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危机战略

2021-09-10中信出版社

企业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危机华为新冠

文/中信出版社

原以为新冠疫情只是一场可以速战速决的“遭遇战”,却没想到在全球蔓延,成为影响世界经济最大的那只黑天鹅,加剧了百年一遇之大变局的复杂程度。疫情有多长?衰退有多深?全球经济走向成谜。美国“脱钩”中国,网络将世界互联,“脱钩”与互联,谁将代表未来?全球集体“放水”,世界经济下探……逆全球化趋势下,中国开启内外双循环政策,经济安全岛权重逐渐上升。

新冠疫情开启不确定性未来,复式危机全面爆发,但危机与机遇并存。本书旨在对疫情后的世界和中国经济进行全面剖析,并预测中国经济2021的走势,带领读者走出后疫情时代迷局,把握机遇,开拓未来发展新局!

不确定时代,“万一”总是会在不经意间蹦出来“打你一个措手不及”,甚至会把企业逼至山穷水尽之地。按图索骥恐将行差踏错,“因企而异更上一层楼”代表着转型变型趋势的到来。对那些充满创新活力、善“变”的企业而言,危机从来都是机会。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在这样一个常规不断被突破的不确定性时代,不管预测得多好,“万一”总是会在不经意间蹦出来“打你一个措手不及”。仔细梳理,就会发现企业遭遇的一系列“万一”至少可归纳为以下10种:

就外部环境看:

第一,自然界突发性的自然灾害。美国百年老店太平洋煤气电力公司日防夜防,也万万不会想到自己竟会因为2018年加州的一场世纪山火申请破产保护,它面临高达300亿美元的巨额赔款,远超公司目前的资产规模。全球气候大变样,极端气候的强度或频率屡创新高,百年一遇的暴雨洪灾、强风引发的世纪大火、频繁的地震和雪灾等,必然会引起更多企业非正常生命周期破产。

第二,全球性瘟疫致使全球产业链断裂。此次新冠病毒全球蔓延,多国封国、封城、停飞、断运、停产,全球产业链上下游彼此脱钩,严重冲击了企业运营。可问题是,地球变暖正打开病毒的潘多拉魔盒,永久冻土层解冻,更多的古老病毒将被唤醒,由瘟疫引爆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势必加剧企业经营风险。

第三,政治安全摩擦剧增。2019年中国100大跨国公司海外资产总额为95134亿元、海外营业收入为63475亿元,每年对外承包工程项目总额就有一两千亿美元。加之每年大量的进口贸易,国际政治上任何一点风吹草动(军事战、贸易战等),对毫无准备的企业来说都可能是致命的。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由于芯片断供,中兴一夜之间彻底陷入瘫痪即为明证。

第四,国家的政策规则变动。尤其是在中国,企业向来是跟着政策走,可在这样一个新经济、新科技迸发的时代,政策又总是惯于“从大放到大收”,先放手让你冲,一看形势不对立马“一刀切”,完全没有风险预警的中小创新型企业很容易就被滞后性的政策规则“拍死在黎明前”。

就内部因素看:

第一,财务资金链断裂。我们常说“仓里有粮心中不慌”,可很多企业并不关注现金流,要么赚钱了各个股东就大把地分钱,要么过度负债经营、盲目扩张。危机一来,市场没了,资金没了,银行也要快速还贷,企业就垮了。

第二,人事行政风险。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企业复工难,招聘更难,企业无人公司如何运转?

第三,顶层管理威胁。很多企业将企业主奉为“全能神”,结果领头雁倒了,整个公司也就垮了。持股41.1%、拥有金立绝对控制权的金立创始人就因赌博导致公司破产。反观阿里巴巴,早就从依靠个人特质变成依靠组织机制,以马云为首的34位合伙人虽然仅持有阿里13%的股份,但公司章程规定,他们有权任命董事会的大多数成员,如此一来,既不会因马云离任而影响阿里整体运转,也不会让资本夺走公司控制权。

第四,行业突飞黑天鹅。以往企业总是将最大的竞争威胁锁定在行业内,殊不知企业直接竞争对手很可能来自根本想不到的跨界打击!或许一项看似不相关的新技术,就能颠覆整个行业。

第五,系统性连锁危机。恰如当初以三鹿奶粉为导火索,消费者对整个国产奶粉行业产生质疑,几乎所有的中国奶粉企业都被牵连,万一出现类似情况,其他企业又当如何自保?

第六,危机公关。特别是在社交媒体时代,大到数据泄露、产品缺陷、行业负面新闻,小到客户投诉、用户评论等,都可能转化成汹涌的公关危机。

不难看出,如果企业只有“一万”没有“万一”,一旦“万一”发生,就极有可能将企业逼至山穷水尽之地。此次新冠疫情就给很多企业敲了一记警钟,尤其是那些试图依靠春节这个“旺季”及年后消费高峰赚钱的企业。突发事件一来,弊端立显,房租、员工工资、、资金等问题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草,原来被太平盛世所掩盖的虚假繁荣一下子爆仓了。然而,正如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言:“在动荡的时代,动荡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延续过去的逻辑。”现实情况恰恰是当下很多企业都只适应常态化机制,仍然沿用过去的逻辑做事,坐等回归正常,坐等“报复性消费”到来,既没有变革,也没有应急处置方案。问题是,目前整个世界都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变得越来越随机而不连续,小概率、不确定事件趋于常态化。对于此次疫情中破产倒闭的企业而言,疫情不过是导火索,引发了企业基础疾病的爆发而已。事实上,除了华为、腾讯等大企业已经认识到企业进入“无人区”,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也许经历此次疫情,才能真正认识到大变局时代的来临。百度搜索大数据和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联合调研结果显示,在各种弥补企业经营损失的方式中,有35.12%的中小企业主选择了“远程或尽量使用线上办公”;疫情也倒逼了很多中小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主动谋求变革。换言之,中小企业通过这次颠覆来实现企业变局,反而是最好的转型机会,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很显然,“没有危机才是最大的危机”,那么,未来企业以“一万”应“万一”,又将具备什么样的特征呢?也许用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所提的“水坝式经营”来概括最合适不过了。

具体来说,首当其冲的当然是把永续经营和“活命哲学”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储备充足的现金流。日本企业经常面临地震、海啸、台风、能源危机、资源短缺等危机,有很高的风险管理意识,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日本企业喜欢以存钱的方式守住经营的安全底线。稻和盛夫曾说,“即使京瓷7年不赚1分钱,企业也照样可以活下去”,因为京瓷有7000亿日元左右的现金储备。徐静波先生在喜马拉雅的《静说日本》里讲,日本企业内部留存现金几乎和日本每年的GDP一样多。同样的,2019年8月,在根本不缺钱的情况下,华为第一次面向国内发行了300亿元的企业债,以4%左右的利息借了“大笔粮食”,就是为“华为的冬天”提前做准备。

再者,做好备份和对冲,保持一定的冗余度,懂得变通。除了众所周知的华为“备胎计划”,当数码相机浪潮来临,人们不再青睐胶卷时,柯达破产了,富士胶片却为何能涅槃?因为它充分利用胶卷的药膜技术,研发新药和化妆品;利用图像技术,开发出新型的医疗诊断系统“REiLI”。不难预见,富士胶片未来引领世界的绝对不只是那一套医疗诊断系统,还有iPS细胞生产设备,因为富士胶片已经是世界iPS细胞生产设备的最大专利拥有者,而未来数年内,iPS细胞治疗将会结束临床试验进入临床治疗,世界医疗将进入器官再生治疗阶段。

第三,不可替代的底气。控制风险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可替代性,在美国打压华为最厉害的时候,《日本经济新闻》请了一家专业公司对华为的最新手机进行解剖,结果发现,在华为手机1361个零部件中,美国制造的零部件只有15种,占比0.9%;中国制造的零部件80种,占比4.9%,而日本制造的零部件数量达869种,占比为53.2%。“中美神仙打架”,日本反而凭借高端制造优势成了最大赢家。第四,把危机意识融入企业文化中。比尔·盖茨说“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任正非认为“华为总会有冬天,准备好棉衣比不准备好”等。包括汇丰银行在内的欧美企业及阿里巴巴集团,都在内部专门设了一个首席风险官。以此观之,这个时代最大的特征就是不确定,居安思危才能有备无患,临阵才能从容不迫。BR

猜你喜欢

危机华为新冠
新冠疫苗怎么打?
现在的余华为谁写作?
赛力斯华为智选SF5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聚焦新冠肺炎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华为
“危机”中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