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语文脉搏,掌握读写能力

2021-09-09陈瑞清

新课程·上旬 2021年26期
关键词:读写训练策略研究核心素养

陈瑞清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提升,教育工作者逐渐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在语文核心素养的指导下,教师想要提升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实效,应该从读写之间的关系入手,落实到读写的训练中。通过对小学语文读写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核心素养提出了小学语文读写训练的具体策略,以提高读写课堂教学实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读写训练;策略研究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二者往往结合在一起,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核心素养的培育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不过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往往将阅读与写作分开,当成两个单独的内容来教学,导致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学习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阻碍了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要想提升读写结合的实效,可以从寻找读写结合点、训练读写思维、深化文本认知以及拓展读写结合面四个方面入手。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读写训练已经逐渐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中,不过因为教师缺乏相关的经验,运用尚且不够熟练,不知道从何入手,始终无法实现读写深度结合。读写难以实现深度结合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内容。

1.读写结合的形式化

大部分教师在开展读写结合教学的时候,难以寻找到读写结合的切入点,找不到二者结合的切入点,教师自然无法实现阅读与写作的深度契合,读写结合教学流于形式是必然的,这是语文教师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时急需解决的问题。

2.缺乏行之有效的指导

在开展读写结合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扮演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为学生提供一些可行的指导策略。但是学生知识接受效率低或者教师传授知识的方法存在问题,导致学生无法准确掌握相应的知识点以及方法,读写结合教学难以高效展开,常常会出现学生表述不清自己的想法,或者表达的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等问题。

3.无法掌握读写结合的契机

采用读写结合方法的契机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很多教师难以准确把握到读写结合的最佳契机,导致此种教学方法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很多教师都是在强行使用这种方法,导致学生内心产生一定的抗拒感。

通过上面的问题汇总可以发现,小学语文教师对读写结合教学方法是给予足够重视的,且在教学过程中尝试融入语文核心素养的相关内容。但是部分教师的教学经验不足,导致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此,需要对欠佳的手段进行优化,来推进读写结合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具体策略

1.寻找读写结合点,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习语文的首要任务便是阅读文章。利用阅读的便利,可以让学生将其他作者的优秀文章作为自己写作的资料,整合写作资源,提高自己的语言理解能力和情感剖析能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选取优质的阅读教材,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悟作者的思想,从而激发出自己的写作灵感。小学语文教材是编撰者智慧的结晶,里面的文章均是他们精挑细选的结果,可以作为学生阅读材料的不二之选。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语文教材的时候,应该尝试寻找写作的切入点以及灵感,从而开展相关的训练,并在写作训练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内化。古语有云:厚积薄发。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相应的感悟,这正是激发学生写作灵感的重要媒介。在读写结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阅读、讨论以及写作的情境,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在教学《爬山虎的脚》这一篇课文的时候,为了帮助学生找到读写训练的结合点,我着重引导学生对描写爬山虎的脚的句子进行分析:“大家能找出课文里哪些句子描写了爬山虎的脚吗?”学生在通读课文之后,分别找出了下面的语句:“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蛟龙的爪子。”等等。大家找得十分仔细。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描写得十分细致,并且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此时我让学生仔细思考一下自己家中有哪些动植物,他们有什么特点,可以按照文章给出的生长顺序尝试描写一下。这样一来,学生找到了写作的思路,解决了他们写作难的问题,同时还帮助他们养成了细致观察的好习惯。

2.发挥仿写优势,训练读写思维

仿写是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前往自主写作道路上十分重要的一步。仿写可以帮助学生迈出写作的第一步,打好写作的基础。但是仿写也存在一个问题,即仿写不利于读写思维的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将仿写与写作结合在一起,实现学生由仿写到自主写作的有效过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先是仿写,然后逐渐加入自己的思考,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主观思想逐渐占据主导,此时仿写就变成了自主创作。当然想要实现这一步,仿写就不能是机械性地写作,而是要适当地激发学生思考,利用有效的训练来强化学生的写作思维。其实仿写更像是一个阅读的过程,学生加深自己的阅读感悟,并将在仿写文章中收获的感悟融入自己创作的内容里,从而让学生写好文章。实际上,在仿写到自主创作这个过渡阶段中,学生会在脑海中逐渐构建出文章的整体框架,这对于写作的个性化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如果将仿写比作基础,那么自主创作就是一种升华。例如,在学习课文《猫》的时候,里面有一段对小猫的人性化描写,让读者读起来倍感亲切,即“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給它挠痒……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吭”。在讲解到这一段的时候,我问道:“同学们,这个段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学生思考了一会儿后说道:“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我紧接着问道:“同学们的家里有哪些小动物呢?”大家争先恐后地回答:有小狗、小猫、小松鼠等。我给大家布置了一个简单的任务:“能不能按照这篇课文中的形式,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具体描写一下同学们各自家中的小动物呢?”首先,我让学生明白了此段落写作的特殊之处,然后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分析之后,要求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入手,进行仿写。学生纷纷展开了写作。受到原文的影响,大家写作的内容纷纷都是小动物的行为习惯以及特点,但是在语言以及内容上实现了创新,加入了个性化的思考。

猜你喜欢

读写训练策略研究核心素养
基于英语读写,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立足文本,以读促写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