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爱的老胡

2021-09-10徐小红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1年8期
关键词:老胡二楼一楼

徐小红

其实老胡不老,刚认识时,他才过完第三个本命年生日。称呼中的“老”,指的是胡老师老做好事,当好人。

让房有您

在乡村寄宿制学校里,老师们几乎都是周末才回家。一年之中,住校的时间更多,有一间舒适的宿舍特别重要。早些年,校内的教师宿舍少,后面进校的老师免不了寄宿在周边农户家里,或多或少有点不方便。

小刘老师进校时,老胡住在一楼楼梯口旁的宿舍。一天早上,外面下着雨,老胡在厕所旁的露天水龙头边刷牙,小刘老师很好奇,大冬天的,胡老师在外面刷牙,他不冷吗?打听之下才知道,老胡的宿舍是原来的杂货间腾出来的,房间里只有一张床,没有卫生间,也没有自来水管,老胡只能就近取水,室内烧水,等晚上没人时在厕所里洗漱。老胡进校早,他怎么着也该有一间标准宿舍的呀。听其他老师介绍,老胡起初住在教师宿舍楼的二楼西边,碰上东边农户家里有人过世,夜里常常敲锣打鼓,住在二楼东边的女老师胆子小,老胡便答应和她交换宿舍。

才在二楼东边住了一个学期,学校新来了一位重庆籍的女老师,预留给她的宿舍在一楼,靠近山脚,房间阴暗潮湿。年轻老师远道而来,少不了以校为家。老胡说:“我一周还会回家住几次,女同志比男同志更需要好点儿的住宿环境。”于是,还没等别人开口,老胡主动从干燥的二楼东边搬到了潮湿的一楼东边。

小刘老师听明白了,加上给他让房子,老胡已经让了3次了。别人搬家是步步高升,老胡搬家,从二楼让到一楼,从一楼让到杂货间,住宿条件越搬越差,可他从未对此有过怨言,只是淡然地说:“我是土生土长的王畈人,又是党员,理应照顾一下这些大老远来支持乡村教育的老师们。老师们生活得舒服点儿,才可能留得久一点……”

后来,老胡又搬了,离学校将近40公里的路程,他每天起早贪黑,骑摩托车上下班。因为他将宿舍贡献出来,给校内没有宿舍的值班老师们歇歇脚。冬天生个火,沏壶茶,漫长的冬夜,老师们再也不用去农户家取暖了。

交通有您

老胡省吃俭用,终于买了一辆私家车,上下班就方便了。纵观全校,买车的老师还仅仅两三个,很多老师上下班与他同路。

老胡人好,周五放学时,老师们都排着队上他的车,直到满员。刚开始,大家每次都事先打招呼,后来次数多了,即使偶尔忘记提前说,老胡也会耐心等待,确定不落一人,才会放心地开车离校。路上,他细致地询问每位“乘客”的下车地点,不忙的情况下,会尽可能地让每名“乘客”在最合适的地方下车。他总觉得,能给别人带来方便就好。

有段时间,城区到乡下的二级公路正在翻修,高速路成了老师们上下班的唯一通道。油钱加上过路费,每天往返,可不便宜。大家提议,不能再免费乘坐老胡的顺风车了,还是那几个人,改成拼车更好吧。可是推来推去,老胡坚决不收钱,终究还是作罢。他始终只坚持一个道理:“我一个人也要上下班的,你们坐不坐我的车,我都是要开车的,顺路的事儿,甭太计较!”

其实,顺风车哪会没有麻烦呢。有时,个别老师会因特殊情况迟到,等完这个又得等那个;有时,碰上女老师捎东西,无须别人开口喊,他立即下车搬上几个来回,有时还直接帮忙送到十几楼;有时,遇到自己临时有事,还得特地跟几个“乘客”交代,让他们提前做好安排……

我自己也是顺风车的受益人之一。从宜昌到宜都,再从宜都到王畈,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是学校里上班最远的老师。老胡总是很有耐心地在宜都等我从宜昌过来,捎我一段路程,让我不至于被乡村客运车耽误上班的时间,而我也习惯了提前和他预约座位。

有一次,大雨倾盆,我拼到了从宜昌到王畈的直达车,只是车子下了高速后要往反方向行进,并不往学校去。眼看着要下高速了,还有六公里的路程,我该怎么去学校呢。正在发愁时,我居然看到老胡的车就在高速路口停着。他开着双闪,分明在等人。他朝我鸣笛,示意我上车,我像是找到了救星,顾不上撑伞,麻溜地上了他的车。老胡媳妇也在车上,连连感谢二人之后,我问老胡,我没有事先打招呼,为什么他会在路口停下来。他说:“这么早走高速来王畈的,八九不离十是送你的车,这车牌号也挺眼熟,就停下来等等看呗……”聊天过后,我的内心久久无法平静。老胡心细如尘,济人之急,真如雪中送炭。

耐心暖心如他,帮人却从不挂在嘴边,被他帮助过的人很多,他却从不给任何人带来压力和不安。转眼多年过去,风里来雨里去,老胡的车总也没空着。老师们多次感叹,流水的“乘客”,铁打的老胡。几年如一日,老胡的“校园公交”给很多人带来了便利。

渐渐地,很多老师陆续买了车,提车当天或者上下班的適应期里,大家心照不宣,都找老胡帮忙“压车”,因为他心善沉稳。尽管帮人“压车”,势必有几分“冒险”,老胡还是乐意帮忙。在他的指导下,新手司机们慢慢地都熟悉了路况,提高了驾车技能。大家终于都“自立门户”,老胡的“校园公交”也终于回归为自由的私家车。

弃权有您

作为学校多年的骨干教师,老胡的教学成绩一直十分突出,各项工作总是高效完成,师德师风、为人处世等都堪称学校表率。每逢学校评优评先的民主评议环节,他总是全票居于榜首。“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师德标兵”……集众多荣誉于一身,明明是德高望重,众望所归,可次数多了,老胡竟感到很不好意思。后来评选时,老胡总是从候选人中率先站出来说:“我弃权,大家多给其他人机会!”

老胡主动让贤,其他老师也受到感染,每每投票,总有几个候选人主动让出名额。明明是气氛紧张的评选,在老胡的引领下,竟生出“孔融让梨”式的谦虚氛围,大家和气一团,互谦互让,皆大欢喜。

像老胡这样的优秀乡村教师,很多都调往了城区,老胡却无动于衷。日子一天天过去,大家都劝老胡该回城区了,以便多陪陪孩子。老胡有点犹豫,去城区从教好像并非他的追求。两年前,恰逢教育局下发乡村教师调往城区的考试通知,大家都一个劲儿地力推老胡,毕竟他都为乡村教育坚守二十余年了,孩子也马上面临中考,及时的陪伴和辅导十分重要。

老胡举棋不定,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报名程序进行到最后一步,他居然说:“我决定弃权,让其他有需要的老师去考吧。”大家疑惑不解,多难得的机会呀,多少人求之不得呢。老胡淡然一笑:“我年纪大了,不适应城区的快节奏。”其实这只是他的托词,他内心的那股倔强到底是为哪般呢?

谜底在党员述职时揭晓,他说:“前几天,我读到吕俐敏博士的《隐痛与突围:乡村教师该走向何方?》一文,她说,乡村教师的高频词就是‘坚守,他们坚守在教学点,坚守在寂寞的乡村,坚守独学无友的孤独,坚守每一个平平淡淡的日子。坚守也意味着不离不弃。面对日益复杂的教育现象和教育对象,我们能否坚持下来呢?吕博士的话发人深省。我生于王畈,长于王畈,如今正值壮年,虽然力量微薄,但回报家乡的初心不曾改变,坚守教育的初心也不曾改变,党员的使命职责更不曾改变,所以,留下来,何乐而不为呢?”

老胡,去留之间,您选择了留下。岁月无声,皱纹悄悄地爬上了您的额头,可校园有爱,有您的地方就有花开。其实,您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乡村教育战线中的一群人,大家都向阳生长,坚守初心,传播知识与文化,更传播大爱与责任。

责任编辑/曹小飞

猜你喜欢

老胡二楼一楼
这样生活挺好
这样生活挺好
爬山
最大的钻石
再补充几句
白钉子
西班牙人竟然把四楼叫作一楼
跟着锻炼
三生同听一楼钟
不近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