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道街小学: “TOPS”课程打造全新的育人方式

2021-09-10尹慧红余蓓石玉立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1年8期
关键词:魔方微课素养

尹慧红 余蓓 石玉立

【编者按】课程是学校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教育内容的直接体现,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学校教育的生机与活力来源于课程的创新与创造;评价是指挥棒,影响着办学方向和模式的选择与教育行为的实施,科学的教育价值观、教育质量观和评价模式,对于落实五育并举、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十分突出重要的作用。武昌教育长期领秀群芳的一个突出原因,就在于营造了良好的鼓励创造、包容创新的氛围和生态,于是,各个学校在课程再造中、在评价创新中爆发出巨大潜力和无限可能。

武汉市武昌区三道街小学坐落于黄鹤楼下的长江之滨,学校学生中有近80%是农民工子弟,家长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学生行为习惯差、学习能力欠缺等问题比较突出。

针对现状,学校开始思考:面对未来社会,孩子们需要什么样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为了让“流动的花朵”也能平等享受优质的教育,学校进行了教育教学全方位改革,旨在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积淀学生的核心素养。

“TOPS”课程构架

学校根据课程目标、学科素养进行课程体系重构。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早已由知识型、技能型向复合型、创新型转变。2014年,学校基于未来人才标准,提出三道街小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人文素养(Humanistic Literacy)、思维素养(Thinking Literacy)、学习素养(Learning Literacy)、科学素养(Scientific Literacy)四大素养。它们之间既各有侧重,又相互紧密关联,形成一个整体。

学校将小学阶段的14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以及校本课程,统整为五大类课程,即:《品德与健康》《语言与阅读》《数学与思维》《科学与技术》《体育与艺术》。(见下图)

《品德与健康》课程涵盖国家课程《道德与法治》《综合实践》以及地方课程《生命与安全》《心理健康》四门学科;《语言与阅读》课程涵盖国家课程《语文》《英语》两门学科;《数学与思维》课程即国家课程《数学》学科;《科学与技术》课程涵盖国家课程《科学》《信息技术》、地方课程《科技制作》三门学科;《体育与艺术》课程涵盖国家课程《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劳动技术》四门学科。

学校根据四大核心素养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具有时代特色、适合本校学生发展的“TOPS”课程。“TOPS”由主题(Theme)、组织(Organize)、实践(Practice)、分享(Share)四个单词的首字母组成。主题即培养多元能力,构建学习主题;组织指运用所学知识,做好活动规划;实践包括探索科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分享指记录研究过程,分享活动收获。

“TOPS”课程的实施特色

(一)“TOPS”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第一阶段为“30+10”“20+20”教学方式的变革。“30+10”简单地说,就是按时间进行划分的课堂结构,改变教师“满堂灌”的教学现状。将小学40分钟课堂划分为30分钟的新课讲授,即教师输出时间;10分钟的知识巩固练习,即学生输出时间。实施一年半后,学校推行了“20+20”的教学方式。“20+20”就是20分钟新课讲授,20分钟知识巩固练习,更关注学生学习的效果,要求精讲多练。

第二阶段,学校运用了“魔方课堂”教学模式。“魔方课堂”是在教育云环境下,利用信息技术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对大容量知识的搜索、分析、整理、归纳、积累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自我反思、自我评价,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2014年,学校提出了云环境下的“魔方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魔方课堂”与魔方的对应点为:中心点是高效课堂,中心轴是信息技术,对应魔方的六个面分别是构建高效课堂的课堂目标问题化、课堂资源激活化、课堂学习自主化、课堂任务合作化、课堂思维图式化、课堂反馈可视化。六个面环绕中心轴扭动,围绕中心点转动,从而达到六因子和谐统一;信息技术为六个因子提供支撑,建构云环境下的“魔方课堂”,从而实现高效课堂。

第三阶段为“TOPS”课程推行阶段。在“TOPS”课程改革初期,学校进行了语文整合教学、数学翻转课堂、数学整合教学的研究。语文整合教學,以学习内容进行重构、统整以及有效地融合,构筑立体交叉的语文学习网络,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从宏观的角度关注语文学习的普遍联系和内在规律,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有效提高。

如今,学校进行了全学科、全学段推进“TOPS”课程改革。经过几年来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由研究教师的教到研究学生的学,思想上有了质的飞跃;学习方式变为主题式学习,倡导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学习活动更加多样,课堂多姿多彩;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浓厚,学习更加积极主动,学生的人文素养、学习素养、思维素养、科学素养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二)“TOPS”课程+思维品质的改善。2013年,在校长尹慧红的倡导和推动下,学校全学科、全学段开展思维导图教学。通过几年的实验和研究,挖掘其内涵、类型、作用、方式方法等因素,选择不同类型的图形在不同的学习情态下使用,从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打造高效课堂。

学校每个学生、每个学科、每节课上都在画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在每个学生的笔下生花。思维导图对学生而言,不仅节约了学习时间,对增强学生的创造力、记忆力、理解力都有很大的帮助,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对教师而言,它能帮助教师掌握正确有效的教学方法,更快更有效地传授课本知识,促进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建立系统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整合对学习课程有效的资源,使整个教学过程和流程设计更加系统化、科学有效。

(三)“TOPS”课程+信息技术的应用。学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积极致力于利用电化教育手段提高教学水平。

首先,基于未来教育,对师生学习环境进行了改造。10年时间,创客空间、智慧教室、微格室、航模室、西点制作教室等纷纷建起。以云环境、多功能、智能化、大空间为宗旨打造适合未来教育的学习环境。

其次,知识呈现方式也有了变革。2013年,全体教师进行云备课管理,它由电子教材、电子教案、碎片资源三部分构成。

学校开发了一系列、有体系的微课和慕课,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前置学习。学校建立了微课资源库:有语文微课296节,内含习字微课和书法微课两大类别;数学微课508节,内含教材例题和算法思维两大类别;英语微课312节,内含英语单词和英语故事两大类别;科学微课30节,内含宇宙、生物和实验三大类别;信息微课42节,内含办公套件和编程语言两大类别;体育微课60节,内含体育课间小游戏40节、技巧微课教学20节。慕课资源有珠心算30节、西点制作27节、口琴课10节等。

推行物联网智能设备的运用。比如,运用监测体质健康的智能手环。2017年,学校为一年级、四年级全体学生配备了智能手环监测学生体质健康,并在体质健康、安静心率、睡眠时间、视力状态等十个指标维度进行数据跟踪与分析,教师进行运动干预,体质健康报告进入学生成绩报告单。

在平时的教学中,通过在常态课中进行专注力伴随性数据采集,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行为、教学内容进行秒级的内容拆解,形成针对教学全过程的数据颗粒化管理。为了监测课堂关注力,学校运用智能头环,将传统以经验为基础的专注力评价体系转化为智能化数据管理体系,帮助教师清晰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特点。

(四)“TOPS”课程+素养与能力为主的评价改革。基于学校的学生核心素养、课程的核心、课型的划分,学校的课程评价方式进行了全面改革。评价注重知识的掌握,更强调知识的运用,以及综合能力的表现。每门学科中知识与能力考察点的比例大约為6:4,学校期待以这样的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家长和教师正确地评价孩子,打破“唯分数论”的传统评价方式。

十年课程改革,学校利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优化了传统课堂,构建了“TOPS”课程,让一所普通学校成为全国信息技术名校,收获了教育公平与效率并举的双效成果。学校每年接待近100场6000人次教育同仁到校参观学习,先进的课改理念辐射到全国各地。

教育必须适应未来科技与社会的变革,因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基于未来教育的“TOPS”课程改革,必将如春天的雨露滋润着“流动的花朵”,始终让孩子们享受最先进、最前沿的教育!

责任编辑/李慕绚

猜你喜欢

魔方微课素养
发明魔方的人
魔方廖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