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路遥《人生》中高加林的人物形象分析

2021-09-10赵庆吟

今古文创 2021年3期
关键词:路遥人物形象人生

【摘要】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间最有影响力小说之一,路遥小说《人生》的情节安排及人物塑造,无疑是成功且深入人心的。小说主人公高加林的人生际遇跌宕起伏,诸多奋斗在80年代的青年人均在其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且深受启发。本文从自尊与自卑,现实与爱情,及故土对其的召唤三个层面对高加林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路遥;《人生》;高加林;人物形象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3-0019-02

20世纪80年代,是改革开放及商品经济活跃的重要时期。诸多农村青年怀揣梦想,离开故土,到大城市打拼。期间个人思想上产生的诸多迷茫与矛盾无处诉说,最终深深刻进此类奋斗人群的骨髓,变成不可磨灭的一段记忆。路遥的小说《人生》便将视线聚焦在此类人群,通过塑造主人公高加林这一人物形象,将这些奋斗在新时代与旧时代时间线上青年人的挣扎、思辨与最终的平和,展现得淋漓尽致。因此,本文对路遥《人生》中高加林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自尊与自卑的碰撞

主角高加林出身农村,是家中的独生子。因家中经济状况相对窘迫,其出于强烈的自尊心潜心学习。在此种环境及严苛的生存条件下,其不负众望,最终考进了县城的高中。城市中的教育与乡下不同,高加林顿时有了一种看见希望曙光的感觉。在筹划进城求学期间,他不忘自己的出身,但却未曾因艰涩的现实情况羡慕村中的富户刘立本、手握权力的村长,及大队书记高明楼。高加林的“初心”起点很高,他认为这两者均不值得自己尊敬。掌权者权势熏心,甚至逐渐向乡村一霸的方向发展;富户重男轻女,尽管家有财产万贯,但其甚至都不供两个女儿念书。高加林在出发时便存有要与高明楼这种与自身发展意愿背道而驰之人一争高下的思想。后期,他甚至认为如果村中没有高明楼这样的人,他或会稳下心神,老老实实地在故土当一个农民。由此可见,高加林在最开始便想活得与众不同,且光明磊落。从他的一言一行,均能看出其“自尊”的特性。此种自尊在后期入城后更有延展的体现。求学结束后,高加林一心投入了成为人民教师的努力中,但生活的压力逐渐将其改变,使其不再拥有求学时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在奋斗期间,他为了一餐一饭风尘仆仆地奔波,感觉曾经在故土的庄稼人形象再次扣在了自己身上。好巧不巧,在其最为狼狈的时候,其碰到了曾经的高中同学。为了掩盖自己的窘迫,高加林只好自称是来候车室接亲戚。在老同学提出能向其提供助力,伸出援手时,高加林言辞客套地拒绝了。但拒绝的话中绵里藏针,针头所向不是他人,正是自己。由此可见,其自尊与自卑的矛盾开始初现端倪。读者在读到此处后,也能感受到这个男人相对敏感的一面。到后期,其自卑心理的展现则更加具象。当他教师身份被去除,再次回到故土成为一名农民时,他选择闭口不言,拼命干活。似乎只要把思想全部投入手中单调且辛劳的农活便可将所有的郁结与不快抛在脑后。在后期得知村内最俊俏的姑娘对其有所倾慕时,他尽管大吃一惊,但依旧在恋情曝光后,选择与姑娘双双进城。后来,他因为现实原因选择了城市姑娘而抛弃了村中姑娘,这一方面展现其已经悄然改变,再也不是当年那个一心正气的少年,一方面展现了其自尊及自卑矛盾的最终产物—— “虚荣”。

二、现实与爱情的夹击

在大城市打拼的青年人多会产生与当前环境难以融合的感受,尽管自身风光一时,但每当自己越想要抓住什么的时候,就会有更多的“自己”从身体中“流”走。不是自己不属于大城市,而是大城市急需人们变成其需要的样子。高加林在小说开端便遭遇了一道失败的挫折。在被“钱”与“权”压迫的境况下,高加林选择“清者自清”的发展道路——求学。那时的高加林还充满着对未来的期望,但通读过文章的读者知道。其在现实的多重打击下依旧只能回归平凡的身份,孤军奋战的滋味不好受,所塑造的“成果”亦相对脆弱,一击便可轻易坍塌。原本失败并不可怕,回归故土亦无外乎为重新开始。但高加林过于看重自己的那份自尊,即使连高明楼都不由得对其发出隐藏在内心中的感叹,其依旧在现实中苦苦挣扎,坚持着自己最后的“底线”。在与旧人相聚时,其依旧觉得对方所说的均为挖苦。在爱情方面,高加林经历两个女人——一个是乡村女孩巧珍,一个是城市女孩亚萍。在相对艰难的岁月,高加林在巧珍身上找寻到了一丝心灵的安慰。那时他刚从城市归来,思想上颇有万念俱灰的倾向。村中最美女孩对他的倾慕与偏爱无外乎是一种救赎。尽管巧珍对其真心实意,但其在探寻到再次回到城市的机会后,其依旧义无反顾地回去了。为了展示自己的真心,其同样带领巧珍一并前往城市。高加林在此时做好了与巧珍共同前行的考量吗?答案是否定的,在得到回到城市发展的机会时,即使其有所挣扎,有所顾虑,但其最终的选择更多是为了自己,而非他人。亚萍也是真心喜爱高加林,但出于现实原因,其也不得不顾虑高加林农民的身份。由此可看出城市经济发展导致的社会因素,对人们生活影响的严重性。从相对传统一点的概念来讲,这便称之为“命运”。尽管其不是无法跨越的鸿沟,但为将其填满,依旧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在一穷二白时,单纯地讲求自尊、自强,难以化解现实给人们带来的难关。小说中的主角高加林便是如此,他站在道德的平衡点上,仅有的自尊与自卑也成了他的绊脚石,尽管其奋力争取,其依旧博不过命运,摆脱不了农民的身份。因此,其與亚萍的爱情也从“有点可能”变成“再无可能”。现实与爱情将主角如同夹心饼干一般夹在了中间,高加林最终还是没能摆脱被命运玩弄的命运,自己再次入城的原因竟是因为他人想要讨好领导,最终其不正当入城的事情被人发现,尽管其积极、勇敢、不服输,甚至舍弃了很多才再次企及翻身的机会,但无奈于现实的捉弄,其再次被城市所“抛弃”。在城市与自身不服输的意念下苦苦挣扎,高加林或许是此类城市打拼青年的一员,但却永远不是最后一个。当人们面对的对手是这个适者生存的社会时,每一次的挣扎必然会增加的仅为身心上的伤痕,成功或者会来,或不会来,而奋斗者能做的只有任其卷来。

三、故土对人物的召唤

尽管高加林对城市生活充满向往,但其骨子里还是对故土难以割舍。正是他农民的出身及原生家庭艰苦的环境条件,铸就了其自强的思想意识。在遭遇了诸多不合情理的社会打击后,高加林依旧秉承着20世纪80年代农村知青的形象,活出了属于自己的血性。尽管其短处与长处未见哪端更明显,但他对黄土地依存的本心,与其长短处一般,与其对土地逃离心态相簇并行。在其再次回归故土,重新拾起锄头面朝黄土背朝天时,其想到作为劳动人民的儿子,无论在何时,都不应丧失劳动的感觉。在其徘徊在城市中,借助改革开放期间国内部分制度中存在的不正之风获得暂时的一官半职时,便是对自己出身黄土地的一种背叛。在他再次忆起过往的种种,其心中是否存有愧疚,是否有晚来的不舍,单纯从字里行间难以直接得知。小说在最后表述了高加林重重地摔倒在黄土地上,这不仅暗示了高加林此阶段的命运,亦隐晦地告知了众多读者背叛黄土地的“下场”。城市无情,黄土宽厚。即使前去奋斗的人们舍弃了自己的道义,忘记了自己的根本,被狠狠地击倒,黄土地依旧不声不响,默默地在它应在的地方手捧着救赎,等归来的游子落入它的怀抱。从结局反观整篇小说,作者以新旧交替的时代发展及生活形式为切入点,通过对一系列事件矛盾及主人公颠沛流离的境况进行描写,为读者展现了那个时代众多青年人对自我发展及未来前进方向选择的困惑。文章首先突出主人公相对鲜明个人主观思想,进而应用充满变故的剧情安排给意志坚韧的农民孩子狠狠地“上了一课”。艺术往往源于生活,或高于生活,但其始终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此篇小说在二刷,三刷的时候,读者会愈发清晰地看懂一点——作者将主人公高加林置于社会及时代的洪流中,使其灵魂处于失重的状态。在其最终回归土地后,其终于意识到自己最初的起点便是自己灵魂的归宿,也是自己人生的支点。故土对于此类农村知青的呼唤,并非字面意义上的希望其归来,而是不希望外出打拼的“游子”忘记自己的根本。当其为了追逐心中所谓的梦想,一样样舍弃随身而来的思想与秉性时,无异于丢盔弃甲。时代改变人们的思维与行事风格并不难,难就难在要以一己之力或群体之力去改变社会,改变一个时代。或者说,当时代发生正向改变时,参与建设发展的青年人门应优先考虑自身最初的秉性与梦想实现过程的所作所为,为当前时代改变给予了多大的助力。此类思想与当前时代我国领导人员强调的“不忘初心”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见其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四、结论

总的来说,路遥《人生》这小说中主人公高加林即为八十年代初期农村青年形象,其自尊与自卑并存,在现实与爱情中逐渐迷失自己,最终在回归故里后投入黄土地的怀抱,找到自己身心及灵魂所以依。尽管当前时代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社会风貌大不相同,但当代奋斗在城市工作岗位的青年人都应精读此类著作,从中汲取人生经验,不忘初心,明确自己的位置,保证一步一个脚印逐步奔向自己所期望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董晓莹.路遥《人生》中高加林的悲剧色彩及其影响因素解析[J].青年文学家,2019,(06):50.

[2]高敏.浅析《人生》中高加林的人生悲剧[J].青年文学家,2018,(003):56.

[3]刘晓慧.立足于陆,无畏四海沉浮——论路遥《人生》中高加林的爱情选择与起伏人生[J].现代交际,2019, (09).

[4]杨倩倩.浅谈路遥《人生》中的矛盾冲突——以高加林的人生选择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9,(06):56-57.

[5]曹雪花,马德生.论《人生》中高加林的人物原型[J].榆林学院学报,2020,30(03):102-105.

[6]朱彥,高伊静.论《人生》中高加林人物形象的局限性[J].现代职业教育,2020,(08):232-233.

[7]王维维.归来——离去——再归来—— 《人生》中高加林人物形象分析[J].大众文艺(理论),2009,(05):101-102.

作者简介:

赵庆吟,女,贵州仁怀人,汉口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路遥人物形象人生
聚焦语文要素,整合单元教学
言论
中外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对比分析
路遥的激动与平静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从改编影片看电影与文学的关系
贾平凹义助路遥
让人物形象定格在经典细节上
独一无二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