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形式下四川评书如何寻找新出路

2021-09-10方媛媛邵诗颖潘敬冯晓新

文学天地 2021年1期
关键词:短视频自媒体传承

方媛媛 邵诗颖 潘敬 冯晓新

摘要:四川评书作为中国优秀的口头文化之一,曾风靡一时,尤其是以李伯清“散打”评书为主要形式。可随着时代更迭,集图形、声音、画像等多种表现手段于一体的短视频受到大众喜爱而评书这一传统文化形式渐渐没落,甚至无人问津。本文通过分析四川评书现状及短视频优势,探索四川评书与短视频二者相结合的现实意义,从而提高四川评书对外传播影响力,助推四川评书发展,实现用四川方言讲好百姓故事。

关键词:四川评书;传承:短视频;自媒体

一、现代大众媒体—短视频的特点

随着科技时代的来临,短平快的短视频受到大众青睐,从而有许多人放弃原本工作投身自媒体运营,各大自媒体平台也在重金投入不断抢占市场。这一唱一和中可见短视频“热”是当下时代必然的产物。其具备的如下特点也为弘扬四川评书提供有力条件。

(1)市场广阔。2020年中国短视频用户高达7.92亿,成为互联网第三大流量入口。(1)

(2)娱乐性强。短视频内容五花八门,热点、话题感十足,且题材多样,灵动有趣。

(3)共享性强。符合许多用户碎片化了解信息的习惯,传播只需点一点。

(4)制作门槛低。只要靠一部手机,人人都可以拍摄、制作、上传。

然而,在大家可以是网红的背后,同质化视频、低质量视频层出不穷。现在打开手机短视频,大量涌现的是美食、美妆、带货、土味等视频,大大缺乏反映时代现状、反映社会性事件的时事点评、贴合生活情趣化的类型。这便为短视频+四川评书提供了契机。

二、四川评书的现状

传统评书低迷早已是不争的事实,自李伯清散打评书出现后,让四川评书的发展出现了转机。但随着李伯清本人年事已高,虽收有众多徒弟,但仍旧无法掀起四川评书这一传统文化的传播热潮。

(1)评书发展少不了说书场地,如今却少有固定场所。一方醒木,一张桌,一个场地构成评书的说书空间,能让人们在一方天地间清闲地听着说书人嘴里的故事。可如今有几人能闲下来、沉下来听一场评书呢?场下观众寥寥无几。

(2)说评书经济收入低,勉强维持生计,这也让传承评书的人转行专业(2)。这便也是陷入了一种恶性怪圈。观众少从而使说书人经济收入低,使其被迫转行,导致传承者少,于是听说的观众就更少,然后收入更低……隨后的便是传统文化的落寞。

(3)四川评书是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提高的一门技艺,需要大量文化知识的沉淀和技艺的磨练,但如今,少有年轻人能耐得住寂寞且遭得住付出多挣得少的打击,所以传承人便出现断层。

虽然目前面临挑战,但是近年来,国家政策正向非物质文化遗产倾斜,十九大精神报告也指出坚决弘扬传统文化,“抢救与保护”的哨声也越来越响亮,在诸多挑战的背后也为四川评书带来了新的机遇。

三、探索新出路

(一)内容新

在短视频发展繁茂阶段,短视频逐渐走向了内容同质化的怪圈。短视频不仅是内容的载体,更是彰显个性,满足不同需求的方式。日后,个性化和差异性注定是一个发展趋势。(3)纵观如今各大平台,火爆的短视频可分为几类:一是主打草根文化,烘托感情氛围;二是主打美食、美妆、旅行攻略;三是主打剧情讲解等。内容角度新颖是短视频成功要素之一。四川评书能够在其中脱引而出,开辟一条个性化的新道路,可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以“散打”评书为例,其内容贴近生活,形散而神不散,观点明确,质朴的言语中也不乏诙谐幽默,在适度夸张表现和大开大阖的形式中增强了画面吸引力。(4)此外,评书的创作来源均来源于生活,更能与观众产生共鸣,犀利评论后,笑了过后能引发观众思考。

(2)形式新

以往的四川评书都是在线下,与观众面对面接触。为符合现代潮流发展趋势,将线下搬至线上未尝不是一种寻找新出路的办法。疫情当下,已有众多艺术展览、戏剧表演转至线上进行。但对这类形式即内容的艺术形式,形势倒逼其传播方式的革新。2021年初,由爱奇艺出品的《戏剧新生活》让冷门的戏剧拉进大众视野(5)。这是将线下话剧与线上综艺结合的成功典例。这也为“短视频+评书”提供借鉴,四川评书也可以如此,将短视频打造为三种系列:一是纪录片系列,将四川评书与口述史研究相结合的形式,利用四川评书传承人的经历去讲解传统技艺背后丰富有趣的故事。二是“散打”系列,结合时下热点话题,精选能触发听众内心情感的叙事素材,让观众构建“笑而后则思”的生活哲学。三是vlog系列,利用镜头背后的素材,将平日拍摄小碎片重新筛选整合,趣味化剪辑,打破传统评书标签,让评书活跃、年轻。

将短小精悍的评书片段放上各大平台,相比于传统评书方式也有不少的优势。

2.1成本低。相对于线下形式,线上的播放能少去场地租赁费用、场地管理费用、余外的宣传费用、差旅费等,更是减少了繁重的人工体力劳动,不用东奔西走。此外,也不用花费巨大财力去专门开发一款app,就利用现有的短视频平台,充分利用其成熟的app功能,潜在的亿万用户。

2.2传播广。充分利用短视频的共享性,增加与观众的互动性,访问人数增多随后发展便会是一个质的飞跃,线下艺术也能体会到“流量变现”的红利。依托网络平台,发挥平台自身的优越性,将四川评书传播到各个领域。

(3)受众新

一提到四川评书,其观众多数定格在20世纪,因“散打评书”的地域性极强,有四川话这一鲜明特征,加之形式为线下,更是圈住了其发展走向。若依靠拥有广大客户群体的短视频平台,这不仅会重拾中老年市场,受众群体也会打破地域和年龄限制。

四、结论

视频作为视听享受的集大成者,具有极大的传播性和感染力,我们要紧紧抓住短视频这一发展机遇,打造弘扬四川评书的高速路,在内容上突破创新,在形式上多种多样,增进与观众的情感,突破观众年龄的局限,为进一步筑牢传统文化根基助力。

参考文献:

[1]夏丹.短视频助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尝试与探索[J].传媒,2021(02):46-48.

[2]池洪涛.四川省非遗项目南部评书的传承与保护探析——以传承人口述史为视角[J].新西部,2018(26):37-38.

[3]冯艳.短视频火爆现象成因及存在问题的思考[J].电影评介,2020(13):95-99.

[4]刘长宇.论李伯清“散打”评书的独特魅力——以本土表征与艺术承变为视角[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31(11):141-144.

[5]洪天贻. 《戏剧新生活》:在综艺中与戏剧相遇[N]. 文艺报,2021-02-22(008).

项目信息: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嘴巴上的四川评书(编号:2020Y0017)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四川绵阳 621000)

猜你喜欢

短视频自媒体传承
符号学视角分析恶搞短视频
移动社交时代短视频的传播及营销模式探析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自媒体时代慕课对民办院校高等化学教学的意义与影响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用户自制短视频的受众研究
自媒体时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
“全民记者团”:济南电视台与“百姓记者”的“握手”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