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的树
2021-09-10马国新
马国新
武汉市光谷实验中学校长,湖北省校长协会初中分会秘书长,湖北省第二批“荆楚教育名家”成员,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研究生兼职导师,国内“帮教育”的倡导者,著有《为何而教》《教育是帮的艺术》《帮教育:一位校长对教育的理解》等书。
在校园里,树是环境,也是文化,但还不止如此。每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可能有一些秘密不愿意对父母或老师说,有时候甚至还无法面对自己,但是他们可以向校园中的一棵棵树倾诉。在树的茁壮成长中,也许孩子們明白了自己同样需要努力。当一树一树的花开,女孩子们也明白了她们应有的模样和未来。
植物的生长是看得见的,孩子的成长也是看得见的。花草树木的生长需要阳光和雨露,生命的成长需要体验和生活,并且,生命的成长与大自然中的绿色总是交织在一起的。
记得我刚当教师时,在一所乡村学校当班主任,我曾带领同学们在校园里先后种下了上百棵水杉和白杨。十几年后,这些树已经是高大参天,却被学校给砍倒卖了。事后知道了,我很是惋惜,写下“校园里的树”一文以示怀念。文中我曾经写道:校园中的每一棵树,都隐藏着少年成长的记忆和秘密。在时光的春天里,树长学子长。大树参天的校园,必有无数的栋梁。
不知大家是否去过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如果去过,不要以为整个景区一直都是绿树成荫的。事实上,20年前,景区里的一些山坡是光秃秃的。我当时在厉山三中任教,学校曾经响应当地政府号召,每年春天都要带学生到山上义务植树,先后为景区种下了近300亩松树,成就了一片片松林。
2012年春,光谷实验中学也有过大规模的植树行动。如今校园主道和运动场四周的近两百棵高大的香樟树,都是我们那年从一所被拆迁的学校里移植过来的。当时,移植过来的还有一些铁树、蜡梅和紫荆。2013年春,校园里又增加了许多樱树和桂树。
进入2019年春,光谷实验中学开始倡导“走向生活的教育”和“看得见的教育”,并通过“一只陶罐”来实现这两个理念的落地。于是,一系列与绿色和种植相关的活动,连同生命的成长在校园里开展起来。
学生先是用陶罐和在陶罐中种植的各类植物布置教室、办公室和厕所等室内空间,后是举办“彩陶画展”,并以班级为单位搭建“植物小花园”。学校先后有了“擦亮一间教室”“天亮就出发”“校园园艺博览会”等系列活动,还有了“空中牧场”“生物种植园”“鸟语林”,以及“乌桕园”“栖园”“树下餐厅”等。于是,这个校园里有了更多的生命气象,也有了更多的诗意。
到了2020年3月,春分刚过,万物复苏,生命的成长也没有休止符。虽然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同学们只能居家,但学习和生活没有停止。学校启动了“每月一事”活动,主题为“耕读行动”,强调同学们居家学习时,还要关注春天种子的萌发和绿植的生长,并着手搭建“家庭小花园”,还要有图片、文字体会或观察日记等。我们相信,同学们在动手种植和观察植物生长的过程中,也会收获自我成长的种种体验和感悟。
作为教育工作者,大家应当会意识到,在推进“五育”并举的过程中,德育、智育、体育不能缺失,美育和劳动教育同样不能缺失,学校的“耕读行动”正是属于后者,而且是一种生活教育和生命教育。
责任编辑/曹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