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黔东摆手舞的传承与保护

2021-09-10黄俐

红豆教育 2021年8期
关键词:传承与保护

黄俐

【摘要】摆手舞是我国西南地区土家族的特色民族文化表征之一,在全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对土家族摆手舞进行传承和保护,就成为人们关注和热议的话题。本文就简单概述了土家族摆手舞,在此基础上,对黔东地区土家族摆手舞的传承与保护路径进行了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黔东;土家族摆手舞;传承与保护

前言:

土家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四川以及贵州地区。而在贵州省中,则聚居在黔东地区的铜仁市境内的沿河、德江、思南、印江和江口等五个县。土家族历史传承悠久,具有丰富的文化遗存。摆手舞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构成,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土家族摆手舞概述

根据学者的调查验证,土家族属于巴人后裔。而摆手舞的前身则是公元前11世纪中叶巴人流传的“军前舞”。土家族传承至巴族的摆手舞,最初是用于祭祀是所跳的舞蹈,即土家族人在祭祀先祖时必须跳的一种舞蹈。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群众性的舞蹈被运用到越来越多的场合,尤其是一些欢庆的场合。

二、土家族摆手舞的动作特点

白手舞分成大、小摆手两类。其中,大摆手的规模较大,活动持续的时间也相对较长。在跳大摆手时,由当地最有威望,或者是舞蹈技术最高的老者带领。而领头者需要戴凤冠高帽,并且系着八幅罗裙,同时手中还要拿着铜铃及刀具。在起身后,男女老少需要结队牵手相伴,并举着各式各样的龙凤大旗,敲敲打打,跳着舞蹈进入到摆手堂当中;而小摆手舞的形式加我诶简单,规模也小了很多,一般是在农事活动开展之前举行,因此也被称为农事舞。

土家族摆手舞不论是大摆手,还是小摆手,其动作都分为双摆、回旋摆、单摆、边摆边跳等多种不同的动作语汇。在实际舞蹈中,土家族的摆手舞,动作大都是对生活场景的模仿,情节较为欢快、节奏十分明显且有序有力、热情奔放、磅礴大气。而舞蹈的内容十分丰富,题材多种多样,整体动作是由特定的仪式并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的。其中,最独特的动作是舞者的头、手与脚同时做顺向动作,动作风格有序有力、粗犷大气。

三、黔东地区土家族摆手舞面临的现状分析

实际生活过程中,文化是自成体系的,有着自己的平衡发展以及制约制度。土家族虽然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比较多,且分布比较广的民族,但相对而言,仍处于一个弱势的地位。而且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土家族人走出原本的生活空间,来到城市打拼,特别是黔东地区,越来越多年轻的土家族人背井离乡进入城市打拼,他们不得不面对社会的强势文化,无可避免的要讲普通话,而在城市中长大的土家族孩童,他们更是缺少传承本民族文化的舞台和机会,很难守住民族文化传承的阵地。而随着外出青壮年的转变,他们往往也会将这种变化带回家乡,在潜移默化中改变本地区传统的文化习俗。根据当前的调查研究贵州地区土家族的聚集地,其风俗文化被汉族掩盖,摆手舞就是非常明显的。当前,在黔东地区,具有原生态的土家族摆手舞已经越来越少见,尤其是随着太多的年轻人外出打拼,他们接受了城市的生活,以及在现代网络技术的融合之下,对于传统的土家族思想观念及生产生活方式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使得黔东地区土家族人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土家族人逐渐的接受了新思想和新文化,逐渐舍弃了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这就对土家族摆手舞的延续、传承和保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四、摆手舞保护与传承

针对黔东地区土家族摆手舞面临的现状,要想更好地实现保护和传承,应采取如下的措施:

(一)加强宣传力度,促进摆手舞传承与保护

想促进贵州土家族摆手舞的保护以及传承,首先需要大力的宣传,形成良好的氛围,才能促进这种舞蹈的传承与保护。在具体操作中,首先,可针对黔东地区的土家族摆手舞借助广播、电视及报纸等传统媒体进行宣传,同时还要积极利用快手、抖音、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进行宣传,引导本地区民众关注土家族的摆手舞,了解该舞蹈,并能够积极参与到该舞蹈的传承工作当中。通过加强宣传,增强本地区各界人士的民族意识,在生活中注重维护文化的多样性,自觉地形成保护摆手舞这种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意识,从而促进摆手舞的传承与保护。

(二)构建教育网络,促进传承和保护操作

当前,要想促进黔东土家族摆手舞的传承与保护,除了依靠土家村寨中的自然传承以外,还需要应积极构建教育体系,利用完善的教育体系,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实际过程中,土家族除了在一些重大节日会进行摆手舞的表演,基本很少会使用这种舞蹈,因此需要做好传承人的培养。为此,应大力开展摆手舞生态文化村的建设工作,由村中的摆手舞传承人对本村的少年儿童进行摆手舞动作的指导,促使他们积极传承并保护摆手舞。同时需要从教育制度上加强保护。为此,地方政府应联合社会力量及高等教育院校和职业教育院校,让土家族摆手舞走进学校课堂。当然可以,在小学阶段就开设这种舞蹈的教学过程。因为小学阶段使学生记忆最佳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开设土家族摆手舞教学,能让孩子在长时间的练习中,形成肌肉记忆,更准确地掌握摆手舞的动作。通过加强教育这样的方式,能够对土家族摆手舞进行更好的传承和保护,让更多的人了解土家族摆手舞文化,从而更好地发扬民族文化,提升本地区的文化软实力。

(三)发展旅游产业,促进摆手舞的传承与保护

当前,要想促进黔东土家族摆手舞的传承与保护,除了加强宣传和教育传承以外,还应积极借助旅游产业,将旅游产业与土家摆手舞文化生态的传承和保护工作结合在一起,构建特色旅游项目,促进摆手舞的传承与保护。在具体操作中,可以结合黔东铜仁地区的实际情况,创新发展旅游业。为此,地方政府可以筹集资金,修复土家族人对先民进行追忆并祭拜祖先的“神殿”摆手堂,通过这样的方式,打造土家族人的民族记忆与文化载体,促使他们重新构建先祖崇拜的精神伊甸园;其次,还应进一步加强摆手舞生态文化村的建设,通过构建摆手舞生态文化村,并将其作为黔东地区特色文化旅游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加强与各地区旅游行业的联合,开展民俗旅游,为众多的旅游者锋线上一场场精彩的摆手舞,并邀请旅游者亲身体验这种独具民族风情的特色摆手舞,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该舞蹈,进而喜欢上该舞蹈,并向其他地区宣传该舞蹈,从而实现土家族摆手舞的传承与保护。第三,加强与其他地区土家族村寨的联系,共同打造土家族摆手舞旅游产业。正如笔者在前文所说,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湖南、湖北、重庆和贵州这四个省和直辖市,每个地区的土家族均有着自己独特的摆手舞精髓。通过加强联系,可以对该舞蹈进行联合传承。最后,进一步深入挖掘摆手舞的内涵。对于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我们应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的讲话指引:坚持为社会为人民服务,坚持创新以及发展。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挖掘摆手舞中关于土家族先民的战争、迁移、英雄故事以及日常的生产劳作等内容,然后对其进行创新创造,从而使摆手舞逐渐走出民间,走向更宽广的舞台,实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

结语:

综合以上内容,土家族的摆手舞蹈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能突出这些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和历史转变。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土家族摆手舞逐渐成为具有丰富情节内涵且民族特色显著的代表性舞蹈。但贵州东部地区的土家族摆手舞在利用过程中,由于传统文化日益缩减,使得民族特色以及原生的物质文明慢慢退出了历史。因此,我们保修重视摆手舞的传承与保护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強对黔东地区土家族摆手舞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从而促使摆手舞这种土家族的文化精髓在现代社会,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杨翠碧.三峡库区土家族摆手舞文化的传承与保护[J].大众文艺,2020,No.483,(09):58-59.

[2]贺佳颖,非物质文化遗产湘西土家族摆手舞传承与保护研究[D].导师:贾琳,郑州大学,2020:1-41.

[3]金晓飞.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困境与发展对策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9,v.37;No.173,(06):57-61.

[4]梅芡菱.非遗视角下土家族摆手舞的传承与保护——以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为例[J].鸭绿江(下半月),2019,No.791,(08):113+120.

[5]卢慧.黔东土家族摆手舞的传承危机与保护措施[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4,v.30;No.367,(07):22-23.

猜你喜欢

传承与保护
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从吴文化视角看昆曲传承
走近西安鼓乐
河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传承与保护的研究
贵州黔东南侗族大歌传承与发展新探
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高安采茶戏传承与保护研究
关于扬州口头文学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
论高安道情传承与保护策略
初探河南新乡锣鼓乐“小咚鼓”
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现状、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