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治认同的催化剂:爱国主义教育的活动型课堂

2021-09-10韦国律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政治认同

韦国律

摘要:在政治学的核心素质中,爱国主义既是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治认同内涵的体现。为了加强中小学教师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至关重要。构建科学课堂,应采取主题呈现、主题讨论、主题实践三种类型的主题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自觉增强自己的信仰认同和政治信仰,建立爱国信任。

关键词:政治认同;活动型课堂;爱国教育催化剂

引言

习总书记指出:要实现中国梦,必须把爱国主义作为核心,改革创新作为核心,把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作为核心。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新课改教材第一部分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主题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树立理想信念;另一方面,政治认同和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质的整合是德育的根本目标。

一、主题表述:体现爱国主义“信仰”,推动政治认同系统

信仰是指人是否相信或接受某种理论,并有意识地将其作为行为的指导方针和行动指南,人们对行动与不行动的基本标准和态度也有不同。它是一种主观理性的情感經验,信仰是教育的基础,无论处于什么发展阶段,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是其核心信念[1]。

1.把握“事与势”,选题生动,有价值

(1)重视“事”

信息时代,虽然教材的增加丰富了教师的选择,但教师要对信息进行选择、分析、整合,在众多的时态信息流中,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应做到三个方面:真实性是传达给学生一般知觉的典范;二是典型,对于小学生而言,教育意义相同的选择应该是最典型的,最后,主题呈现的价值取向应该适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师要鼓励学生深入探究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另一方面,在学习讨论之后,应该为教育目标的实现创造有利的条件。

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找出与专业有关的例子,发现生活中的问题,挖掘真理,创造一个生动有效的课堂。在学习“中华珍宝,民族骄傲”的同时,还可以介绍当地的资源,对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学生来说,农历三月是壮族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它蕴涵了洛阳的传统文化。

(2)重视“势”

形势就是目前的形势,特别是形势、态势和时势。身为祖国未来建设的高中生,必须认清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国际环境,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使之具有时代价值。在中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28周年之际,以“从历史的进程看中国的大国”为主题,中国学生在进行当代外交活动时,可以通过开展当代的外交活动,增强学生对祖国的自豪感,增强对祖国的政治认同,从而增强中国的国家实力[2]。

2.把握“动静”,展现异性课堂新气象

青春期心理和生理发育迅速,但并不稳定。长期不能集中注意力,价值观就容易受影响。因此,要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把“动”和“静”结合起来,以“静”为前提,充分发挥“动”的作用。以此为基础,以辩论、讨论等形式,对“重难点”教学中的难点问题进行分析,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是一门综合性、主动性的学习课程。创设课堂时,可采取观察、辩论、答疑等多种方式,体现课堂的动态活力,把静态、抽象的知识理论转化为动态的、充满活力的课堂。

二、论题:坚定爱国主义的“信念”,领悟政治认同的蕴涵

信仰是一切力量的源泉。要想得到更加现实的认识,就必须深入探讨爱国主义的理论。教书过程中,要深入探讨。目前,新课改正在进行中,教师要学会“教书育人”的理念和“千学万学”的学生理念,只有用民族生命教育才能算是我们的教育。爱国教育的主战场,如何让课堂焕发魅力?如何在课堂上传达正确的价值观?这就需要深化师生互动与人文互动的融合。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互动是指各种因素相互促进,在师生互动教学中,师生在反复的互动行为和积极反应中所产生的内部动力机制,具有教育的动力和辐射作用。

1.“人文互动”中的材料收集,“题”是“议”的载体

“以人为本”的互动是指以师生为主体,交互作用于文本材料,如课程、教材、教材、网络信息资源等。它的主要表现是通过概括、总结、批判等思维互动的方式来解读对象,从而达到理解、激活、整合。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教学为目的,收集、分类、选择资料。

2.在“师生互动”中讨论议题,“议”是“题”的目的

师生互动是教师活跃课堂气氛的常见方式,它是师生交流、讨论、思考的重要环节。教师是一座思考的桥梁,在讨论话题时,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纠正学生所暴露的诸如“中国威胁论”等错误思想,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讨论。在横向上,可以分为问题、个案、情景。要突破“主题性知识”的表层联系,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学习途径,引导学生进入辨别性学习的大门,培养理性批判思维,实现正确的价值导向。

三、实践主题:拥爱国主义“信心”,推动政治认同的实践。

在现代社会,我国发展不充分、不均衡,必然导致一些社会问题,如教育资源的差距、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等。积极的价值导向很重要,把这一课的思想延伸到生活中,有助于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是非判断力,树立核心价值观[3]。

四、结束语

政治教师应具备政治头脑,关注时政时,应结合政治纪律特征,捕捉可能发生的新闻事件。通过爱国主义教育,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科特点,促进学生的政治认同,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政治素养。此外,要把握“以人为本,师生互动”,不断创新“事随势,动静结合”。在当代政治课堂中,不断提高教材公信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努力提高其学科核心素质和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卜庆利.基于思想政治核心素养培养的活动型课堂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000(005):66-66.

[2]谢东君.创设活动型政治课堂培养学生政治核心素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013(018):54.

[3]聂娟珍.谈高中政治课堂中爱国主义的有效渗透[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00(001):P.58-59.

猜你喜欢

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内地新疆班“三史”课程的价值指向
中国农村:法治化环境、政治认同、社会治理关系研究
情感何以影响社会稳定
关于新课改理念下中学政治课堂在数字化教学平台环境下的多维互动性思考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重要意义的政治学分析
如何增强政治认同和道路自信
价值观视角下的政治认同
价值认同视阈下新时期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认同研究
试论少数民族的政治认同及其培养
试论少数民族的政治认同及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