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课程教学中有效教学法的创新应用
2021-09-10郑艳霞
摘要:良好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质量的保障,文章阐述了比较教学法、实物教学法、比喻教学法、现代教学法在植物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关键词:植物学;教学方法;教学质量;应用
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科学和艺术的有机结合才能使师生圆满地完成“教”与“学”任务。在教学中想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更要讲究一定的艺术,即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而且,后者的意义更为重要。植物学是农林类大学开设的一门基础性、实践性强及知识容量大的课程,在其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选用适当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很好培养学生思维、观察、动手和创造能力, 还会有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相关知识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比较教学法的应用
比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一些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内容, 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异同点,使学生在明确了一个内容之后能够很自然地联想和掌握另一个内容,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从形式上来说比较教学法又可分为横向比较法、纵向比较法和纵横比较法三种类型。
在植物学课程中,从各类细胞器、各类组织的结构功能到单、双子叶植物根、茎、叶的形态结构,再到花中雌雄蕊的结构与发育过程,最后到果实、种子和幼苗的类型,可以说相似、相近而又有区别的内容贯穿始终。
同样叫薯,同样是生长在地下,为什么一个是变态的根一个是变态的茎呢?为此同学们之间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讲这一部分的内容时应从根茎的本质特征比较讲起,不要让他们的名称以及生长环境所迷惑。
马铃薯之所以是茎的变态是因为它具备茎的本质特征:顶端有顶芽,芽眼内有腋芽;而甘薯是经过不定根或侧根膨大而成的, 是没有顶芽和腋芽的。经此一讲,同学们恍然大悟,不仅记住了二者的区别,而且对根、茎的特征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二、实物教学法的应用
实物教学法是采摘植物新鲜材料或带领学生到植物生长现场对相关内容讲解并观察的方法。植物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 校园内种类繁多的植物就好似一个天然的大课堂,千姿百态的植物资源充当了很好的实物材料。
尤其是在讲解植物器官的外部形态特征以及内容繁杂的植物分类部分时,借助相关植物实物材料效果很好。如为了让同学们明白什么是柄下芽,找一棵较矮的悬铃木让同学们观察腋芽,同学们会奇怪:为什么叶腋内没有腋芽?在疑惑表情中找个高的同学轻轻地把一片叶子从叶柄基部揪下来,在发现柄下芽的那一瞬间所有的同学都欢呼雀跃,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兴奋,柄下芽的概念也就深深地印入了脑海。
三、比喻教学法在的应用
比喻教學法,就是通过打比方的方法,用学生所熟知的事物乙来描写或说明与事物乙相似又未知的事物甲,从而达到更好地认识新事物的目的。
通过比喻,可以使抽象的问题具体,深奥的道理浅显,微观的事物宏观,枯燥的知识有趣,比较难理解或难掌握的知识点通过比喻而变得形象生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使其主动参与学习, 轻松掌握知识。
如在讲解各类物质进出生物膜时,每种物质都有自己进出膜的方式,可以比喻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如此讲解,生动、直观地将枯燥难懂的知识形象化、浅显化,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信心,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现代教学法的应用
针对植物学知识容量大、板书多、外部形态丰富、内部结构微观性强的特点,积极利用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植物多姿多彩的外部形态、神秘莫测的内部微观解剖结构以及一些复杂的动态生命过程通过 Flash 动画、精美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直观呈现出来。
在讲授植物双受精过程的时候,以 Flash 动画的方式揭开了这一微观生命活动的神秘面纱。如此将抽象的专业知识简单直观化,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和主观能动性,使课堂气氛高涨、教学效果良好。
五、结语
总之,在植物学课程教学中,根据学生学习规律和课程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和创造性,让学生多方面掌握学科知识内容、快乐学习、积极探索。从而极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司小玲 . 比喻教学法在《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中的运用 [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5:246-247.
[2] 许本柯,刘洪涛,周晓娟. 浅谈教学是一门艺术[J]. 大家, 2012,20.
[3] 余佳 . 化学教学中运用比喻教学法 [J]. 学苑教育,2011, 21:62-63.
[4] 刘伟华,许 蓉 . 比较教学法的应用例谈 [J]. 中学物理, 2013,7:20-22.
[5] 张亚冰,侯小改,乔琦等 . 比较教学法及其在植物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3269-3270.
课题来源:本文得到菏泽学院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编号:XY18FP01)以及菏泽学院教学改革培育项目(编号:2018308) 的支持。
作者简介:郑艳霞(1976-),女,山东东明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城市及区域发展、植物资源开发利用。
(山东省菏泽学院城市建设学院,山东 菏泽 27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