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研成果转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构建
2021-09-10霍雨艳
霍雨艳
摘要:大学生是社会创新创业建设的中坚力量,人才培养模式是各大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依据。本文提出以各级政府出台的各项指导性政策与制度为导向,完善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体系;以高校科学研究为载体,建立师生共创团队;以企业和市场需求为目标,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创新创业成果转化;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培養模式改革,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 ;创新创业 ;培养模式 ;科研成果
近年来,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文件 [1]。提出高校要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实施创业导师制;为落实国家关于创新创业的文件精神,教育部建立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平台”,开展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等一系列活动,在培养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同时,促进高校教育观念的转变。在“双创”的背景下,我国各高校也开展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与探索,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大多数创新创业项目仅仅停留在活动层面,科技作品停留在论文上,创新创业成果转化率低等。这与我国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没有系统建立有关。
1 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现状
发达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早,已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培训体系和教育机制 [2-4]。通过考察美、英、日等国家可以发现,国外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途径主要有 :①开设多维度、层次化、针对性强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②营造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氛围;③配备专业化师资力量,应对创新创业课程实践的不同需求;④校、企、政三方联合,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
美国走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前沿,为迎合市场需求,开设了2 000 多门创新创业课程,课程体系较为完善。英国的创新创业课程以专业知识和行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课程覆盖面广,根据学生的创业和实践基础开设不同的课程,提倡因材施教。日本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相对较晚,课程设置多借鉴英美两国,同时结合本国的国情不断创新,逐渐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也是各国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着力点”。大多数高校通过开展创业讲座、举办创新创业竞赛等活动形式,营造积极、开放的文化和氛围。同时,各学校还建立了创新中心和创业实训基地,邀请行业大咖开展讲座,与企业进行合作,全程指导和帮助项目实施落地。
2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模式构建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经历了酝酿萌芽、试点探索和推广改革三个阶段,学术界一般以2002 年教育部确定9所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改革试点为起点,到目前不到20年时间,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教育制度相对不完善 ;高校的创新创业活动流于形式 ;学生普遍存在创新创业能力不足;创新创业成果与市场需求和生产实际严重脱节。目前,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以下问题 :
1)从课程设置来看,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尚不完善 [3]。意识培养、能力提高和环境实践是创新创业教学体系中的三个层次。但目前的创新创业教育却只围绕其中一两个方面开展,学生无法从零散的知识中了解其核心内容。一些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不重视,只是将创新创业教育当作一门课程来完成。教学方法以单一的大班授课及理论讲解为主,缺乏针对性、启发性和实践性,创新创业课程的定位不明确,学生也因此对其不重视,没有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2)从师资队伍建设来看,创新创业教师大多只传授书面知识,分享创业成功的优秀事迹,没有立足于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有些授课教师实际为思政专业或其他专业临时转型,对创新创业过程知之甚少 ;同时高校很少引进专业的社会创业导师进入课堂,一味地纸上谈兵让学生能力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最重要的是很多高校没有设置专门的咨询机构,学生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孤立无援、求助无门, 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直接导致创新项目夭折。
3)从学生角度出发,大多数学生不敢开展创新创业工作,原因在于他们不了解创新创业内涵和市场需求。大部分学生认为创新创业必须得有资本,认为必须要通过开办企业、成立公司等方法才能实现,而并没有意识到创新、实践和拼搏的精神才是创新创业的动力源泉。
4)从社会层面出发,许多高校没有重视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导致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仅仅停留在学校层面上,与企业和市场需求完全脱节。事实上,将高校的科研与学生的创新创业进行有机结合是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构建的最佳途径。科研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良好的载体,科研就是创新,科研成果的转化就是创业。然而,大部分学生的创新意识较差,尚局限于循规蹈矩地按照导师的要求从事科学研究,对市场需求毫无了解,无法判断自己的研究是否具有实用价值,导致科研成果难以转化,科技作品仅停留在论文上的局面。
3如何构建以科研成果转化为基础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模式
1)完善多元化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体系。双创教育课程体系需要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同时讲究学科交叉,是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
2)建立创新创业师生团队。师生共同创业是目前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主流模式。学校要鼓励教师立足于自己的科研工作,将高校科研工作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
3)校企高度联合促进创新创业发展。高校应该将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对接相关产业需求,促使学生充分了解市场经济发展动态,不断调整研究方向,开发基于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创新创业项目。
4建议和思考
高校应该紧跟国际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趋势,响应国家政策,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我们应当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成熟经验,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当中,形成有效的课程管理体系,促进课程开发研究 ;将高校科研工作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健全师资队伍建设,建立高水平的师生共创团队 ;以科研成果转化为基础, 推进高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建立多种创新创业教育的筹资渠道,最终培养出大量创新创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务院 . 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 [DB/OL].http ;//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8-09/26/content _ 5325472.htm,2018-09-18.
[2]樊熙梦.美国、英国、日本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9,40(6);434-435.
[3]梁本.以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的高校就业指导模式探析 [J]. 智库时代,2019(26);31-32.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