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沉浸式传媒的视觉叙事艺术

2021-09-10吴瑞雪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叙事艺术沉浸式传媒

摘要:沉浸式传媒无孔不入地渗透进互联网传播的每一环节,其所带来的视觉冲击比过去的传统图像叙事无疑更具吸引力。沉浸传播能帮助我们实现身体在场与不在场的无缝衔接,解构传统的现实与虚拟的壁垒,使受众感官无限延伸。搭载沉浸式技术的各类娱乐平台通过其全方位体感浸润式、情节叙事完整性、主题画面的视觉密集排布,形成了区别于传统媒介的另类艺术风格。泛众式、体验式、共享式、共创式沉浸叙事的存在,也极大地丰富了叙事性传媒的实践。

关键词:沉浸式;传媒;视觉叙事;叙事艺术;视觉传媒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9-0010-03

视觉叙事(Visual Narratives)是一种使用图片、视频和互动游戏等视觉媒体来讲述故事的方式,其关注重点是景观时代中产品营销所需要的信息传递技术[1]。视觉叙事穿上沉浸式外衣,不仅能使人的视觉感官实现纵向的无限延伸,而且能带动全方位体感浸润。泛在网络为这种新型的传媒艺术提供了物质基础和联动桥梁,传统意义上的线性传播无法实现的交互与共享、共创体验得到了补足。本文分析沉浸式娱乐内容视觉叙事风格的独特之处,探究沉浸式体验如何在大众传播中重构受众艺术认知。

一、沉浸式传媒沟通人与媒介的特征:泛众、体验、共享、共创

张成良教授对“第三媒介时代”的定义是场景向场域延伸的时代。李沁提出,沉浸式传播代表第三媒介时代的主流媒介[2]。对“第三媒介时代”的不同解读印证了一个事实,即我们已进入第三媒介时代。这是一个充斥着互联网信息的社会,大众传播和分众传播都难以满足无所不在的信息和无处不在的受众之间的对接,泛众传播成了信息传播的常态化体现。受众认知和接收信息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其意见表达也日益丰富化和多样化。

在真实和虚拟的双语境空间中,用户以网络为介质进行深度交往。近年来,短视频之所以火爆,正是因为它符合受众碎片化的阅读习惯。短视频通过不断创新形式抓住用户的需求,将受众引入沉浸式、深层次的观看状态中。当下,虚拟现实技术(VR)、人工智能(AI)、大数据和5G技术,不断丰富受众的沉浸式传播体验,使受众融入虚拟情境中,感受信息数据、历史场景。当你走进博物馆,发现庞大的远古生物径直走来,伴随着环绕式立体脚步声,以及空气中若隐若现的泥土和草地气味,相信任何人都难免怔住。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游乐场、文化中心等场所。这种以现代科技为技术基础的新兴传播模式为沉浸式传播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从需要做好计划和目的才能实现的宏大场景转变为关注人人手中的移动终端,短视频创作也开始搭载5D虚拟成像等挤术,实现受众的即时沉浸。

以沉浸式话剧Sleep No More《不眠之夜》为例,传统话剧演出是演员在舞台上演绎角色,观众在台下如痴如醉地观赏。一场完美的话剧演出不仅需要高质量的剧本,更要求演员具备较强的临场发挥能力、扎实的台词功底、传神的角色表现力。但即使这些要素全部具备,偌大的舞台上场景不断更迭,观众也很难留意到剧情中细枝末节的变化,想要将全景尽收眼底,更是要借助望远工具才能实现,导致观剧感受大打折扣。而根据莎士比亚的戏剧《麦克白》改编的《不眠之夜》把观众请上舞台,将观众“抓”进情节中,体会剧中人物的悲喜与人生的跌宕。并且体验开始时,观众需要戴上面具隐藏身份,不可同行、必须“各自为伍”的规则也助推了受众情感的沉浸。这种沉浸式话剧体验似乎能让观众掌握剧中人物的命运,但随着情节的推进,体验者很难分清虚拟与现实。诸如此类的沉浸式娱乐体验在年轻人中十分风靡,而借助我国特色的古风建筑营造出历史氛围的“剧本杀”,更是在丰富娱乐生活的同时,使受众得到了独特的感官体验。许多中老年人也青睐“民国馆”“老上海”等独特艺术体验场所,通过换上复古造型寻找旧时光,在高质量娱乐的同时领略场景风光,体验结束后,学到的知识也印象深刻,可谓一举三得。任何一种成熟的娱乐活动都不仅仅是消费者与商家的利益交换,更倾向于雙方的情感共鸣与体验。

在沉浸式体验中,信息的传播融于受众的体验,并且以个人为中心,使受众从浩瀚如海的信息洪流中陷入一个在现实生活中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另类场景,这样的感官体验不受限于身份,甚至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一切媒介内容和形式为所有人共有,其传播形态也由受众共同创造。在沉浸式传媒体验中,对叙述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将受众嵌入故事[3]。常有人感慨钢筋水泥的世界让人忘记了疲于奔忙的是自己还是别人,沉浸式体验将传播的主体“还”给受众,自由选择有限时间内的一切,使受众在感官享受的同时,参与故事的创造。

二、代入式媒介实现隐形边界与模糊化叙事

格式塔学派(Gestalt school)的心理学家在20世纪初期提出,人的视知觉有四个基本属性。

(一)整体感(Emergence)

所谓整体感即受众下意识地从整体感知对象,而非聚焦于细节部分。当我们沉浸于一场宏大的视觉艺术表演时,首先映入眼帘的必定是整体舞台背景和展现出的艺术效果,而非某一个演员的表情和服饰。对整体画面的接收必然导致信息攫取的精确性受阻,但对于艺术体验而言,扣人心弦的记忆点往往是细枝末节的部分。大众传播时代,信息传播往往洪流式地倾泻而非精准定位受众,而沉浸传播的特点之一则是能定位智能终端,实现个性化推送。

(二)具体化(Reification)

视觉效果满足了整体感需求后,为了创造整体意义,视觉能从空白中创造出潜意识里相关联的信息。这一环节类似自我建构的过程,通过主观判断寻求未知事物的相关性。受众在思维中搭建出一张网,以与接收信息的相关程度为依据铺开,由此视觉与知觉缔结了关系。

(三)多重形态(Multistability)

建构了完整且具体的联系后,人的视觉便可以对观察物进行多种理解。是正面人物还是反派,是悲伤还是愉悦,都在受众的心中埋下伏笔。多重形态从平面发展到立体,构建出全方位的体验,即沉浸传播的雏形,只是其处于受众思维中,而沉浸传播则可以延伸到体外,并突破边界进行延伸。空间的扩展是形态变化的物质基础。

(四)恒定性(Invariance)

恒定识别使受众能够准确判断同一个物体,无论它如何变化,类似于我们对某一事物的“刻板印象”。当恒定性在思维中建立,受众对世界的感知便具有了无法替代的初始样貌,并且这会影响今后的视觉感知。

借助人视知觉的四个基本属性,我们可以得到对某一事物的第一印象,并且这是我们自发产生的,没有外界因素的约束与引导。代入式媒介通过这样的呈现方式,实现了信息边界的隐形,之所以说是隐形而非消失,是因为沉浸式体验带来的只是有限时间内个体的自主化认知,当构建出的这个世界日渐清晰,边界也会随之出现。“人实际上已经完成了他一切身体功能的延伸。”“人造物都可以当作过去用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所行使的功能的延伸。”(E.T.霍尔,2010)[4]沉浸式媒介延伸了视觉等感官体验,由此引发的视觉叙事变化是当下沉浸式娱乐体验的文本基础。

视觉叙事和传统的讲故事不同,除了要遵循时间线的顺序,还要符合叙事的空间性,叙事时间甚至可以是多线展开的。在上述举例的沉浸式舞台剧中,受众就可以通过多次体验,感受不同时间线上不同人物的经历,这完全由其初始选择决定,可以在故事结束后重启新的人生。空间性则依赖于视觉,近年来十分流行的沉浸式展览就是利用空间上的多维角度带给受众全方位、多感官的沉浸艺术体验。巴黎光影博物馆通过光影声效技术,将凡·高的《星夜》《向日葵》等上千幅画作呈现给游客,使艺术与人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相互融合。日本九州的TeamLab展出A Forest where Gods Live《神所往的森林》同样通过沉浸式展出,给游客带来视觉冲击,通过大自然的原始声音和精妙绝伦的光影变幻描绘出日本传统神话中神所居住的世界,其间一步一景一故事,无人讲述却有娓娓道来之感。类似的展出不需要清晰的叙事风格与章法,受众可以沉浸其中,感受模糊叙事带来的奇观。

三、叙事性传媒的实践:社交媒体认知建构

提到沉浸式传媒时,人们似乎不会想到电视这一在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中大放异彩的媒介载体。电视曾对大众传媒受众的认知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有关电视剧、电视广告的视觉叙事研究,更是为当下的叙事学理论奠定了基础。如今,社交媒体软件层出不穷,在越来越短的时间里刷新着大众的认知。从前的电视购物节目搬上了互联网直播间,从前的电视剧被制作精良、成本更低的网剧代替,受众的追捧不仅仅是因为信息的易得,更体现出了后现代化社交媒体上,人们去粗取精、去繁就简的习惯。

当前层出不穷的短视频拍摄方式令受众应接不暇,聚焦于小屏却能带来大屏3D甚至4D体验,突破界面的传播在更新视觉体验的同时也更新了认知。短视频应该摆脱令用户沉迷、过度消磨时间的标签,转而开拓高质量内容。短视频被贴上负面标签的一大原因是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引起用户的兴趣,使用户进行无目的性的旁观,且用户无须深思即可投入下一场旁观。其本质是因为内容夸张浅薄,不需要深入思考,一闪而过。在手指向上滑动的一瞬间,视频内容中的人与故事便与你再无瓜葛。这种低黏度的社交工具所呈现出的即时享乐状态,无疑不符合主流价值观所追求的实践主义与现实主义精神。

叙事性传媒要通过沉浸式体验增强用户黏性,首先要熟悉受众的认知偏好,视觉动物习惯于通过符号关联意义。米克·巴尔强调图像与观者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基于对特定符码的意义投射。因此,当观者回溯历史事件或展望未来时,视觉符号必须为其提供意义架构的桥梁。符码背后的信息离不开人的操纵,叙事者对意义的建构过程就是重构受众认知的过程。要让受众沉浸于某一时刻的图像,再通过更多的图像勾连实现视觉的动态传播。作品的意义生成于观者与叙事者之间,在一种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沉浸式传播在实践中产生意义的渠道,娱乐项目上的应用只是初级阶段的试水。

流行艺术为沉浸式传播提供了外部条件,目前不少学者对沉浸式艺术的严肃性提出质疑,认为其过于强调純粹感官体验,容易跳进艺术表面化的陷阱,艺术家应该深度权衡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避免艺术欣赏的“游乐化”。除了声光电的技术运用,其传播内容的价值是今后重要的发展走向。艺术不应该是短暂的情绪调动,而应该是绵长的心理触动,甚至在人的生命留下印记。早在20世纪,非叙事电影的艺术家们就开始尝试创造身临其境的视觉体验,其过程中经历了技术的变化,身临其境的艺术一直在电影和艺术中不断推进到今天。国内的沉浸式艺术源于虚拟现实体验的热潮。2010年,丹麦艺术家奥拉维尔曾和中国建筑师马岩松合作推出“感觉即真实”的展览。2013年,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我有一个梦”巡展在上海当代国际艺术馆开启,将沉浸式艺术推向普罗大众,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时装界掀起了新的社会风潮[5]。

四、化被动体验为主动应用的沉浸传媒方式

回溯历史中每一种传播方式的出现与广泛应用,都是从被动接受发展成主动应用。信息是语言符号的集合体,当前信息的传递突破了声音、文字的局限,转而发展成多元化的信息内容,甚至可以进行多模态的融合传播。沉浸传播的载体是所有的信息传播方式,媒介不再只作为中介出现,媒介即信息。多模态信息促进了沉浸式传播的出现,沉浸式传播也促进了信息构成的多维转换。

从前的时效性已不再是新闻工作者的生命线,而是被即时性取代。由于沉浸式新闻是在记录和创作的同时进行的,客观和主观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主客观的虚拟环境[6]。泛在时代,娱乐和工作、生活已经不可分割,移动终端既是娱乐工具,又是工作的得力助手,一些新闻APP也包含着丰富的娱乐内容,满足用户的社交、认知需求,资讯与娱乐的界限趋于模糊,但这并不意味着新闻的严肃性荡然无存。任何传播过程的主体性是不容忽视的,主体可以随意切换与对话,但新闻的立场始终要保持客观真实,沉浸新闻能够在未来实现的前提是新闻素养的提高和普及。

目前随着“沉浸热”的兴起,沉浸式传播已经成为一种产业。以娱乐内容为出发点,涵盖了教育、艺术、旅游、游戏等领域的“全域沉浸”日趋成熟。沉浸体验深度模型的提出,为沉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三个全新的维度。

第一,(感官)包围的深度:参与者通过五种感官和精神状态的模拟,感受到与现实世界隔离的程度。以虚拟现实为例,使用者大多需要佩戴外在有形设备实现体验,而脱离自身感官的体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的不适感,会阻碍虚拟现实的深度体验。

第二,(参与)叙事深度:参与者与沉浸式体验故事(或隐喻故事)的关系可分为与故事无关系(或无故事)、看故事、部分参与叙事、作为主角的主导叙事、无边界的现实与叙事[7]。

第三,互动深度:沉浸式环境中参与者与所有人、物的互动程度。人际交往分为浅层次与深层次,从初始的眼神交流到互换角色角色扮演。例如,在一些观众身临其境的大型表演艺术项目中,演员和观众之间很难形成最浅层次的眼神交流,因此互动指数的深度较低。

作为多媒介研究内容和多传播信息平臺的综合体,沉浸传播发展具有人际传播和大众文化传播的双重功能。沉浸技术能成功地应用于新闻产业,不仅仅是因为工具化的普及与推广,更是因为用户的选择与主动应用甚至设计,这能够为新闻业创造更广阔的行业空间和更灵活的思维方式。沉浸式媒体包含所有新老媒体,沉浸式新闻模式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能在无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带来民族的狂欢。

五、结语

随着沉浸式传播的产业化,其在各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除了作为特殊的娱乐方式体验,更需要关注其在教育、新闻等行业的发展潜力。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发展沉浸式传媒要具有破圈思维,为受众打造满足其需求的个性化沉浸式体验,而不仅仅是利用媒介的多样化,简单的平台推广和产品推送服务始终难以随着用户需求的更迭而保有鲜活的生命力。本文分析沉浸式传播的发展现状及诸多可能性,从认知上把沉浸式传播由新型媒介过渡到当下的流行媒介,其未来发展前景难以估量。

参考文献:

[1] 王攀.用户至上:体验式文化产业特征与发展策略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6:10-11.

[2] 李沁.沉浸传播:第三媒介时代的传播范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89-95.

[3] 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M].谭军强,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207-210.

[4] 郑伟.观看者的解读——米尔巴克的视觉叙事理论[J].外语学刊,2018(6):20-21.

[5] 史安斌,张耀中.虚拟/增强现实技术的兴起与传统新闻业的转向[J].新闻记者,2016(1):76-77.

[6] 石永军.论新兴媒体的公共传播[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33-34.

[7] 保罗·莱文森.新新媒介[M].何道宽,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139-144.

作者简介:吴瑞雪(1996—),女,天津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学。

猜你喜欢

叙事艺术沉浸式传媒
初中语文沉浸式散文教学研究
论金朵儿儿童文学系列作品的叙事艺术
“沉浸式”初中体育教学的实践探索
以高铁为媒介的辽宁城市旅游广告投放效果分析
艺术与技术:“沉浸式”的历史对话
领导干部如何提高媒介素养
大众语言艺术与现代视听传媒
《海边的卡夫卡》赏析
以水墨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