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基建工程管理规划分析

2021-09-10谢晓帆

家园·电力与科技 2021年7期
关键词:发展方向

谢晓帆

摘要:电力基建是电力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力发展的基础。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如何加强电力基建工程管理水平,提升管理效率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其中建立完善的工程管理系统、全面落实安全建设制度、确保电力基建与社会发展协调发展都是优化管理质量的有效手段。本文主要阐述了现阶段电力基建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策略,为提升电力基建工程发展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基建;管理规划;发展方向

引言:

在电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电力渐渐项目的管理十分重要。由于其建设项目建设周期长、危险系数大、技术难度高等特点,使工程管理工作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因此对电力基建工程管理工作进行深入分析,对建设质量与建设成本进行综合性管控,从而确保电力基建工程管理规划工作的有序进行。

1、电力基建工作管理原则

1.1整体性原则

新时期背景下,若要从根本上满足电力基建工程管理质量全面提升的目的。笔者建议可从基建部门和政府部门两个层面进行思考,以此实现对工程整体质量的把控。首先,明确工程管理思路。电力企业应在基建工程开展前,对其管理主体的监督职责予以明确,以管理内容的科学整理与认证为前提,确保工程监管机制可落实于实处。而在此环节中,政府部门的职能在于:颁布相应的电力基建工程行业法规,依据工程的等级对管理主体的职位、职责实施严格控制,以期能够在源头上避免电力基建工程安全隐患,将工程弊端把控于根本,提升工程绩效。

1.2安全性原则

电力基建工程相较于其它工程而言,具有更多的安全风险,因此在管理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建设过程的安全性。严格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坚决杜绝一切安全隐患的发生,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第一,强化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的贯彻安全生产条例,针对贯彻不当、违规行为等要严格惩处力度。第二,在施工现场大力宣传施工安全的重要性,可以采取宣传讲座,张贴宣傳标语,开展安全宣讲大赛等等,将施工安全的理念深刻的落实到每一个工人、管理人员的心中。才能将加强施工安全的理念真正的落实到实处,才能使施工现场的人员安全得到有效的保证,从而提高电力基建工程的整体施工效果。

1.3创新性原则

想要电力基建工作可以顺利的开展,就需要在管理过程中不断创新,运用信息技术提升管理质量和效率,实现电力企业经济效益。例如MIS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在电力基建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依托计算机、人及其他外围设备等实施工程管控。其功能比较多,适用性强,能够采集、传输、保存、处理、使用电力基建工程项目中的各类信息,涉及到进度、质量、费用、安全施工等多方面的管理内容,也能够同时协调多个参建部门,使它们及时保持沟通和互动。

2、电力基建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

电力基建工程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大多数的管理体制都没有实现创新性。电力基建工程中的项目建设、整体性发展也无法实现精确性,从而导致财务管理中面对较大难度。电力基建工程中存在的档案信息直接反映出了建设与发展的全部过程,特别是工程的实际情况、评估的可行性、材料的性能、竣工验收等阶段都与之相关。所以,档案自身的存在不仅跨越的时间大,还存在更多内容,针对这些状况,就需要相关体制严格执行,并促进各个阶段工作的规范性,从而保证电力基建工程中的实际实施得到可靠性的指导意见。

2.2安全管理责任意识欠缺

我国监督机构还无法全面监管工程整个施工过程,只有施工单位安全人员才能有效监管各施工环节,在第一时间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所以需要增强安全人员监督意识,加强对施工场地的安全检查。施工单位分包队伍管理不当。很多施工单位分包队伍管理不当,并未严格把关分包队伍,未能做好事先控制,无法保证分包队伍的合法性,导致一些不具备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施工单位进到了分包队伍,使得工程安全得不到保证,出现了转包与重复分包的情况。与此同时,施工人员明显缺乏对工程安全重要性以及对电力工程建设质量控制的认识,致使工程作业时质量问题频发也是主要的问题之一。

2.3电力基建施工质量问题

目前,电力基建工程质量管理全过程存在分离问题,由于人员变动比较频繁,部分新员工可能缺乏实践经验,所以会导致电力基建工程技术要求和设计内容缺乏一致性。因此,由于对电力基建工程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与施工技术的不成熟,使工程质量无法保障。

3、优化电力基建工程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健全管理规划制度

对电力基建工程中的日常管理重制度进行完善,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以促进全过程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因此,其中的管理主体要主动构建监管体制,并使管理行为能够按照已经形成的程序、规律性严格布置,不仅要促进工作的可行性,还要有力提升电力基建工程不同阶段的质量。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发展原则,使电力基建工程的招投标阶段能够更透明。在具体实施期间,参与电力基建工程建设的相关人员要根据合同上的相关信息严格执行,在一定条件下,还要构建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从而保证施工质量监管工作在各个阶段都能协调发展。在整个工程完成竣工阶段,还要根据我国的质量检验标准,做好相关的档案保存、信息记录等工作,并将其有效输入到档案系统中去,以方便在后期工程建设中能够对其严格调整。

3.2加强安全管理

防范施工风险最佳的方式是施工人员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加强人员安全意识培训。对人员稳定性不佳的,需要有效落实安全基础知识学习,提升施工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学习安全法律法规,增强专业技能培训,使其熟练操作,保护自己与他人生命安全。企业监管部门要按照施工场地情况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人人有责。按照电力企业发布的输变电施工分包管理办法的要求实施,增强分包管理,严禁承包方把承包的工程转包他人,严禁分包公司对承包的工程再次分包,避免转包与重复分包的情况发生。

3.3建立信息化质量管理平台

通过信息化基础设施管理信的应用对基建工程进行评价,更好地促进各单位信息化经验的分享与沟通,以推动公司整体基建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同时使系统数据的质量有所提高。根据基建管理系统应用评估方法的有关要求,根据现场应用情况,更新考核指标,不定期进行更新。建立正常化、制度化的考核评价工作机制。通过建立每天抽样、每周总结以及月度报告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每一个承包人的重视程度,提高现场人员的责任感,充实系统主动性,减少误差,提高数据质量。

3.4优化质量管理

电力基建工程质量管理应更新观念,拓展思维空间。基建工程质量管理核心任务是增强对电力基建工程的管理。电力基建工程每一项工作均需要从根本做起,有效落实每一项工作。工程质量管理体制应与时俱进,健全工程质量管理体制,解决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实现针对性改革。基建工程质量管理生产责任制应落实到人,强化对工程的质量管理,对各部分进行分工管理,树立责任意识。

总结:

电力基建工程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在管理规划中,不仅需要对设计、施工、验收等阶段进行全过程管理,还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强管理平台的运用,增强电力基建工程管理水平,提升工程管理效率,促使电力基建工程管理规划得到全面落实,提升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丘康尧.项目管理理论在电力基建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07):201-202.

[2]王斐.电力公司基建工程施工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

[3]党随愿.基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城市通信工程规划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9(04):139-140.

猜你喜欢

发展方向
探究我国海上灾害医学救援现状及发展方向
我国公路行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浅谈集中采购
论我国股东表决排除制度
浅析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方向以及应用分析
探讨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发展方向
分析医药市场营销的策略与发展方向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