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2021-09-10张志利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9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有效性初中数学

张志利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可以说数学是研究一切事物的基础。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延续,有效的数学作业设计有助于学生完善和补充教学内容,同时又能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多样化发展,这是提高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初中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提高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策略,阐述了自己的教学观点。

关键词: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9-006

引言

课后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其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更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促进数学发散性思维的形成。作业设计是巩固基础知识,增强学习效果,提高数学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能通过作业完成度,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给教师,方便教师为学生制定更完善的教学计划,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就目前初中数学教学现状而言,作业设计缺乏一定的有效性,不但不能强化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会给学生带来负担和压力,更严重的是,作业设计还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已成为初中数学教师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

一、目前初中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预留作业要因材施教,高效的作业设计应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所以无论作业的数量、内容,还是作业的形式、难度,都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计划与设计。但是,从教学现状来看,初中数学教师在作业设计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一)设计太过随意

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大多数初中数学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往往只是以“作业是本单元的练习册”等形式出现,简单易行,无章可循,难以突出教学中的重难点,没有精心选择出典型例题,没有鲜明的层次感,很多基础掌握不牢靠的学生无法独立完成作业,导致抄袭的现象,不仅使得课后作业的教学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还让学生养成了抄袭的坏习惯,无法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致使很多学生甚至会厌恶作业。

(二)题量太过偏大

分析目前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现状,不难发现,许多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在设计作业时,没有细心了解过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忽略了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能力的锻炼,仍然过于注重数量,而忽视了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加大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让一些思想不坚定的同学养成不好的习惯,多数学生因题量过大,无法在有效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作业,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三)形式太过死板

初中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自主意识的黄金阶段,而初中生也正处于青春期发展的关键时期,对趣味性的东西比较感兴趣。但是,从目前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来看,大多数教师的作业设计过于死板,而且难度较大,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很不利于学生数学能力和素养的提高。

二、提高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主要策略

(一)结合实际情况,明确设计定位

教师在设计新课程背景下的作业时,首先要保证作业内容与学生的知识水平相适应,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解决课后作业上来。为此,初中数学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学习现状,明确作业设计的定位,避免作业难度过大,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同时也要避免作业过于简单,无法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思考和探索。此外,教师要结合教学的主要内容,多层次地设计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全方位地调动学生对数学作业的探究兴趣和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在为“一元一次方程式”知识点设计作业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计难度逐层增加的基础作业、提升作业、附加作业等,以满足基础层、发展层和扩展层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使数学作业具有挑战性和探索性,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提高数学作业的有效性。

(二)结合学生特点,优化作业设计

作为学生青春期发展的关键时期,初中阶段具有明显的成长性特点,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内容、形式等进行优化和创新,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也要突破教材的局限性,结合小组合作、实践探究等形式,进行有趣、实用的作业设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高学习能力,充分体现作业的教学价值。如在为“三角”知识点设计作业时,教师可要求学生以木条拼接、剪纸等方式动手制作三角,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三角性质的了解和认识,同时进行实践性的作业设计,也能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相结合,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注重多元发展,注重材料选择

设计学生作业,不仅要帮助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作业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所教知识,切实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等。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在设计有效作业时,应从多样化的角度为学生选择有针对性的作业材料,既要保证作业材料与教学内容的关联性,又要增强作业材料的延展性和发散性,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多样化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有效的作业设计不仅能扩展课堂教学内容,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明确设计定位,同时结合学生的成長特点,优化作业内容,从多样化的角度选择有针对性的作业材料,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友山.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有效作业设计的策略[J].成功:中下,2017:243-243.

[2]王友山.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有效作业设计的策略[J].成功:教育,2017,000(013):P.243-243.

[3]彭著容.提高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对策探究[J].关爱明天,2015,000(009):360-361.

浙江省金华市湖海塘中学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有效性初中数学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