对相关的笛膜产业财政支持严重不足,经过对几名政府工作人员的半结构化访谈的记录整理,并且使用Nvivo软件对材料进行定性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当前政府对笛膜产业非常重视,并表示笛膜产业是当地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产业。但是当前政府所面临的问题也较为棘手,一是需要政府出面对笛膜进行统一收购,以便于更好地对笛膜进行定价,减少外地销售商控制产品收购价的情况;二是希望政府能够进行招商引资,对笛膜产业进行规范化管理,保证合理采摘、科学生产、多样化销售;三是推出更多的惠民政策,支持并促进笛膜产业的发展;四是进一步净化和管制笛膜产业交易的规范。外界笛膜收购商为了以更加低廉的成本价格收购农户手中的笛膜,与当地部分龙头中间商合作形成垄断,进一步抑制农户参与到自产自销的进程中来。

2.2 产业化程度低下,发展缓慢

五河笛膜的生产过程完全依赖于本地农民的手工制作,从原材料的采摘、初步处理到包装出售,不仅生产过程费时、费力,而且生产效率不高,且产品的品控难以得到保证。五河县是发展水平较缓慢的地区,并且笛膜的生产时间有着十分严格的限制,大约在每年的4月份到5月份之间,而大量的年轻劳动力由于在外务工不愿返乡参与到笛膜的制造过程中,导致参与生产者大多为年龄较大的农户,缺乏优质的劳动生产力。

2.3 品牌宣传不足

目前笛膜的宣传方式非常单一,并且宣传时间很短暂,近些年仅在五河本地的电视台做过较少的视频宣传,且呈现方式非常陈旧和古板。政府对笛膜产业的宣传大部分都还停留在计划层面,目前并未进行实施,且农户自身对笛膜的宣传并不上心,没有创新的想法,不能及时利用互联网的优势,缺乏宣传意识。目前五河笛膜在市场上的名声与其所展现出来的品质不相符合,只有少量的笛膜专家和笛膜收购商认识、了解五河笛膜,买方市场的竞争不大,导致笛膜不仅没有以较高的价格出售,而且笛膜的名声也没有及时打出去,難以达到较好的宣传效果、形成品牌效应。综合来看,在宣传方面,缺乏统一的宣传,使得五河笛膜的名片没有被大家所熟知,并且管弦乐器主题特色不彰显,缺乏区域合作,使笛膜产业发展难以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

2.4 文化旅游发展不足

安徽省蚌埠市地处淮河流域、南北分界线处,被誉为“火车拉来的城市”。著名的京沪高铁——南北经济大动脉、京福高铁等都经过蚌埠,这使得蚌埠市交通资源优势进一步显著,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五河笛膜产业并不被大多数人所熟知,中国笛子主要生产基地位于浙江省,笛膜主要生产地位于安徽蚌埠,笛子和笛膜产业不分家,文化特色突出不明显,地域合作优势也并不显著,蚌埠市五河县缺少主打文化特色旅游业的意识。

2.5 供给和需求的不平衡

由于近十几年来,笛膜不断生产,并且政府和农户在最初并没有意识到保护原材料产地的重要性,而导致五河县笛膜产业原材料——芦苇的现存面积相较以前大大减少,故开始慢慢影响到现在的笛膜生产,往往需要到更远的地区去寻找符合笛膜生产标准的芦苇作为原材料以保证产量。反观,2020年9月1日,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乐器改革制作专业委员会发布2019各类民族乐器产量数据。经过对吹管、打击、拉弦、弹拨四大类19种民族乐器的9个集中产业园及948家民族乐器生产企业不完全统计,2019年我国民族乐器行业部分民族乐器生产企业生产各种民族乐器产品累计1520万件,同比增长0.44%。经过调查统计,全国民族乐器生产基本情况如下:吹管乐器1201万件,笛箫主要集中在浙江余杭等地区,余杭笛箫产量达300万件,占全国笛箫总产量的89.55%。五河笛膜每年的生产量不足千万,市场上对笛膜的需求量日益增多,笛膜的需求和供给严重不足。

2.6 质量品控问题

笛膜的品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笛膜成品质量的好坏难以得到保证。由于笛膜的生产条件较为苛刻,其中受到天气气候因素影响最为严重。在笛膜生产的干燥过程中,水分不易过高,而春季雨水较多,尤其是采摘笛膜的4、5月份,导致干燥过程水分控制难以进行。不仅如此,对笛膜的干燥处理不能直接进行阳光照射,这样同样会导致笛膜的质量和品控低下,要保证笛膜的阴干,该过程大多直接决定了成品笛膜的色泽度以及质感。

3 安徽五河县笛膜产业发展及人民增收策略建议

基于统计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在多种社会调查方法理论的指导下,团队成员围绕“农村特色手工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这一主题,以“五河笛膜”这一农村特色手工业为例,展开了为期半年的深度调查,获得了大量宝贵的实地调研数据。本研究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融合,互相佐证,综合农户、相关政府部门以及笛膜购买商户等不同调查对象的行为表现,系统分析了阻碍笛膜产业进一步发展以及农民增收的问题所在。最后,针对农户、相关政府部门,提出了以下促进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可行性建议。

3.1 农户

3.1.1 跟着政策做产业,抓住机遇谋发展

在新时代的现实背景下,我国产业政策要立足于转型和后发赶超的实际,保持与时俱进,但不全盘否定,要有传承、注重连续性,因地制宜保留有价值的传统做法,又要加快转型,探索符合地方的特色产业体系,实现农民增收,促进乡村振兴。

在实现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势在必行。在党和国家的政策支持下,笛膜作为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产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笛膜产业发展的主力军——笛膜生产农户,应该时刻关注政府政策走向,确定正确的发展方向,跟着政策走,配合政府工作开展,树立宏观大局意识,不拘泥于眼前的短期个人利益,培养品牌意识,将笛膜产业从个体户销售做大做强,带来更大的、规模化的经济利益。

3.1.2 深入学习,保证笛膜质量

据前期访谈了解,如何辨别笛膜优质与否,是现阶段农户面临的一个大难题。笛膜的优质状况将从色泽、质量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仅仅根据笛膜生产加工的经验性判断,并不能满足辨别需求。未被甄别的笛膜产品,以次充好进入市场,难以达到预期价格,还会对个人信誉、产品形象带来不可预期的负面影响。

利用互联网等工具进行专业性学习,把握政府提供的交流学习机会,提高自身辨别能力,相互交流、实践学习,在采摘生产过程中保证笛膜产品质量,提高品牌信誉,增加回头客数量,形成固定客户源,带来可持续经济收入。

3.1.3 解决原材料供应不足的问题

据调查了解,现阶段五河笛膜的原材料大多来自于自然生长,受自然不可控因素影响较大,难以保证原材料质量。近年来,笛膜原材料芦苇的数量表现为逐年递减的状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原材料的不足将会给五河笛膜的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农户要加快人工种植芦苇的步伐,解决原材料供应不足的问题,同时还能进一步保障笛膜品质,实现可持续发展。

3.1.4 筹备充足劳动力,提高出货速度

笛膜的加工生产过程周期很短,从笛膜的原材料采摘以后到加工出成品大概只有3天时间。这也要求农户必须要具备充足的劳动力,为防止错过笛膜加工的最佳时期,浪费原材料,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可采取以下措施。

(1)雇佣短期工,既可以解决短期人手不足的问题,又能给周围农户带来经济利益,进一步带动农村经济体系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2)笛膜生产散户抱团合作,互帮互助,形成“合作化”生产雏形,更有利于进一步推行整体销售模式。

3.1.5 合作沟通,提高工作效率

在笛膜的生产加工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生产加工的工艺,优质笛膜的生产,不仅取决于原材料是否优质,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对原材料的处理过程,农户在采摘和生产过程中,采用的技术技巧,大多是通过多年的加工生产经验摸索出来的,多为经验性的判断。笛膜生产农户对于笛膜生产加工的技术积累参差不齐,例如对于恶劣天气原因而采取的应急预案,经验充足的农户可能会采取提前采摘的措施,但对于经验不足的农户,便是束手无策。

定期開展笛膜采摘生产加工交流会,集思广益,“众人拾柴火焰高”,帮助经验不足的后进村民,探讨提高出品率的方案,既避免了因为经验不足带来的不必要损失,又能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集体增收。

3.2 相关政府部门

3.2.1 政府的政策及财政支持,扮演好宏观调控角色

建立健全特色产业管理供给机制,提高政策供给质量,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由政府牵头,扩大笛膜生产规模,加快笛膜个体户融合,打造具有特色的地方产业品牌。政府参与笛膜的生产加工以及销售过程,统一收购笛膜产品,既可解决笛膜价格变动大、不稳定等不利因素,又让农户“不愁卖”,还能“卖得好”,最终实现增收。

同时建立最低收入保障制度,提供政策性资金支持。在笛膜市场的低谷期,保障农户的最低收入,增加农户的信心和动力,同时积累资本,积极投入下一轮的生产,促进笛膜产业不断发展。

3.2.2 加快产业化进程,提高特色品牌影响力

政府大力支持笛膜品牌的建立,使笛膜生产逐渐走向产业化、正规化和规模化。特色产业品牌建设是做强优势特色产业的主要路径,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手段。打响农产品品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脱贫攻坚,提升农业竞争力和实现乡村振兴。提升特色产业品牌,充分发挥本地特色产品的品牌效应,引入现代要素改造提升品牌,提升区域品牌的价值和影响力。以特色产业为整体品牌优势,打造区域品牌;以特色农产品为整体品牌优势,打造区域品牌,提升区域品牌价值。通过自创品牌与贴牌生产双轨并行,提升市场竞争力。

3.2.3 招商引资,拓宽销售市场

大部分农户由于缺乏销售渠道,没有销售人群,难以拓宽笛膜销售市场,造成了“想买的人买不到,想卖的人卖不出去”的尴尬场面。同时中间商赚差价等现象,也大大降低了带来的经济利益。

政府招商引资,打破中间商的长期垄断局面,拓宽销售渠道,促进供给与需求平衡,既能够避免中间商滥用五河笛膜品牌谋取利益,又可以极大地提高农户的收入,进一步为五河笛膜的宣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2.4 加大品牌宣傳力度,充分利用自媒体

五河笛膜应该走出去,面向全国,走向世界。政府利用自身优势,利用新媒体资源形成传播宣传体系。

每年5月份是笛膜生产加工的最佳时期,政府若能够乘上网络直播的快车,政府和农户相结合,帮助农户售卖笛膜,互动结合,也必将是一个巨大的创新突破。利用小视频、B站、微信推文宣传五河笛膜,丰富宣传途径,让五河笛膜真正地走出去,扩大销售渠道,带来更多需求,最终实现增收。

3.2.5 定期学习升级,优化生产加工技能

现阶段笛膜的生产加工过程,基本上依赖于农户长期生产积累的经验,参差不齐,存在许多误区。要想扩大生产规模、打造笛膜品牌,提升农户自身技术是基础。在我国农村中,劳动力的整体文化水平、素质偏低,高素质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人才状况根本无法满足农村特色产业建设的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 对人才进行开发培训,对于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实现增收十分关键。

政府可对笛膜生产农户进行定期培训,邀请种植生产专家开展讲座,给笛膜生产农户交流学习的机会,科学化种植生产,才能保证笛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从而带来理想的经济效益,实现增收。

3.2.6 笛膜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

笛膜不仅是经济产业,也是一个文化产业,政府推动笛膜文化馆建设,召开笛膜相关的交流会,不仅能够扩大五河笛膜的影响力,更能够加快笛膜文化建设,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在2021年五河高铁站建成以后,政府应当在社会主义铁路强国的理念下,抓住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的“快车”,快速建成笛膜文化产业,推动地方特色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来经济利益,实现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这一根本目的。

4 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国家乡村战略的根本性问题,结合当地自身特色所衍生出的特色产业则是乡村战略的核心内容。要想真正地促进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增加人民的收入,首先就要从农户、政府等多方面入手,综合影响,从而进一步优化当地特色产业的生产结构,提高生产效率,并对当地的农户进行统一,严控产品的质量;其次,政府出台支持性、约束性的政策,鼓励当地农户加入到特色产业发展当中去的同时要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垄断性中间商联合压低农户价格的行为;再次,应对外来商户登记注册;最后,还需要加大特色产业笛膜的宣传力度,多管齐下,积极打造农村特色产业的品牌,优化产品质量,扩大其影响力,才能促进当地笛膜产业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增加当地农户的收入,为实现全面小康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洪安宁.笛膜的采集、鉴定和使用方法[J].中国音乐,1995(1):47-48

崔剑生.沈阳市冰雪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沈阳干部学刊,2020,22(6):62-64.

陈京云,陈刚,黄文才.吉安市林业特色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J].绿色科技,2020(23):147-148.

严敏,胡长深.苏北地区特色产业集群效应背景下区域品牌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基于“淘宝镇”产业集群调查分析[J].现代商业,2020(33):124-126.

谢昀轩.湖北农村电商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1(5):90-91.

叶素云,余柯玮.新时代我国产业政策的现实背景、内涵特征和体系构建[J].发展研究,2019(11):26-31.

邵明华.我国农村特色文化产业生态升级:基于供给侧的视角[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37(4):66-73.

王小艳.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9(21):121-122.

石亚娟,熊丽英.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作用[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6,31(5):95-96+129.

紀玉俊,郑金鑫.论产业升级对地区市场化进程的影响[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7(3):24-34.

Abstract: The report of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ointed out that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are fundamental issues related to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people's livelihood. Therefore, we must adher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adapt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innovate and start businesses to enhance agriculture, and enrich farmers.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conducts field investigations on the flute film industry, a characteristic industry in Wuhe County, Bengbu City, Anhui Province, and obtains data through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and questionnaires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local flute film industry. Thus, it is conducive to promote the local government to give advice for local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lute film industry and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income of farmers.

Keywords: flute film industry; current situation; deficiency; quality control; strategy suggestions

猜你喜欢

策略建议不足现状
大学生群体网络消费市场探究及零售商进入策略
欧美出版社开放存取期刊论文处理费研究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关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