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地保护学”混合式教学实践与应用

2021-09-10袁帅李鑫付和平武晓东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31期
关键词:课程评价混合式教学

袁帅 李鑫 付和平 武晓东

[摘 要] 互联网及信息化的快速进步,严重冲击着“草地保护学”传统课堂。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已成为信息时代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分析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地保护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从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四个方面入手,应用混合式教学对该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通过三轮混合式教学,结果表明:混合式教学延伸了课堂时空性,有效解决了课程前沿性和创新性,学生学习和思考的主动性及综合应用知识能力不断增强,学生满意度不断提高。同传统授课班级相比,混合式教学班级平均成绩提升了5.0~9.3分,优秀率平均增加21.5%,不及格率平均降低4.7%。“草地保护学”混合式教学改革成效显著。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草地保护学”;课程评价

[基金项目] 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维度揭示人为干扰下荒漠啮齿动物生态位划分及共存机制研究”(32060256)

[作者简介] 袁 帅(1982—),男,河北献县人,农学博士,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草学方面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號] 1674-9324(2021)31-0108-04   [收稿日期] 2021-06-16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智能化便携设备的普及,使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大幅增加。这种情形使传统课堂教育理念、方式和教学方法面临极大挑战[1,2],但也为高校课堂教学带来了新机遇[3]。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已成为信息时代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4]。在此背景下,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产生,并在一段时间内快速发展。但MOOC也存在许多弊端,如:学习周期冗长造成参与度下降;课程无专门指导和督促,学习过程管理不严,缺乏系统性;缺乏与教师直接交流等[5,6]。一些学者认为:大学教育之根本在于学生和教师的微妙互动中,很难被机器和软件程序模拟[7]。而传统课堂正好可以弥补这些缺陷。因此,如何将线上教育与传统教育相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将更有意义[8]。混合学习将面授与在线学习优势相融合,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教学形式”[9] (P1-10)。

本文通过分析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地保护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重难点问题,应用混合式教学对该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期提高教学效果,并为相关专业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一、课程面临的问题及教学目标

“草地保护学”是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学专业主干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主要讲授草地啮齿动物生物学特性、与环境互作、发生及成灾规律、预测预报及防治措施方面的知识。自1960年开设该课程以来,历经70多年的建设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及实践经验,但是也面临课时不足[ 10 ]、教材前沿性不足、学生学习主动性差且高阶学习能力弱、课程思政缺乏系统性等问题。运用混合教学方式,从课堂重构、教学内容重构、教学手段重构和考核方式重构四个方面,解决上述问题,在这些过程中完成知识、技能和价值的三位一体目标,提高课程创新性、高阶性和挑战度。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重构

本课程以学习任务为明线,知识、技能及素质培养为暗线,使课程内容实现三个融合。

1.课程内容与专业前沿相融合。结合草地保护现状和我校草学学生特点,将鼠害研究新进展及团队科研实践成果与现有教材有机融合,将原教材10章内容重塑为5大学习单元,89个主要知识点,提升课程挑战度,突出新农科新生态目标。

2.课程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在实验室、博物馆开展实验课,为社会团体科普服务,在野外基地进行鼠害调查和防治实践,分层设计,注重理实结合及创新能力提升。

3.课程内容与思政素质相融合。团队将思政内容分为事迹驱动和知识技能驱动2种模式7个思政内容,有效融入整个教学过程。(1)事迹驱动型思政:以“鼠疫及新冠疫情控制”等事迹,增强学生“四个自信”,激发其奉献草原和守护祖国北疆生态安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2)知识技能驱动型思政:利用参与式学习等手段,培养学生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及团队协作能力。在鼠害控制中融入绿色生态防治理念,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思想观念。

(二)课堂重构

将传统课堂重新划分为三段二维式课堂。即课前、课中和课后三段式课堂及线上线下两个维度,实现课堂时空延伸。采用三段式课堂BOPPPS(Bridge in,Objective/Outcome, Pre-assessment,Participatory learning, Post-assessment, Summary)混合式教学设计。

(三)教学方法重构

教学方法从传统的面授转变为三段式BOPPPS混合式教学。将BOPPPS贯穿课前、课中和课后三段式课堂,以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式依托在线平台及智慧课堂工具加以实现。

1.课前BOP:导入(B)+目标/结果(O)+前测(P)。导入+目标/结果:线上阅读推送文章,观看视频和导学,实现课程导入,明确课程学习目标。前测:完成测试或讨论,以前测检验学习目标是否达成,反思学生学习困难点。

2.课中P:参与式学习(P)。课中根据前测结果安排教学活动。安排提升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内容,如:啮齿动物分类鉴定,啮齿动物数量、生态和害情调查方案设计及危害分析,鼠害防治实施及防效评估,该过程融入鼠害最新研究技术方法。包括4次问题驱动,5次翻转及角色扮演,5次设计实验,10次案例分析,6次设计和评估方案,1次辩论和若干次分组讨论。在这些活动中训练学生探究鼠害成因和解决问题的思辨能力。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参与式学习实现4个转变:(1)通过角色扮演、分组辩论打破课堂沉默,转变课堂气氛。(2)通过课堂翻转、对分课堂和小组协作转变教学角色。(3)通过情景导入、问题驱动、案例驱动、探究式学习和分组讨论等方法进行害情研判、防治方案设计及改进、防治实施及效果评估等,训练和提升解决草地保护问题过程中的思辨能力,从低阶向高阶学习转变。(4)理论与实践结构转变,依托校内外基地开展实践教学,从理论为主向理实一体化转变。

猜你喜欢

课程评价混合式教学
校本特色课程的教学实施与评价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面向卓越教师的师范生实训课程评价研究
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实证研究
离散数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云计算背景下的学生课程评价模式探究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