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守护和传承民族记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1-09-09李蓝冰银特妮拉

关键词:民族认同

李蓝冰 银特妮拉

主持人语:就地域文化角度而言,赤峰地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先后孕育了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等。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和历史事实表明,赤峰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在中华文明的时空坐标和历史轴线上占有重要地位,为中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赤峰地区发展兴盛的历史表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在新时代研究和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肩负的政治任务和时代使命。本刊开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问题进行理论研讨,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本期刊载两篇,一篇是李蓝冰、银特妮拉撰写的《守护和传承民族记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集体记忆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记忆开创形成,以及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提出了加强文物和历史遗迹保护利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等建议。另一篇是夏春子、张文旭撰写的《赤峰市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研究》,总结了赤峰市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迫切性,探讨了赤峰市青少年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原则、列举了培育的有效途径,总结了应该重点培育的内容。围绕民族领域一系列基础理论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展开研究,用历史指引未来、用理论关照现实,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索。

赤峰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学报编辑部主任 孙国军

摘 要:民族记忆是在民族发展的进程中,能够代表民族精神,并能够推动民族发展进步的重大事件或重大转折,涵盖了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精神象征,既依托历史记忆,又满足当代需求,规约未来发展。中华民族的民族记忆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开创、在近代以来的奋起抗争中形成、在追求民族复兴的征程中书写。完整、鲜活、生动的民族记忆,有助于增进全体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这要求我们加强文物和历史遗迹保护利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通过守护和传承民族记忆,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民族记忆;民族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1)07-0017-07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等进行了深入思考,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对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进行了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守护和传承各民族共同的民族记忆,是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民族记忆是在民族发展的进程中,能够代表民族精神,并能够推动民族发展进步的重大事件或重大转折,涵盖了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精神象征,既依托历史事实,又满足当代需求,规约未来发展。民族记忆是民族共同体。除领土因素外,现代国家应该是政治共同体、历史共同体、文化共同体。从世界范围内来看,近代以来的民族主义运动和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通过讲述民族故事,使记忆变成凝聚性的文化结构,是培育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加民族认同的一种普遍做法。而在数千年交流交往中,中华民族形成的民族记忆,远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都要深刻,是我们今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基础。

一、中华民族的民族记忆在生存和奋斗中形成

(一)中华民族的民族记忆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开创

不懂历史的民族没有根,淡忘历史的民族没有魂。中国的历史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各民族交融汇聚的历史,就是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就是全民族缔造、统一、巩固伟大祖国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从四个“共同”作出深刻阐述: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邦畿千里,维民所止。”千百年来,各民族的先民聚居而成部落,共同开发了东亚的富饶土地,形成了祖国的版图。考古发现,生活在赤峰的红山先民、生活在杭州地区的良渚先民,一山一海、一北一南,共同书写了中华文明的早期篇章。从赤峰市翁牛特旗出土的“中华第一龍”,是已知最早的龙的形象,这个形象刻在民族记忆中,成为中华民族在广袤疆土上生息繁衍的例证。

在历史长河中,不论是历代中央王朝,还是少数民族政权,都在边疆开拓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秦代设置桂林等郡,将今天广西地区纳入版图;汉代设立西域都护府,将今天新疆地区纳入版图;元代设宣政院管理西藏地方;明清时期在西南实施改土归流。在一定范围内统治的少数民族政权,如北魏、西夏、辽、金,对国家巩固发展同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从历史中走来,各民族人民的汗水和印记,形成了960万平方公里国土轮廓的基础,构筑起中华民族共同发展的生存家园。

(二)中华民族的民族记忆在近代以来的奋起抗争中形成

1840年以后,中华民族蒙受了巨大的苦难。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抗争,中国近代史可以说就是一部在列强侵略中奋起抗争的历史。

晚清政府软弱无能,帝国主义趁机疯狂侵略,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热潮。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占据广州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里抢掠财物、强暴妇女,当地人民武装反抗,发出了不用官兵、不用国帑、自己出力、祛除惨毒的宣言。帝国主义还通过宗教深入城乡进行文化入侵,加深了民族危机,而后发生了“天津教案”、义和团运动等群众性运动。阿古柏入侵新疆后,肆意向英、俄出卖新疆地区的主权和利益,妄图分裂和霸占新疆,引起各族人民的强烈反对,各族人民顽强抵抗,引起清廷极大震动,后派兵收复失地。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进一步激发了各族人民的自主意识,但是并没有根本上改变中国的状况。直到“五四运动”爆发,彻底地唤醒了民众,标志着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进入新阶段。

“一寸山河一寸血”。“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妄图称霸世界,肆无忌惮地大规模侵略中国。中共中央发表宣言号召民众进行民族自卫,选派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大批优秀干部前往东北组织抗战,成立东北抗日联军。杨靖宇牺牲后,日军剖开腹腔,竟无半粒粮食;赵一曼被俘后,面对各种严刑拷打宁死不屈,最终慷慨赴死。活跃在赤峰市宁城县的冀东军分区第三区队,队长高桥有勇有谋,因此被人称为“高桥部队”,奇袭小城子伪公署震惊了侵略者,高桥牺牲后,日寇残忍割下他的头颅悬挂示众,但他的精神走进了群众心中。乌兰夫等共产党人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粉碎了内外势力妄图将内蒙古分裂出去的图谋。局部抗战的斗争感染了民族意志和救亡图存的意识。全面抗战时期,斗争形势愈发艰苦,上海四行仓库在租界前“战斗直播”,狼牙山五壮士英勇跳崖捐躯,这些英雄事迹串联起一篇宏大的抗争史诗,鼓舞和激励了全民族抗战。经过十四年抗战和解放战争,中国人民彻底赶走了帝国主义和他们的代理人,建立起人民的政权,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观”。

从斗争中走来,各民族人民的鲜血和抗争,唤醒广大民众的民族自觉,构筑起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思想基础。

(三)中华民族的民族记忆在追求民族复兴的征程中书写

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正式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为其他民族地区树立了榜样,为正确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民族工作的实际,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由此开辟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篇章。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我国共建立了155个自治地方,55个少数民族中有44个建立了自治地方,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总和占全国总面积的64%。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实践中发展完善,实现了政策、制度、法律三位一体。民族区域自治开辟了解决民族问题的“中国道路”,让各族人民实现了真正实现当家做主,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色、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了各族人民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因素,一些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新中国刚成立时,内蒙古、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主要是农牧业为主的自然经济,工业经济一片空白,一些地区处于奴隶制经济形态,还有一些人口生活在原始公社社会形态中。当时的内蒙古自治区在钢铁领域只有一些小型手工作坊,就连钉马掌的钉子也要从外地运来。“一五计划”时期,伴随着包钢的成立,一个美丽宏伟的钢铁报国梦在草原上成形。全国各族建设者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和生活的憧憬,用激情和奉献浇灌出“草原钢城”,在这里生产出了新中国第一辆坦克、第一门高射炮……党和政府积极引导各民族走社会主义道路,重视发展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经济社会,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各族人民的劲使在一起,心连在一起,产生了“八千湘女上天山”“三千孤儿入内蒙”等众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从奋斗中走来,各民族人民的奋斗和成就,构筑起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精神堡垒。

二、中华民族的民族记忆对建构民族认同作用

民族记忆是民族认同的源泉,是建构民族认同的基础。完整、鲜活、生动的民族记忆,有助于增进全体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一)增进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是新中国历史叙事的重要维度,也是民族记忆的光辉篇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族人民成为掌握了生产资料和自身命运的社会的主人,各族人民以主人翁的精神推动了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伟大成就。我国经济占全球经济六分之一,经历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巨大变迁,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并跃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从半封闭走向开放,从努力实现温饱到迈向全面小康,农村贫困人口按现行标准全面脱贫。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速、年均经济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少数民族群众获得更多实惠。党中央瞄准国家级深度贫困地区,以“三区三州”为重点,攻克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确保小康路上没有一个民族掉队,实现了全民族摆脱绝对贫困。广大边疆少數民族地区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每一个亲人都在祖国的发展中共同成长,共享伟大祖国的发展成就、共创伟大祖国的发展奇迹。

这些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实实在在地表明,生活在社会主义中国的人民,应树立和增进对伟大祖国的信念。只有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才符合各族儿女的共同愿望,才符合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二)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在漫长的生息繁衍中,各民族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水乳交融,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从历史深处深深烙印的标识,深刻地表明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公元10世纪至13世纪,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崛起于中国北方,这些政权的政治地位不同于以往的少数民族局部政权。但这些王朝并没有“另起炉灶”,而是纷纷以中华正统自居,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性。这些掌握政权的少数民族,包括契丹族、党项族、女真族,在民族交融交流交往的大熔炉中融合升华。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国家内部各民族逐渐融合甚至同化,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必然的现象,它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也增强了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从屈辱中抗争再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在这个历史进程中,无论哪个民族,都是炎黄子孙,都以“中国人”作为共同的身份。“枝繁才能叶茂”。中华民族像一颗繁茂的大树,汉族和各少数民族都是她的枝叶,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是她的基础,只有打牢基础、依靠主干,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保持生机不灭。松脱了基础、离开了骨干,哪怕短时间内看仍然富有活力,但是在风吹雨打中难免变成枯枝。

这些事实表明,各族人民应树立和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多元一体是一个整体,不应片面强调多元,而是要以一体为基础。

(三)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各民族文化互相借鉴、融会贯通。儒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她的价值观主导着、影响着各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在历史上各个时期都发挥着维护统一、安定秩序的作用。辽、西夏、金、元、清都尊儒学,推动中华传统文化普及、推广,因此在若干历史朝代中,都有少数民族政权创制和使用本民族文字的情况,但是汉语汉字始终成为通行语言文字,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始终拥有共同的精神内核。

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在符号化的民族文化记忆,也就是文学作品中,有“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也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歌颂霍去病、文天祥的诗词,也有格萨尔王等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这些精彩纷呈的文化瑰宝充分彰显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兼容并包的特点。

在同一性与多样性的平衡中,中华文化形成了独特品格、色彩,这是人类唯一从未中断的文明体保持文化生机活力的“基因”“密码”。在西方社会不断鼓吹所谓“文明冲突”“历史终结”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我们以交流互鉴为基础的文化形态,不但是中国人民的财富,也给世界文明发展提供“中国智慧”。

(四)增进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中国共产党从创立之日起,就非常重视民族工作,把解决民族问题写入党的纲领,作为革命任务的一部分,主张民族平等团结、反对民族压迫。

在党的领导和党的民族纲领的指引下,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各地的少数民族参与了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支持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建立工农民主政府。抗日战争时期,满族、朝鲜族、蒙古族、回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等各民族人民奋起反抗日本侵略。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力兴办与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如1947年8月在赤峰成立了冀察热辽联合大学,下设行政学院、内蒙古自治学院和鲁迅文艺学院,为当地输送了大批的党政管理和文艺人才。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从“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到“惊天动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各民族人民的“当家人”“主心骨”。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少数民族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贫穷走向富裕,从落后走向现代,享受着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五)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中国人民是充满希望的人民,中华民族是满怀希望的民族。在民族和人民遭遇苦难的时刻,中国人从未放弃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追求。在十月革命以后找到了正确的道路,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追求。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洗礼,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建设起社会主义国家,彻底消灭了阶级剥削,实现了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站起来”。在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虽然经过了失误和曲折,党和人民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思索社会主义的真谛。毛泽东把社会主义分成了不太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来又把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邓小平给社会主义现代化提出目标,明确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战略。这个战略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蓝图,经过几十年来的完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新蓝图。如果把建设理想社会比作一条台阶,自豪且自信的中国人民已经在眺望理想社会的美好曙光,站在实现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的前一阶梯了!

这些事实雄辩地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各族人民共同的事业,它是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不断接力探索取得的,凝聚着各族人民的勤劳和汗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建设理想社会的“康庄大道”。在这条大道上,中国人民用3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需要几百年才能走完的路程,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

2020年,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呈现出“中国之治”和“西方之乱”的迥然态势。在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中,疫情成为加速变局的裂变器,全球治理面临欠账赤字,国际社会面临考验和挑战。中国这艘“巨轮”,经得起风浪考验,不断创造新的伟大奇迹,靠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靠的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胜利的伟大旗帜。

三、守护好、讲述好、传承好中华民族的民族记忆

在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中,自然因素和历史因素毫无疑问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但人为建构的贡献亦不能忽视。在既有的民族集体记忆基础上,必须要通过加强文化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等制度安排对其加以叙述和阐释,把民族记忆守护好、讲述好、传承好,进一步提高和巩固民族认同。

(一)加强文物和历史遗迹保护

习近平指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文物和历史遗迹保护工作本质上就是整理历史记忆的工作,必须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传承祖先的成就和光荣、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

革命遗迹和遗存是中国人民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自由,不惜牺牲生命的艰苦斗争的实证,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设施。仅在赤峰市宁城县一地,就有高桥烈士陵园、峰水山党支部诞生地、爱国华侨陈子实纪念碑、集家部落遗址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近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下,陆续出台了《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的意见》等政策措施,各地各部门按照中央精神加强了革命遗迹的保存和展示。

保护文物、遗迹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性的过程,需要政府、社会、市场多方主体参与。每一个社会参与者都不应该成为历史的“局外人”,而应争做文物和遗迹的保护者,民族记忆才能生生不息,永远成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巨大精神力量。

(二)加强历史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性研究。

要在全党树立正确党史观、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教育引导干部群众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存在不同的类型,主要特征就是否定历史,实质是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少数民族地区有否定民族认同和党的民族政策的情形,影响很坏、危害极大。用一种碎片化的事实、生硬的逻辑,利用某些社会事件或某个时间节点,罔顾特定的历史前提,得出似是而非的错误结论,刻意制造恐慌或挑起民族矛盾。若论历史事实自然无可厚非,但采取掐头去尾、移花接木式手法,就会呈现虚构的叙事。因此历史工作者首先要坚持人民立场、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讲好历史事实,引导正确的历史观,与丑化、歪曲、否定历史事实的错误观点做针锋相对的斗争。

要重视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史为鉴”,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提供理论和智力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现实选择,也是历史选择,它不仅来自改革开放40多年的生动实践、来自新中国70年的接续发展历程,也传承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精髓。善于总结和运用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深入系统研究阐释历史,从经验中汲取养分和力量,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要加强对历史文化冷门绝学的研究。从赤峰地区兴起的契丹民族,创造了辽代辉煌的历史,又逐步消失和融合在中华民族之中,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令人参照汉字所制契丹文字,前后通行数百年,正是民族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研究其他少数民族亲属语言发展史的重要参考。契丹文字早已失传,其解读和研究是当代历史和文化的一门绝学。

(三)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教育是促进各民族之间心灵交融、携手共进的基本手段,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传承民族记忆、促进民族认同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地区抓团结、抓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这个基础性工作。如果对青少年放任不管,他们就容易受错误思想特别是错误的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的影响,有的甚至会走上危害社会、危害国家安全的道路。”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团结,要引导青年正确、准确认清民族格局的“基本面”。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多元一体辩证统一、不能割裂,我国各民族之间在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化中,形成分布上交错杂居、政治上安定统一、经济上均衡互补、文化上兼融并包的“大家庭”局面。“一体”就是统一性,是多元共同发展的根本,是主题主线,深化对“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之集大成”的认识,使人们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民族集合体。“多元”就是差异性,是一体的组成要素和发展动力,各民族文化和特征在中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多样性和差异性为中华文化提供了多姿多彩的精神源泉。但是要防止少数民族文化从中华文化中剥离出去,切断与中华文化“一体”的关联性,片面强调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刻意强调各民族之间的差异性,甚至鼓吹“民族至上”,制造民族对立和民族矛盾。也要防止大漢族主义倾向,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对象不是少数民族同胞,而是全体中国人,要让各民族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不能偏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互相离不开”的 “三个离不开”的原则。

(四)加强舆论宣传,讲好中国故事

舆论宣传关系到意识形态,是党和国家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把握宣传舆论导向,成风化人、润物无声,讲好中国故事,是巩固传承正确民族记忆的重要渠道。美国波士顿拆除纪念林肯解放黑奴的雕像等事件也说明,一些社会历史事实,讲好了是团结奋进的故事,讲得不好、歪曲讲、变味讲就变成挑起矛盾的故事。

中国这艘巨轮能够乘风破浪,靠的是党的正确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指导。宣传工作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把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给干部群众讲明白,同时把士气鼓舞起来、精神振奋起来,使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同奋斗。近年来,各级各地区宣传部门改进宣传方式、创新传播手段,积极打造网络宣传阵地,运用喜闻乐见的形式、接地气的方式,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既有理论深度,又具象通俗。这些实践证明,宣传工作只有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能让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也只有听得懂、感兴趣、用得着,理论宣传也才能打动人心、凝聚共识。

宣传工作要讲好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让人们看到巨大成就、前进方向和灿烂的未来。在极不平凡的2020年,全国思想宣传战线唱响了主旋律,讲述了“脱贫故事”“抗疫故事”,记录里程碑式的脱贫攻坚成就和抗击新冠疫情斗争的特殊历史,凝聚14亿人民奋斗新时代的磅礴伟力,也为世界介绍了一个真实、全面的中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需要更多的好声音、好故事,同时还要把声音发好、故事讲好。人们常说,生活中不缺少美,独缺发现美的眼睛。新闻宣传工作者要善于发现美、传播美,展现新时代改革者的气魄、奋斗者的足迹、追梦者的心声,语言细腻、贴近心灵,这样的故事就能拨动人们的心灵之弦,拥有穿透人心的温度和力量。让中国故事更加吸引人、感染人,亿万人民也必将创造伟大的成就。

(五)推出更多历史题材的文艺精品

人民需要文艺,文艺更需要人民。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做重要讲话,明确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是要肩负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为真实历史“作传”、为发展成就“谱曲”。

反觀近年来的一些历史剧,充斥着低俗、庸俗、媚俗的面孔,歪曲历史的有之,讽刺现实的有之,甚至所谓“耽美”的也大有市场。文艺工作者应深入认识学习“四史”,深刻领会到历史题材创作永恒的主题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主旋律。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谱写出党与人民血肉相连的感天动地的历史篇章,是独特的、有中国特色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大转折》《大决战》《大进军》和《弹道无痕》《惊涛骇浪》《横空出世》等优秀影视剧,直到今天仍然常看常新,蕴含了一个道理:中国人没有时间浪费在廉价情感,没有资格沉湎于颓废情调,只有体现历史自觉,真实刻画我们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画卷,才能真正打动人、鼓舞人、吸引人。创作优秀的历史题材文艺作品,就是要强化民族记忆,鼓舞全民族风雨同舟,为实现中国梦不断努力。要让一些庸俗的文艺作品退出来,让更多真正属于各民族人民的文艺作品唤起情感共鸣。

(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并做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文化服务是保存民族记忆、凝聚现实力量的渠道,也是一项基本民生福祉。各族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更丰富、高品质的文化服务要求日益提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近年来,我国公益性文化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公共文化服务整体水平明显提高,但是也要看到,我国城乡、区域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差距依然较大,公共文化资源配置不合理,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和使用不充分,文化服务效能还不够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公共服务存在短板,制约民族文化发展和各民族群众民生水平。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把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结合起来,着力加强面向农村牧区基层的文化惠民工程,让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走近各族群众,展示和保存民族记忆,真正发挥文化服务“大学校”的作用。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加快建立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民族记忆、精神给养更好发挥功能。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中华民族无数英雄儿女用血汗和生命构筑起民族记忆,是培育和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宝贵财富,是各族儿女同心同德、携手前进的力量源泉。守护和传承民族记忆,发挥民族记忆宝贵遗产的积极作用,必将激励全国人民不断夺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胜利、创造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奇迹。

——————————

参考文献:

〔1〕韦诗业.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和谐关系建构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

〔2〕徐迅.民族主义[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5.

〔3〕张淑娟.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民族理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4〕雷文彪.西方“记忆理论”研究及其对我国少数民族记忆研究的启示[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0,35(02):4.

(责任编辑 徐阳)

Protecting and Inheriting National Memory

Building up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

LI Lan-bing, Yintenila

(Chifeng University, Chifeng 024000, China)

Abstract: National memory is a major event or major transition in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that can represent the national spirit and can promot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It covers the collective memory and spiritual symbol of a nation, which not only relies on historical memory, but also meets contemporary needs , Statute of future development. The national memory of the Chinese nation was created in national exchanges and exchanges, formed in the uprising and struggle since modern times, and written in the journey of pursuing national rejuvenation. A complete, fresh, and vivid national memory will help increase the recognition of all people with the great motherland, the Chinese nation, Chinese culture,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is requires us to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cultural relics and historical relics, improve the level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and further building up the consciousness of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 by protecting and inheriting national memories.

Keywords: National Memory; National Identity; Building up the Consciousness of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

猜你喜欢

民族认同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疆民族问题的特点
民族旅游与民族认同:互动与建构
法治变革中的法律移植
伊斯兰教消费观与回族穆斯林消费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