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 德育为先
2021-09-10燕文军
摘 要:新时代对学生全面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所以体育教师不但要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有更深层次的关注,而且要注重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改进体育教学方式的同时,逐步实现德育的有效渗透。
关键词:全面发展;德育教育;初中体育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03-0095-02
引 言
体育教学应随着中学生生活环境的改变而改变,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全面发展的需求,跳脱原有的框架,将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问题列为重点关注问题,使学生通过体育教学实现身心全方位健康发展。
一、德育渗透对初中体育教学的意义
体育课对于当代中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却往往容易被轻视甚至忽略。体育教学强调“百年大计,德育为先”,是因为无论从社会历史发展还是从展望未来趋势来看待学生教育与发展问题,教育者都必须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地进行知识和方法的传授[1]。当今社会有更多的渠道可以接收信息和学习,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提升,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体育教学的德育渗透改革势在必行,教师也应转换角色,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品德建设的精神导师,充分发挥对学生精神境界升华和思想品德建设的引导作用。
二、实现初中体育教学德育渗透的对策
(一)丰富体育教学形式,培养德育教学理念
当前,体育教学在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最大阻碍是教师缺乏对体育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在课业繁重的初中阶段,教师和学生都易出现对体育课程缺乏重视的情况,认为体育教学应放在主修文化课程之后,常常出现教师占用体育课,或者学生对体育课漫不经心、偷懒或逃课的状况。要想推进体育课程改革,首先就要提高教师和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教师应通过丰富的体育教学形式,挖掘新型体育教学方法来充实体育课堂内容,如运用多媒体设备或引入游戏,使学生在有限的体育课程时间内获得丰富的体育知识和健康知识,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意识,以及对身体素质提高必要性的了解。同时,教师应注重学生精神层面的提升和体育素质的培养,突破固有、僵化的体育教学模式,把体育教学发展与现代社會发展趋势相匹配,重视德育对于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用丰富的教学形式促进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渗透[2]。
(二)创设恰当的体育教学情境,提升学生参与度和兴趣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更愿意将时间花费在文化课的学习上。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升学生对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兴趣,以及对于课程教学的参与度,成为体育教师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体育课程的一大特点就是课程氛围轻松愉悦和高度的生活化。因此,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将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引入体育课程教学,让学生在课程学习时产生浓烈的熟悉感,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3]。然后,教师可以趁机对学生进行道德品德教育,将良好的思想品质与体育课程内容相结合,实现德育在体育教学中“润物细无声”般的渗透。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教材中“科学锻炼的基本原则”这一章节时,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了解科学锻炼的基本原则,形成对科学锻炼的基本认识。在课堂教学中,为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同学们认为如何才能实现科学锻炼呢?同学们是否能够为自己制订一个科学的锻炼计划呢?”这个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提升学生对科学锻炼的兴趣。通过为自己制订科学锻炼计划,学生积极投身于科学锻炼基本原则的概念学习,通过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对自己制订的计划进行细节完善,然后轮流向教师和同学分享和展示自己的锻炼计划。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维持秩序,并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提供及时的引导和帮助。对于学生制订的科学锻炼计划,教师要进行肯定或提出适当的修改意见。这样的教学令每位学生都产生了为自己制订科学锻炼计划的兴趣,大大提高了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且,学生不仅对科学锻炼的基本原则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还通过与同学的交流讨论和教师的建议,制订了科学的锻炼计划。
(三)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结合实际调整教学进度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关键,但如果课堂教学只依靠教师来把控节奏,往往无法达成教学目的。与其他文化课程相比,体育教师无法通过课堂作业和课后习题等诸多练习来知晓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掌握情况。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及时就体育课程学习情况进行交流与沟通,从而使教师能够及时归纳和整理学生对体育课程教学的意见和建议,观察德育渗透在体育教学中的实际效果,同时思考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对体育课程教学进度进行适当的调整,真正将体育课程的德育渗透落到实处[4]。
比如,在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教材中“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与休息”这一章节的教授过程中,教师根据“自觉养成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在运动后积极休息的良好习惯”这一体育课程教学主题,让学生展开自主讨论。教师将学生分为六个小组,鼓励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运动负荷与休息”的讨论,阐述自己对其合理安排的想法。学生基于教师对运动负荷与休息的概念讲解,都能对其进行合理的安排。但是在提问环节中,教师发现,许多学生对运动负荷的概念与范围界定没有非常清晰的认识,只是将教师课上所说的例子消化理解,并没有从运动负荷这一概念上进行宏观理解。教师通过答疑环节了解了学生的这一学习问题,及时对运动负荷这一概念进行了重新解读,同时调整了教学进度,避免由于学生存在疑问而影响后面的体育教学。教师也受到启发,知道了在今后进行概念解读时要从概念的宏观模块出发进行系统讲解。
结 语
德育渗透的落实是当今体育课堂教学必须重视的问题,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中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并举发展。因此,教师应思考如何将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与体育教学结合起来,寻找在体育教学中有利于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使学生在拥有强健体魄的同时,形成道德素养,实现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郑志伟.浅析“幸福课堂”下初中体育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J].名师在线,2016(04):67-68.
范雪彩.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与实践[A].四川省科教创客研究会、四川科幻世界杂志社有限公司.2020科教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三辑)[C].成都:四川省科教创客研究会,2020:118-119.
刘子豪.试论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425.
罗洪建.中学体育课程中如何有效实施德育管理[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重庆: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393-395.
作者简介:燕文军(1981.7-),男,甘肃甘谷人,中小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