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与式教学方式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探讨

2021-09-10王岚

格言 2021年2期
关键词: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历史

王岚

历史学科是初中阶段重要的基础学科,学生学好历史不仅能丰富他们的知识,还能提升他们的思想层次,从而让学生在领略历史文化过程中提高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情怀。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初中历史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要求教师要能够立足教学的现状,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选择适合现代初中生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历史素养的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让学生参与课堂,给予他们充分的想象力,愉悦课堂氛围,进而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欲望,有效改善教学现状,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一、参与式教学在初中课堂的现状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各种新颖的教学方法被提出,其中参与式教学尤为受到推崇,教师也逐渐认识到参与式教学的重要性,开始将参与式教学应用到初中历史课堂中。但是初次利用这种方法难免会有不足,以下介绍常见的误区:

1.过于注重活动形式。初次将参与式教学方式应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许多教师会过于重视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忽略了学生个体之间在学习能力、性格的差异,这就难免导致教师在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时,将不同难度的问题随机抛给学生,导致有的学生回答不上来,效果适得其反。

2.实施力度过大。参与式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实施力度过大会导致整个课堂过于形式化。由于部分教师曲解了参与式教学的意思,认为在实际展开过程中就是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学习,并没有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历史作为知识点较多的学科,需要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划分重难点,一旦过多的撒手课堂,可能会让学生失去适时的指导,导致整个课堂学习没有什么收获,反而让学生轻视这门学科。

二、参与式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应用的措施

1.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提高学习兴趣。良好的教学氛围,是保证热爱学习的前提,也是师生能够进行友好交流的基础。初中历史是知识点比较多的一门学科,只凭教师口述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教师要想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充分利用好参与式教学这一方法,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课堂的主体地位,用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进行交流,还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掌握学生在学习能力和性格方面的不同,为学习营造愉悦的氛围,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

教师可以按照成绩或性格特点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并进行历史人物的扮演教学。例如,在讲授“春秋战国的纷争”时,可以将“烽火戏诸侯”这一典故作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也为学生普及课外知识,增加知识储备。

2.建立竞争机制,培养团队责任感。考虑到初中历史的特点,教师有必要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从多角度展开教学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善教学现状。例如,在讲授鸦片战争一课时,教师可以事先为学生划分小组,然后以小组形式进行知识竞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中。通过竞争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并参与课堂,还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一些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为了小组的胜利,也会加倍地学习,由此能够提高班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最后,教师可以对问题进行总结,带领学生从历史事件中得出结论,督促学生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提高学生国家荣誉感,增加学生学习动力。

3.增加个体尝试机会。参与式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建立學习的自信心,有能力做课堂的主人,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个体尝试机会,并适当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自身能力。例如,在讲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不引入主题,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在阅读过程中自发地提出问题,并以小组的形式总结问题,小组之间互相提问,增加个体尝试的机会,也能活跃课堂氛围,真正让学生作为课堂主体。

总之,初中历史的学习,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总结归纳能力,若只是在课堂上一味听教师进行知识输出,学生学习效率将很难得到提升。而参与式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应用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跟随教师的思路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参与式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摆脱枯燥乏味的传统学习方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历史的趣味,进而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能力和素养。

编辑/彦章

猜你喜欢

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历史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策略
浅析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初中英语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