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要客源国入境旅游季节性特征研究
2021-09-09丁浩
丁 浩
(武汉文理学院,湖北 武汉430000)
引 言
(一)研究背景
旅游活动在时间上具有较强的季节性,有旅游的淡季、平季和旺季。形成旅游活动季节性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从旅游客源地看,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社会风俗习惯和不同的休假制度;另一方面,从旅游目的地看,许多人文和自然旅游吸引物本身就有一定的季节性[1]。由于旅游季节性对旅游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
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中的数据可知:2016年我国入境过夜旅游者人数达到5926.73 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200亿美元[2]。同时根据国家旅游数据中心的数据显示:2017 年全年,入境旅游人数13948万人次,其中外国人2917万人次,外国入境旅游人次约占总人次的21%;国际旅游收入1234亿美元,其中外国人在华花费695亿美元,外国人在华总花费约占总旅游收入的56%[3]。21%的入境旅游人次贡献了56%的国际旅游收入,可见外国旅游者入境旅游人次不多,但消费能力强,其对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根据文献梳理发现,将我国作为一个整体的旅游目的地,研究各主要客源国来华入境旅游的季节性特征的较少。
(二)研究现状
从宏观层面(国家)看:李丹等利用ARIMA模型对我国6 个主要客源国入境旅游研究,发现其均出现明显的增长趋势以及季节性,最强的季节性效应可能受到气候的影响,出现在每年的2月及7月,表现为每年2 月入境旅游人数最少而7 月最多[4]。何晶晶等利用季节强度指标对我国2012 年各月入境旅游人数中外国人入境数据的分析得出我国外国人入境客流量季节性变化大,影响我国旅游业良性发展;并利用高峰指数分析发现,10 月为旅游流量高峰期,提出可以采取合理利用价格杠杆调节旅游季节分布[5]。纪小美等利用基尼系数法对1994—2013年外国游客市场的游客数量进行研究,得出游客数量的淡旺季相对突出,季节比率在60—120 波动,并将60—80 划分为淡季,80—100 为平季,大于100为旺季,旺季一般间歇性持续7—8个月,旺季一般从早春延续到初冬,平季则镶嵌其中,淡季一般为12月到次年2月[6]。
从中观层面(省、市)看:吴耀宇等对江苏入境旅游旺季的时间进行了判断,认为江苏入境旅游存在着明显的周期性特征,绝大部分年份呈典型的“双峰型”格局;每年度都能比较清晰地看到两个接待量高峰,分别为每年的4 月前后和10 月前后[7]。周成等以上海2004—2015 年入境游客月度数据为分析依据,基于X-12-ARIMA模型对上海入境旅游市场的季节特征进行研究,发现外国市场呈“两峰两谷”的变化形态;从淡旺季来看,上海4 类入境旅游市场的年内淡季较少,且分布于冬季的1—2 月,其余月份均为入境旅游的平季、旺季[8]。冯学钢等以我国22个热点旅游城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06—2013年各城市月度入境旅游面板数据(旅游人次),运用重心模型、基尼系数、变异系数等定量分析方法对各热点城市的季节性时空分布差异进行了深入分析[9]。
从微观层面(客源国)分析入境旅游季节性特征的研究相对较少,林龙飞等利用2003—2012年的数据,对韩国游客在华旅游的月度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通过对“韩国游客在华月度分布折线图”,得出全国整体接待韩国游客的高峰出现在8 月、5 月、10月[10]。
(三)问题提出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可知:第一,可能由于数据可获得性因素的影响,研究以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居多;第二,在分析指标的选择上,多对入境外国人整体进行分析,对各主要客源国的深入分析不够;第三,在研究方法上以量化研究为主,多采用季节变动指数、季节性强度指数、基尼系数、地理集中指数、重心模型、ARIMA模型等统计方法。
在上述背景下,结合现有研究成果的薄弱部分,将研究重点进一步确定为:主要客源国入境旅游的季节性特征。
一、数据选取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选取
入境旅游属于旅游服务贸易的范畴,相比国内旅游其敏感性更强,这种敏感性主要表现为对社会政治条件的敏感性和对经济环境的敏感性。为了尽可能排除上述敏感性因素的干扰,同时考虑数据的代表性及可获得性,将数据选取的时间长度确定为2010—2016年。一方面,该时间段内国际环境相对稳定;另一方面,该时间段内我国入境外国人大致保持在2600 万—2800 万人次,人次变化较为稳定。
根据《2017年全年旅游市场及综合贡献数据报告》,2017年全年我国主要客源市场前17位国家为:缅甸、越南、韩国、日本、俄罗斯、美国、蒙古、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印度、加拿大、泰国、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德国、英国。[3]由于2016 年9 月开始,缅甸、越南、俄罗斯、蒙古、印度等国数据含边民来华旅游人数,口径发生变化,数据不能与往年简单对比,因此删除上述5国,将研究样本确定为其他12个主要客源国。上述12个主要客源国2016年来华入境旅游人次占到所有外国人旅游人数的53.47%,由此可见其对我国外国游客入境旅游市场具有重要影响。研究数据如无特别说明均来源于历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①。
(二)研究方法
利用SPSS18.0中的季节调整功能,将数据放入SPSS18.0季节调整模型。季节调整模型通常分为加法模型和乘法模型。加法模型适用于随着时间推移波动幅度没有明显变化的序列;乘法模型适用于随时间的推移波动幅度随之增大或减小的序列。由于统计区间的数据有一定幅度的变化,因此选择乘法模型。通过对12 个主要客源国2010—2016 年各月来华旅游人次的数据分析研究季节性特征。季节调整法的本质就是对时间序列的周期性进行识别,其基本思想是:为消除随机的影响,计算各年同月(或季)的平均数作为该月(或季)的代表值;然后计算出总月(或季)的平均数作为全年的代表值;最后将同月(或季)平均数与总月(或季)的平均数对比,结果即为季节指数[11]。
最后将12 个主要客源国2010—2016 年各月来华旅游人次的数据经季节分解之后,得到12个月的月度季节指数。当月度季节指数≥100 时定义为旺季;当月度季节指数<100时定义为淡季。
二、外国人入境旅游的整体季节性特征
为了对来华外国人入境旅游市场的季节性特征进行整体性把握,首先利用我国2010—2016年共7年的外国人入境旅游月度数据绘制序列图,如图1。
图1 外国人入境旅游月度数据序列图
2016 年的数据突然升高是因为含有边民旅华人数,口径发生变化,不能与往年简单对比。从图1可知,该序列中存在着明显的周期性特征,虽然每年具体形态不一样,但是大体上呈现出“双峰双谷”形态。从图形中大致可以判断每年3 月至5 月和8月至11月为入境旅游旺季;每年12月至次年2月、6月至7 月为淡季;2 月外国人入境旅游人数最少,10月外国人入境旅游人数最多。
三、主要客源国来华入境旅游季节性特征分析
由表1可知,无论是2010年还是2016年韩国都是我国最大的入境旅游客源国。日本入境旅游人数占比下降较大,马来西亚入境旅游人数占比上升较大。其他国家入境旅游人数占比呈现小幅波动。12 个主要客源国2010 年占我国入境旅游外国人总数的59.5%,2016年下降到53.47%。
表1 主要客源国占入境外国游客人数比重(%)
根据地理因素,将12个主要客源国分为日本与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英国与德国;美国与加拿大;澳大利亚五类进行分析。
(一)日本与韩国入境旅游的季节性特征
将2010—2016 年日本与韩国入境旅游月度数据放入SPSS18.0季节调整模型(选择乘法模型),具体结果见图2。
图2 日本、韩国入境旅游季节指数
由图2 可知日本来华入境旅游旺季在每年的3月、7月至11月;韩国来华入境旅游旺季在每年的5月至8月、10月。日本来华入境旅游淡季在12月至次年2 月、4 月至6 月;韩国来华入境旅游淡季在11月至次年4月、9月。日本游客和韩国游客来华入境旅游人数最多的月份均为8月。日本游客在每年的2月、韩国游客在每年的12月入境旅游人数最少。
(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入境旅游的季节性特征
将2010—2016 年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入境旅游月度数据放入SPSS18.0季节调整模型(选择乘法模型),具体结果见图3。
由图3可知印度尼西来华入境旅游旺季在每年的3 月至10 月、12 月;马来西亚来华入境旅游旺季在每年的3 月至5 月、9 月至12 月;菲律宾来华入境旅游旺季在每年的 3 月至 7 月、10 月、12 月;新加坡来华入境旅游旺季在每年的3 月至6 月、10 月至12月;泰国来华入境旅游旺季在每年的3月至5月、10月、12 月。印度尼西亚来华入境旅游淡季在1 月至2 月、11 月;马来西亚来华入境旅游淡季在1 月至2月、6月至8月;菲律宾来华入境旅游淡季在1月至2月、8月至9月、11月;新加坡来华入境旅游淡季在1月至2月、7月至9月;泰国来华入境旅游淡季在1月至2月、6月至9月、11月。
图3 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入境旅游季节指数
菲律宾、泰国游客来华入境旅游人数最多的月份均为4 月;印度尼西亚游客来华入境人数最多的月份为8 月;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游客来华入境旅游人数最多的月份均为12 月。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来华入境旅游人数最少的月份均为1月;菲律宾和新加坡来华入境旅游人数最少的月份均为2月。整体来看3月至5月、12月是上述5国来华入境旅游的高峰期,而每年的1 月至2 月是其来华入境旅游的低潮期。
(三)英国与德国入境旅游的季节性特征
将2010—2016 年英国与德国入境旅游月度数据放入SPSS18.0季节调整模型(选择乘法模型),具体结果见图4。
图4 英国、德国入境旅游季节指数
由图4可知英国与德国的入境旅游季节指数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且具有明显的“双峰双谷”形态。每年的3月至5月、9月至11月是英国与德国来华入境旅游的两个旺季;12 月至次年的 2 月、6 月至 7 月是其来华入境旅游的两个淡季。英国与德国来华入境旅游人数最多的月份均为10月,英国来华入境旅游人数最少的月份在2 月,德国来华入境旅游人数最少的月份在12月。
(四)美国与加拿大入境旅游的季节性特征
将2010—2016 年美国与加拿大入境旅游月度数据放入SPSS18.0季节调整模型(选择乘法模型),具体结果见图5。
图5 美国、加拿大入境旅游季节指数
由图5 可知美国来华入境旅游旺季在每年的3月至7月、10月;加拿大来华入境旅游旺季在每年的3 月至 5 月、7 月、10 月至 11 月。美国来华入境旅游淡季在11 月至次年 2 月、8 月至 9 月;加拿大来华入境旅游淡季在 12 月至次年 2 月、6 月、8 月至 9 月。美国与加拿大来华入境旅游人数最多的月份均为10月,美国来华入境旅游人数最少的月份为2月,加拿大来华入境最少的月份为6月。
(五)澳大利亚入境旅游的季节性特征
将2010—2016 年澳大利亚入境旅游月度数据放入SPSS18.0季节调整模型(选择乘法模型),具体结果见图6。
图6 澳大利亚入境旅游季节指数
由图6可知澳大利亚来华入境旅游旺季在每年的3月至4月、9月至10月、12月至次年1月;来华入境旅游淡季在每年的 2 月、5 月至 8 月、11 月。澳大利亚来华入境旅游人数最多的是9 月,来华入境旅游人数最少的是2月。
四、结论与思考
(一)主要结论
12 个主要客源国每年来华入境旅游最多月份为:韩国、日本和印度尼西亚在8 月;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在10 月;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在12 月;菲律宾、泰国在4月份;澳大利亚在9月。日本、美国、菲律宾、新加坡、澳大利亚和英国6国来华入境旅游人数最少的月份都集中在每年的2 月;韩国和德国来华入境旅游人数最少的月份是每年的12月;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3国来华入境旅游人数最少的月份为每年的1 月;加拿大来华入境人数最少的月份为每年的6月。
(二)相关思考
第一,旅游活动的淡旺季是旅游业发展绕不开的一个问题。旅游旺季除给旅游目的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收入外,往往还会给旅游目的地带来较大的接待压力,从而造成旅游资源破坏、环境污染、旅游产品供不应求、服务质量下降、游客体验下降等一系列问题;而旅游淡季又会造成大量资源的闲置、旅游企业间的恶性竞争等问题。因此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旅游季节性的应对策略展开了研究,并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策略。
与国内旅游不同,我国的入境旅游特别是外国人的入境旅游规模仍然很小。2016 年全年入境旅游人数13844.38万人次,其中外国人仅占总人数的20%。第一大客源国是韩国,平均每月来华入境旅游人数不到40 万人次;第二大客源国是日本,平均每月来华入境旅游人数为21.56 万人次;第三大客源国是美国,平均每月来华入境旅游人数为18.73万人次,其他国家每月来华入境人数均不到10万人次。因此,从外国人入境旅游的角度看,其主要矛盾不是如何平衡其来华旅游的淡旺季差别,而是如何进一步扩大其来华旅游人数规模。
与火爆的国内旅游相比,近几年我国的入境旅游相对低迷,在此情景下更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文化和旅游部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建立专门的部门在国外对我国旅游进行宣传。比如韩国旅游局有一个韩国观光公社,专门在海外宣传韩国旅游、开发海外市场。瑞士由联邦政府牵头,与瑞士各州的政府以及一些瑞士大的旅游企业共同组建一个旅游营销委员会,负责宣传瑞士旅游。
第二,每年的3月至5月,也就是春季,是我国主要客源国入境旅游比较持续且集中的一个旺季,每年10 月的金秋时节也是主要客源国共同的旺季。每年的3月至5月、10月对我国外国人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该时间段应加强旅游市场营销工作。可利用各主要客源国入境旅游旺季规律,展开有针对性的营销,如每年4月营销的重点是菲律宾、泰国游客;8月营销的重点是韩国、日本和印度尼西亚游客;9月营销的重点是澳大利亚游客;10月营销的重点是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游客;12月营销的重点是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游客。
第三,每年的1 月至2 月,也就是冬季,是我国主要客源国入境旅游比较持续且集中的淡季,6 月至8 月也是一个相对比较淡的时间段,这正是我国的夏季。每年的夏冬季节是来华外国人入境旅游比较持续的淡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气候是影响旅游活动的重要环境因素。[12]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与我国的气候特征有关,更进一步说是与我国所提供的旅游产品类型有关。我国所提供的旅游产品以观光型旅游产品居多,春季与秋季适合出游,而夏季与冬季不太适合欣赏这类型的风景。对此为了增加来华外国人入境旅游规模,应该开发更加多样化的旅游产品,进行反季旅游。针对6 月至8 月的淡季应更多开发避暑、消夏及水上旅游产品;针对1月至2月的淡季应更多开发冰雪旅游产品或者避寒旅游产品。
第四,大力发展节事旅游,打造国际精品旅游节事活动。可以以春节为龙头,使“到中国过春节”变成旅游新时尚,让淡季1 月至2 月不淡。如泰国的宋干节(泼水节)期间(每年4月13—15日),会吸引包括中国游客在内的大量外籍游客前去狂欢。对中国游客而言,前有清明小长假,后有五一小长假,却选择4月中旬去泰国旅游,就是被泰国这个举国庆祝、欢腾的节日吸引。每年的1月至2月,是我国外国人入境旅游的淡季,这是一个巨大的低谷期,而这期间正值我国的农历新年,如何将“春节”打造成一个世界居民大联欢的节日,吸引更多的外国人前来体验中国这一特殊民俗,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
第五,关于各客源国来华入境旅游的季节性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其一与各客源国的休假制度相关;其二与各客源国来华入境旅游的游客构成相关;其三与各客源国旅游者的旅游偏好相关。这些值得在后续研究中深入探讨。
注释:
①《中国旅游统计年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家旅游局主编,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