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小格言 写作如泉涌
2021-09-10朱红英
朱红英
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习作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能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学生对作文有一种畏惧、厌烦的心理。所以,我在近30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中,坚持把培养学生创作小格言作为爱上作文的一个小切口,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维、多练笔,逐步消除学生对写作的畏惧感,让学生爱写作、好写作、乐写作。
前不久,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课文《真理诞生在一百个问号之后》,大家通过学习,结合生活中的所见所感,纷纷写出富有哲理的警句格言:“善于发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地追求,终会有所收获。”“我这人走得很慢,但我绝不后退……”细细品读,每一句都蕴含哲理,励志向上,催人奋进,我为学生能有这样的感悟和收获而感到自豪,也为他们多年来坚持的小格言创作好习惯而由衷地感到高兴。
学生的作文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有的作文简单粗糙,干巴巴的;有的作文言之无物,离题万里;有的作文空洞无物,废话连篇。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对生活细致地观察和深入地体验。
观察是创作的前提。为了捕捉写好小格言的源泉和灵感,学生要更加仔细观察生活,在观察中才能感知事物,认识事物,在头脑中再现事物的表象,抓住事物的特点,创作时才能写得具体生动,表达准确。记得有一年的护眼日,我们班组织召开一次如何保护眼睛的班会,第二天,黑板格言警句栏里就展示了周小冉同学创作的小格言:“眼睛可以近视,目光不能短浅。”我问她为什么会想到这句话?还蛮有哲理的!她告诉我,这就是昨天在爱护眼睛班会上得到的灵感,虽然自己的眼睛近视了,但目光不能短浅。
创作来源于生活。为了让每一句格言都准确传神,每一句都振奋人心,我还注重指导学生做有心人,学会发现生活,打开双眼背后的心灵。我常常提醒学生要从生活中汲取原始素材,提醒他们多留意身边的事情。每天早上一到校,学生就会相互交流,分享自己学习、生活中的所见所思、所感所悟,在交流中取长补短,获取更多的信息和素材。我还要求学生博览群书,从各种书籍中学会发现,遇到好的名言、佳句就摘录下来,积累创作素材。到现在,无论是诗歌、寓言、童话还是小说,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文学读物,还是科普读物,也无论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学生都有所接触,虽说各有深浅,但爱读书的氛围是越来越浓。
不可否认,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兴趣爱好各有差异,那么创作的小格言作品也会出现质量不一样、水平有高低的情况。这个时候,老师就应当重点研究如何为所有的同学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其从自己的角度感知世界,发展出对世界的理解,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最高境界。
积细流以成江河。久而久之,学生写作逐步达到可圈可点,同事和家长看了学生作文觉得耐读,点赞小作者们一个个像哲学家。我给予每篇文稿细心点评,加油鼓劲的效果非常好,翻开每个学生的作业,无论从格式字迹还是构思选材、谋篇布局,都能看出学生是在用心完成作文,绝对不是敷衍搪塞。指导学生写好作文,重在教师自己处处留心,从点滴做起,从小处入手,引导每位学生从涓涓细流开始,从“要我写”到“我要寫”,最终让学生的文思如泉涌。
责任编辑/周小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