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曲式与作品分析》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攻略与个案分析

2021-09-09李碧高

河北画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曲式大调调性

李碧高

湖北文理学院

2013年,由教育部联合相关部门印发了《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中提出:要建成结构规模适应国家发展需要,培养模式各具特色,整体质量不断提升、拔尖人才不断涌现的研究生教育体系 。近年来,随着国家战略需求,以及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与就业门槛提高,研究生报名的人数逐年提高,由2013年176万,增加到2021的年377万;报名的类型也由原来的单一的学术型改变为学术型、专业型两种类型并驾齐驱。音乐类考研初试科目,国内大部分音乐学院或综合性大学音乐院系都是由政治、英语、专业课一、专业课二构成,其中政治英语各150分,专业课一、二各150分,共计500分。专业课一、专业课二基本上都是由《中西方音乐史》、《和声与曲式》不同课程构成。下面就根据近年来全国各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课程《曲式与作品分析》的复习攻略与个案分析展开论述。

一、《曲式与作品分析》科目考研复习攻略

《曲式与作品分析》作为专业音乐学院或综合性大学音乐院系的必修课,在绝大多数音乐类考研初试科目中占75-150分,占考研总分500分中的15%-30%,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除了政治、英语为统考之外,其他专业课程考试每一所学校都不同,但是专业课程的考试范围、出题方式与侧重点大致相同。大部分高校考试的范围基本上都是从一段曲式到奏鸣曲式,出题方式与侧重点基本上是给具体谱例进行曲式分析报告写作。而曲式分析如何写作一直困惑着很多考研学子,对于非作曲技术理论专业的学生而言,却是一个有意、无意被忽视的盲区 。本文提出考研复习要紧紧围绕“结构、和声与调性、主题材料及发展手法”三个核心要素进行展开复习。其中,结构主要包括作品的结构性质、各部分的结构特征与结构图示三个方面,和声与调性主要是详细标记和弦级数、终止类型、调性布局,主题材料及发展手法主要是描述音乐主题的材料特征,以及发展过程中所使用的具体手法。曲式分析写作的思路主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按照“由大到小、从前到后”依次分析;由大到小指先整体后局部;从前到后指先分析前段落,再分析后段落。二是先说结构特征,再说主体材料及发展手法,同时伴随和声与调性分析。

二、个案分析——以贝多芬《第16首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为例

本首作品的结构性质为——典型的奏鸣曲式,并带有尾声。整体结构图示如下:

呈示部(1-111):其结构由主部、连接部、副部、结束部四个部分构成;主调为G大调,副调为B大调与b小调,为属方向三度关系调性布局。

主部(1-52):是由展开中段再现三段曲式构成。呈示段为1-30小节,其结构是以一句式乐段为基础的转调性乐段(1-11小节);然后再下行二度模进复凑一次(12-22小节),并带有8小节的补充。中段为展开中段,叠入开始(30-45),是由4+5+7平行对比的三个乐句构成。再现段变为连接部,从第46小节开始。其结构图示如下:

呈示段主要包括三种核心材料:第一种材料为顺分节奏形态的下行三度级进;第二种材料为等分节奏的下行迂回平稳进行;第三种材料为切分节奏的和弦分解(如谱例所示)。其和声语言开始为G大调的主和弦,然后在后4小节转到D大调,并形成全终止。之后,再下行二度严格模进展开一次,调性为F大调到C大调,最后是8小节的补充终止,调性回归G大调。展开中段主要是对第二种材料进行充分八度齐奏展开,运了模进和模仿两种手法,其次是对第三种核心材料进行变形展开,节奏由切分节奏形态改为等分节奏形态,和弦由G大调主和弦改为属和弦。再现段变为连接部的开始。

例:

连接部(46-65):是由承上+转折启下两个阶段构成。第一阶段为承上阶段(46-52)。第二阶段为转折与启下阶段(53-65),其中转折为11小节,调性转到副部调性的同主音小调b小调,其和声语言一直强调“下属-意大利增六-属”的进行;启下在属和弦上持续了2小节,引出副部主题。其结构图示如下:

副部(66-98):是由本体(66-73)、突变展开(74-98)两大部分构成。其中,本体是由4+4平行方整的两个乐句构成,调性为B大调。突变展开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74-88)是对副部本体材料进行声部换位展开,第二阶段(88-98)叠入开始,又是对第一阶段后11小节进行声部换位变奏展开,调性转到同主音小调b小调。其结构图示如下:

副部本体部分主要包括两种核心材料,第一种核心材料为“切分节奏和弦分解”,第二种材料为“顺分等分节奏形态组合的下行迂回平稳进行”。这两种材料均与主部材料有一定的联系,具体派生对比的性质。(如谱例所示)

例:

副部突变展开部分是对本体部分的材料进行突变展开,展开的主要手法是声部换位、调式转换、分裂与模进、分层装饰变奏等,将副部逐渐推向高潮。

结束部(99-111):主要是对副部调性的终止进行7次重复巩固,前3次是以2小节为单元进行“属七-主”终止,后4次是为1小节为单元进行“属七-主”终止,最后2小节转回主调G大调。

展开部(112-193):其结构主要由引入(112-118)、展开中心(119-168)、属准备再现(169-193)两个大阶段构成,其中展开中心先后对主部的第三种材料与第二种材料依次展开,属准备再现主要回到主调G大调,并以附点形式的属持续音、断奏的属九和弦持续两种方式为再现部做准备。其结构图示如下:

引入部分从主调G大调开始,完整地复述了主部前7小节的三种材料。展开中心第一阶段(119-134)是对主部的第三种核心材料进行充分展开,前8小节在c小调展开,和声语言为V -I -V -I进行,其主和弦持续了5小节,低音形成下行四度音阶级进。之后8小节依次在F大调、降B大调进行模进展开,和声语言保持不变,仅仅把主和弦持续的片段省略了。整体调性呈现连续“上四或下五度”布局。展开中心第二阶段(134-168)叠入开始,主要对主部展开中段的材料(主部第二种材料)进行充分展开,依次经过降B大调、c小调、d小调、G大调。整体上,调性首先呈现“上行二度”布局,到达主调的属小调然后再引回到主调。 之后为属准备再现阶段在属九和弦上持续了23小节,引出再现部。

再现部(194-275):由呈示部、连接部、副部、结束部四个部分构成。

呈示部(194-207):为减缩再现,由呈示部的展开中段三段曲式减缩为一句式的呈示段,调性为主调G大调,中间短暂的转调D大调,又转回G大调形成全终止。

连接部(208-216):减缩再现,只再现了启下部分,调性为E大调,最后通过三次“下属六和弦-意大利增六变音和弦-属和弦”进行引出副部。

副部(217-265):基本上是移调再现呈示部,本体阶段的调性移到主调下方三度E大调,突变展开阶段经过e小调、G大调、b小调、d小调三度调性展开,最后回到G大调形成全终止结束。

结束部(266-275):移到主调再现,结构基本不变,由属七-主的连续进行巩固主调。

尾声(276-324):主要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范围为276-297小节,主要是对主部主题展开中段的材料进行展开与巩固;第二阶段范围为298小节到最后,主要是对主部主题的切分节奏材料进行属七-主的连续进行,进一步巩固主调G大调。

猜你喜欢

曲式大调调性
阿瑟·奥涅格新调性思维研究——以管弦乐曲《太平洋231》为例
20世纪20—30年代多调性观念与技法管窥
G大调随想曲
变体曲式的“再变”及结构范畴的结合
协和无调性:一种具有创意的和声处理方法
——以利盖蒂的部分音乐作品为例
该丘斯曲式学之乐句式研究
谈“调性”
谈和声配置中大调Ⅱ7和弦的应用
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呈示部和声结构分析
“共性写作”时期的非典型曲式中的典型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