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化学教师课程领导力现状和提升策略

2021-09-10王飞吴星王艳芳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提升策略现状

王飞  吴星  王艳芳

摘 要:目前,部分教师对课程内容的把控还停留在浅层阶段,达不到全面控制教学进度和内容的程度。本文阐释了加强中学化学教师课程领导力建设的办法,进而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并在终身学习理念的影响下,建立常态化的学习机制。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师;课程领导力;现状;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03-0012-05

引 言

现阶段,我国已全面开展教改工作,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能力,而教师作为新型教育理念的践行者和实验者,需要充分认识到教改的基本内容,并改善自身的教学行为。中学是学生发展的关键阶段,教师应在确保知识理论实时更新的基础上,提升对核心素养的认知程度,从而加快课程领导力等有关课题的研究进程,充分体现在实施化学课程教学中的作用[1]。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材料与对象

1.研究材料

(1)设计调查问卷

问卷调查应基于原始的调查数据,在充分研究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划分出课程领导力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区域,明确具体的调查手段,从而完善调查问卷内容[2]。研究者还要保证数据容量和样本精确度,从而提升问卷调查的科学性和可参考程度。表1为笔者设计的中学化学教师课程领导力现状及影响因素探查的指标体系。

(2)设计访谈提纲

调查问卷为访谈提纲提供原始数据,通过对数据内容的合理编制和分析得出可行性结果,从而为数据补充实际意义,引导教师关注具体数据指向的问题,提升中学化学教师对教师课程领导力的认识,更好地探查课程影响力提升的办法,进而逐步形成完善的影响力需求体系,构建符合教学主体特征的管理办法,使教师不断优化教学[3]。

2.研究对象

问卷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本次调查对象为2017年江苏省中学化学骨干教师培训班的教师,数据涵盖范围较广,基本包含江苏省各大初高中学校,基本达到数据全面覆盖的要求,提升了结果的准确性。

访谈对象选取了不同学历、不同学段、不同教龄、不同级别的八位化学教师。

(二)研究过程与方法

问卷调查在2017年江苏省中学化学骨干教师培训班进行,要求教师在40分钟内独立完成《中学化学教师课程领导力调查问卷》,共计发放问卷155份,其中回收并筛选有效问卷145份,问卷回收率93.55%。调查问卷的结果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

对初中、高中化学教师的访谈是分散进行的,采用了QQ、微信、电话、面对面交流等多种形式,根据访谈记录或录音整理得到访谈结果。

二、研究结果

(一)中学化学教师课程领导力的调查问卷结构分析

1.α一致性信度检验

表3顯示了《中学化学教师课程领导力调查问卷》的α一致性信度,结合数据分析的具体结果,充分体现了问卷调查的可行性,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

2.相关性分析

笔者对中学化学教师课程领导力调查问卷的各维度进行了相关性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的结果可以看出,提升中学化学教师课程领导力的思路集中在五个维度上,每个维度均可作用于课程领导力,并产生一定的效能。因而,此问卷的效度满足调查标准,应当予以采用。

由表4还可以得出以下几方面的结论:(1)对教师课程领导力影响最大的是教师的课程设计力、课程实施力;(2)影响教师课程实施力的是教师的课程设计力、课程整合力;(3)影响教师课程设计力的是教师的课程理解力。

(二)中学化学教师课程领导力的现状

图1给出了被调查的中学化学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得分分布图,得分分布图服从正态分布。表5给出了被调查的中学化学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各维度得分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从统计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目前,中学化学教师课程领导力整体水平停留在中级阶段。化学是初中阶段的主要科目,中学化学教师具备一定的领导公信力,但其自身能力仍有可进步的空间,需要继续完善。(2)教师课程领导力五个维度排序为:课程评价力>课程实施力>课程设计力>课程整合力>课程理解力。这说明化学教师能够较好地进行课程评价反思,但是课程理解力、课程整合力等能力还比较欠缺。

通过上述内容分析可知,中学化学教师课程理解力的分值不高,产生此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在制定课程目标时,主要聚焦“知识与技能”目标;(2)教师对于教改内容和核心素养渗透的相关要求认识不足。

中学化学教师课程整合力的得分率处于中等水平,说明教师整合课程资源的能力弱,其可能的原因是:(1)课程内容整合程度不高:STMEA内容和理念是教师统筹多方面知识的指导思想,教师对其领悟程度不高;(2)自身素养与实际要求不匹配:教师对化学学科知识缺少统一层面的认知;(3)中学阶段课程量大,教师可利用时间少。

中学化学教师课程设计力的得分率明显受限,产生此种情况的具体原因是:教师作为选择课程平台的主体,其对于先进的教学平台了解不足,不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具和在线资源,课程开发能力较弱[4]。

中学化学教师课程评价力可提升的空间较大,首先,教师应加强对评价方式的改进工作,优化现行评价方式,发展不同层面的评价标准,确定合乎学生发展的评价标准[5]。其次,重视提升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能力,加强对课程教学的把控。

(三)中学化学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差异性研究

中学化学教师的课程领导力之间有着一定的差别,自身因素是管控行为的主要介质,研究本体因素十分必要。因而,下文将重点联系不同教龄、性别和职称对行为的影响效果,并结合具体的数据,完善课程领导力的探究活动,为研究成果注入真实要素。

1.中学化学教师课程领导力的教龄差异

表6展现了中学化学教师教龄对其课程领导力的影响。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学化学教师的课程领导力整体存在“教龄”维度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

表6  中学化学教师课程领导力各维度教龄差异性分析

维度 教龄 均值 标准差 Sig F

课程理解力 1~5年 21.4000 4.39318 .008 4.072

5~10年 18.5909 2.80576

10~20年 20.6415 3.61265

20年以上 22.8333 31188

课程设计力 1~5年 18.6000 1.67332 .223 1.480

5~10年 18.0000 3.98808

10~20年 178491- 3.93469

20年以上 20.3333 4.14144

课程整合力 1~5年 12.6000 4.33590 .021 3.364

5~10年 13.4545 3.92461

10~20年 13.4906 3.61806

20年以上 16.9167 3.39675

课程实施力 1~5年 17.4000 6.18870 0.116 2.006

5~10年 18.5000 3.91274

10~20年 18.4623 4.12004

20年以上 21.3333 2.10339

课程评价力 1~5年 62000 4.43847 .197 1.578

5~10年 17.3636 3.78651

10~20年 18.1887 3.07715

20年以上 19.4167 3.84846

課程领导力 1~5年 86.2000 15.97498 0.030 3.073

5~10年 85.9091 14.55338

10~20年 88.6321 14.46528

20年以上 100.8333 14.23S16

从表6中还可以看出,化学教师的教龄和领导力基本成正相关的规律。因此,教师应注重增加实际教学经验,从教学中总结提升课程领导力的方法,充分发挥教学经验对课程领导力提升的作用。但在研究中还发现,1~5年教龄的中学化学教师在课程理解力和课程设计力两个维度的能力水平并非遵从与课程领导力相同的规律,其相关水平不随教龄的提升而提升。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1)刚进入校园工作的教师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对于新兴的教学模式和资源认识更为清晰,对于课程内容有自己的理解,容易产生特色的教学行为;(2)新教师一般被安排在低年级教学,一般无须考量升学方面的问题,因而有更为广阔的空间来深度研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路。

2.中学化学教师课程领导力的性别差异

研究发现,中学化学教师的课程领导力在不同方面均体现出性别上的差异。女教师能够充分认识学生的基本情况,重视学生能力和素养的提升;男教师更注重课程的实施和整合,关注课程本身,重视学生知识理论水平的提升。

3.中学化学教师课程领导力的职称差异

研究表明,总体上说,中学化学教师的职称对于课程领导力的影响较为明显,基本呈现正相关的态势。这说明实践教学经验是保证课程领导力提升的先决条件,教师应当予以充分重视。

(四)中学化学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笔者探查、分析了中学化学教师课程领导力影响因素。具体来说:

(1)教师层面:中学化学教师课程理解力和课程意识薄弱。部分教师认为在教学中只需将理论知识教授给学生即可,没能认识到自身行为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没有对课程领导力进行深度解读[6]。

(2)学校层面:学校教学制度影响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发挥。学校的教学制度不完善会限制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发展。学校如果缺乏系统性的培训制度,将无法帮助教师学习新知识和技能,同样会限制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发展。

(五)中学化学教师课程领导力提升的愿景

中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已经明确了自身课程领导力水平的重要性,充分体会到提升领导力水平能够发挥的巨大作用。因而,研究中学化学教师课程领导力的提升方案符合教师的意愿,体现出《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对于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由此可见,教师课程领导力提升应当提上日程。

三、提升措施

(一)增强化学教师的课程意识

意识是行为的先驱力量,教师将意识转化为行动的效果直接影响其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师要充分研讨《课程标准》,针对学生的基本特点,优化课程教学方案,动态监测课程的实施效果。教师的意识水平和理解课程的深度,将由学生的反馈和课堂基本形态所体现[7]。由此可见,增强课程意识是提升课程领导力的先决条件。

1.增加育人产出

教师的课程意识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教学的具体行为,因而教师要重点考量学生学习的价值,即自身能够为育人产出的内容,强化教学目的,提升对教学目的的认识。

2.重视课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始终是教育的主体,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因此,教师要积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并辅助使用积极设疑的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导向,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引导学生领悟化学知识对于提升生活质量的作用[8]。

3.对接实际生活

为课程创生是教师当前的教学重点,以发现的目光细致剖析周围的化学现象,引导学生跳出理论的圈子,放眼社会发展,结合自身对化学理论知识的感悟,发挥现实材料的积极作用,从而实现将教材内容和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目标[9]。

4.在反思中成长

反思过程也是教学方案和模式优化的过程,其需要教师针对课堂教学内容,分析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全面提升学生能力作为反思的方向,完善后续的教学计划。反思意识的提升直接影响课程意识的增强,能够促进课程领导力的提升。

(二)加深课程理解

1.深入理解化学课程目标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了解理论知识,通过适当的练习和引入多种生活材料,充分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素养,将学生置于动态发展、螺旋上升的学习环境中[10]。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化学知识,充分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形成吃苦耐劳的品格,提升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对接核心素养渗透的内容,引导学生领悟化学学习的奥义。

2.深入理解化学体系构建

化学体系的构建充分体现出教师对学科内在逻辑的理解程度。化学学习不仅要学会事实性知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概念和理论,充分把握化学潜藏的认识论内容。教师应定位学科价值,积极研究化学体系的构建办法。化学体系的构建程度由教师在课程中践行的效果决定。

3.深入理解化学教学方法的应用

《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要满足知行合一的要求,教师要能够准确把握不同的教学方法所适用的范围,并将其合理应用于实际教学中,这也体现出教师对化学学科教学的理解程度。每种化学教学方法均指向不同的化学学科特征,教师在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时要注重方法的作用和使用条件,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求。

(三)让反思成为化学教师的习惯

国际教育界公认教学反思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反思成为教师的习惯是促使课程领导力提升的关键。教学反思的过程如图2所示,通过分析图2可知,反思要朝着不断优化的方向迈进的,结合教学实践内容,发展教师的专业水平。

图2  教学反思过程

1.让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教学反思的终极目标

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必备能力,教师要改变过去的教学方式,以核心素养渗透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出发点,研究其可渗透的位置,充分对接学生的基本素养,将课程知识教学上升到能力培养的层面。

2.让教学反思贯穿课程实施全过程

全过程反思指的是在制订化学教学计划、实施课程教学方案,以及完成课程评价的整体过程中均要加入反思的内容,结合不同教学阶段的特点和可加以反思的方向,充分扩展自身在设计教学方案和计划方面的能力,并提升执行力,保证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3.让教学反思在不断学习实践中提升效果

结合《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教师要认真履行其中关于教学反思方面的内容,积极探索和实践混合式学习课程,与其他教师共同研讨化学教学可提升的内容,提升自身讲课能力。

结  语

中学化学教师课程领导力的提升和发展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教师切不可急于求成,要充分考量多种限定性因素,认识到初高中教师应当重视的维度,以理性和感性双重认知共同运行的方式解决学生各方面的问题。《课程标准》已经为教师提升自身素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教师要深度研究环境和政策对完善教学计划和内容的作用,并逐步贴近教改的目标,在教学中找寻契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方法,从而落实国家政策,多维度、多层面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朱煜.论历史教学反思能力及其培养[J].课程·教材·教法,2004(08):53-58.

吴胜霞.中学教师课程意识培植的困境与对策:以《发达的古代农业》一课为例[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6.

王聪.论教师的课程创生[J].辽宁教育,2018(11):14-16.

曹开奉.高考化学试题难度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及应用[D].江苏:苏州大学,2018.

王军翔.以“思维发展”为核心构建中学化学教学的“理”与“实”[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11):1-6.

朱鹏飞,徐惠.《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J].中小学教師培训,2018(12):72-74.

Zeichner,K.M,&Liston,D.P.Reflective Teaching:Antroduction [M].Mahwah: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6:60.

覃艳姣.教师应成为反思性实践者:基于《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反思与行动关系[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6):93-94.

丁薇薇.提升课程领导力  引领学校优质发展[J].求知导刊,2020(50):95-96.

胡佳怡.小学教师课程领导力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基础教育参考,2020(08):3-5.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整合自媒体教育资源提升化学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B-b/2015/02/272)的研究成果(重点自筹课题)。

作者简介:王飞(1972.1-),男,江苏扬州人,中学高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江苏省高中化学命题组核心成员。

吴星(1957.10-),男,江苏泰州人,现任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王艳芳(1993.2-),女,安徽亳州人,研究生学历。

猜你喜欢

提升策略现状
计算机软件技术特征及其提高其可靠性的合理化建议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