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室内水暖电改造》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2021-09-10王飞

科技风 2021年25期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改革

王飞

摘 要:培养与时俱进的高素质高水准的专业技能人才是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对于《室内水暖电改造》课程而言,随着建筑装饰装修领域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传统的授课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本门课程对学生的教学需求,亟须对本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本文从《室内水暖电改造》课程出发,通过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具体教学改革探索两个方面,研究适用于本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关键词:课程;教学改革;实践;高等职业教育

1 室内水暖电改造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室内水暖电改造》课程为我院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建筑给排水、建筑采暖、建筑电路三个部分的学习,使学生熟知三部分知识领域的基础知识,掌握基础施工图识读及方案改造的能力,并最终运用到建筑装饰设计及施工中,使学生毕业后可凭借专业的认知更快地融入工作。

而随着社会及科技的进步,在建筑装饰装修领域不断涌现出大量新生事物,使得现有授课体系及内容相对陈旧,新兴事物无法及时在授课内容中体现出来。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必将导致学生所学习内容陈旧,毕业后无法及时适应行业发展潮流,阻碍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的发展。此外,本门课程传统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接受知识较为被动,无法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探索精神不足,使得学生所获得的知识面非常狭窄。另一方面,从课程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可知,本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授课内容与实践联系密切,而在传统授课过程中,学生无法得到相关课程知识的实践练习,学生动手能力较差,因此,如何合理调整现有教学体系和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由此,对室内水暖电改造课程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2 室内水暖电改造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1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

在教育领域,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落实党和国家关于人才培养总体要求,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的规范性文件,是实施人才培养和开展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1]对于本门课程而言,人才培养方案不是一成不变的,每学年都要组织教师对现有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课程体系,满足社会发展和企业的需要。为了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切实可行性,在修订本门课程人才培养方案时,可邀请相关行业富有经验的工程师参与其中,与本专业教师一起讨论并提出修订意见,并根据每届学生学习情况特点,經多次打磨后制定出下一学年最终人才培养方案。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实际操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还能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因此在本门课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中还需注重增加具体实训项目环节,根据现有实训条件设立具体实训项目并编写相关案例指导课程实训项目进程。

2.2 明确课程地位,提高学生学习重视程度

学生心目中课程地位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课程学习的重视程度,而对一门课程学习的重视程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课程的效果。本门课程是本专业学生步入二年级后所要学习的基础专业课程之一与其他专业课相辅相成。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水路、供暖、电路是至关重要的工程内容,是装饰装修工程中极其重要的隐蔽工程部分,其设计及施工的好坏直接影响后期建筑的使用,因此提高学生对本门课程学习的重视程度非常关键。我们可以通过教师讲解和声明的方式,让学生给予本门课程足够的重视程度,比如可以安排教师在给大一学生进行专业介绍时,根据本门课程人才培养方案讲解本门课程的学习意义,让学生从初入学时就在内心树立本门课程的学习地位。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本门课程授课开始阶段明确本门课程的学习地位,以及通过设立严格的课业考核方式,来提高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重视程度。当然最为重要的是教师上课要严于管教,给予学生学习本门课程足够的威慑力,并把课程学习的重要性贯穿至本门课程教学全程。

2.3 融入课程思政知识内容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2]在授课过程中坚持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教学过程中,将德智体美劳融入实践课程教学中。[3]对于本门课程而言,要把思政内容自然地融入课程教学中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寻找更多的知识结合点,根据大小知识点联系实际寻找可行的思政知识点,并通过案例讲解的方式自然延伸思政知识,从而把思政知识内容合理融洽地贯穿到整个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可通过多元化的授课形式从多个方面来展现思政知识点,比如教师讲解课程知识后让学生主动寻找其中的思政知识点,或设置抢答比赛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比赛的形式参与其中。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通过播放视频及展示图片的形式延伸思政知识点,最后通过归纳和总结,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知识的熏陶。同样在课后,教师还可以通过作业的形式让学生根据授课内容寻找并总结相应思政知识点,使思政教学贯穿整个课程的前与后。

2.4 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本门课程教授内容非常贴近现实生活,建筑给排水、采暖、电路三大部分内容涉猎范围广,比如材料材质及特性、管材管件安装、强电弱电安装等,而且每年都有大量新的知识内容出现,也有不少以往知识内容面临淘汰。为保证学生所学知识内容时刻紧跟时代潮流,需要时刻对课程体系内容进行增添与删减。在备课过程中,每次授课前教师应根据以往备课资料通过多种途径查阅本节课程所涉及的新鲜知识内容,如有必要须及时增添到课程资料中,与此同时还需及时检查授课资料内容,删减较为陈旧的知识内容,简化生涩难懂的知识点,保证授课知识内容始终保持较新状态。在课堂授课中,教师可根据实际市场需求,有侧重地讲解课程知识内容,比如社会需求较大,人们关注较多的知识,对于这部分知识内容在课堂讲解要精细,并为此设置适量实训活动来巩固知识内容。而对社会需求较小,较冷门的知识,可根据授课内容进行适当简化,减少课程讲解所需时间。最后,每年还需对本门课程知识内容进行整体优化,优化方式可参考以下两点。其一,邀请相关领域企业工程师与本专业教师一起探讨课程体系及相关知识内容,及时对课程体系及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与提升。其二,每学年本门课程授课完毕后挑选学习本门课程认真并取得成绩优异的学生代表与本专业教师一起探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根据学生代表对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反馈心得进行梳理和反思,进而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最终,经过各环节的修改和补充,完善本门课程教学体系,使其内容更加严谨缜密与贴近实际。

猜你喜欢

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三个空间”就业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纺织行业职业结构变迁对高职现代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