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通识教育改革的路径与方法
2021-09-08赫灵华
赫灵华
摘 要 当前,新文科建设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包括应用型高校在内的各类高校正在积极探索。通识教育是新文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对于应用型高校而言,如何使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构建等方面符合新文科建设要求是亟须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吉林动画学院积极推进通识教育改革,打造“大通识+小通识”的通识教育体系,建立了以通识教育为中心的跨专业、跨学院、跨学科协调育人机制,取得一定成效。
关键词 新文科;应用型高校;通识教育;协同育人;课程体系
新文科是在新时代大变革的宏阔视野下提出的新理念,也是进行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新举措。文科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强化通识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新文科背景下,特别是对应用型高校而言,如何在注重专业、注重应用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通识教育的作用,使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完善等方面符合新文科建设的预期,这些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新文科概念的提出及“新”的内涵
“新文科”最早是由美国希拉姆学院于2017年10月提出的教育理念,其对29个专业进行重组,将新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等文科课程中,大力推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1]。2018年5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对接会上作主题演讲,他指出:“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势在必行,要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建设,推出‘卓越拔尖计划2.0版,形成覆盖全部学科门类的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专业集群。”[2]至此,“新文科”的概念进入人们视野。2018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努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新文科”的提法正式写入中央文件。2019年4月29日,教育部、科技部等13个部门在天津召开“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明确2019-2022年三年内将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新文科的建设开始提上日程。2019年2月26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就如何大力发展新文科进行了回应:“新文科建设方面,主要是适应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要求,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叉融合。培养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先进文化,培养优秀的社会科学家。通过推动新文科的建设,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派。”[3]
关于新文科“新”在何处,学者们从不同视角进行了探讨[4][5][6][7]。综合学者观点,从根本上说,新文科之“新”,首先是学科之间的交叉互融,不仅有人文科学内部各学科的融通,还包括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通,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融通,通过学科跨界实现文科建设的模式变革;其次是新技术的融入与使用,使文科教育从偏重知识存储转为注重知识运用,从偏重理论研究转为注重实践应用;最后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彰显中国特色,传播中国声音,形成中国学派。新文科的应运而生及其深邃内涵预示着传统文科教育面临着一场大的变革,与此同时,对于文科占比极大的通识教育的改革也势在必行。
二、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通识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从新文科的视角审视,按新文科的要求衡量,目前应用型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专业教育独领风骚
关于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学界重点讨论的问题,很多学者对于通识教育的重要性给予了充分阐释,但在实际教学中,专业教育的地位却更为突出。主要表现在:第一,学校学科建设偏重专业化。应用型高校大多有自己主打的学科特色,如财经类、艺术类、体育类、汽车类等,在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过程中,学校在专业教育中投入更多力量,使得通识教育逐渐边缘化。第二,学生学习态度趋向功利化。专业教育实用性强,成效明显,通识教育内隐性强,效果隐蔽,所以学生更重视专业技术知识和实践操作,对通识类基础课程漠视小觑,使得自身综合素养后劲不足。第三,专業教育与通识教育处于二元化。很多应用型高校的通识教育就是国家要求的公共基础课,与院系的专业教育是各自独立的,没有直接关联性,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也将二者进行了明确区分,通专各自为营,很难做到交叉融合,且二者在人才培养中的比重差距愈来愈大,使得学生的“全面发展”无法实现。
(二)通识教育流于形式
目前,应用型高校虽然都在开展通识教育,但还没有形成系统完备的通识教育体系。主要表现在:一是开课模块老旧。很多应用型高校统一将通识教育设定为公共课,对于思政、英语、体育、计算机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创业基础等国家要求的课程设定为必修课,其他通识课程设定为选修课,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被笼统地纳入到通识教育范畴之中,课程模块缺乏系统的分类和科学的设计。二是学科结构失衡。有的应用型高校是理工院校,开设自然科学类的通识课程较多,有的应用型高校是文科、艺术类高校,开设人文社科类的通识课程较多,甚至有的应用型高校将院系的个别课程进行了“通识性”的转换,将“改造后”的专业课程搬到通识教育课程中充数,或者因现有条件设课、因现有教师设课,随意设定课程,导致学科结构紊乱。三是课程内容缩水。有的学校为了节省教学空间和教学时间,将通识课程学分压至最低或变相以其他方式给予学分认定,甚至将通识选修课程完全定为慕课,课时被缩减、内容被瘦身,通识教育浅尝辄止,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师资队伍难胜其任
目前应用型高校的通识教育教师队伍还不够健全,难以满足通识教育全面开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师数量紧缺。应用型高校专业课教师数量相对充足,而通识教育教师数量相对紧缺,尤其是思政教师缺口严重,师生配比不达标。二是教师能力有限。通识课程大多偏重于概论、导读类,很多通识课教师对学科探究不够深入,缺乏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融会贯通的能力,授课内容浮于表面,教学方法简单机械,无法引导学生从多学科、多视角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学效果不佳。三是教师观念滞后。应用型高校的通识课教师长期以来把自我定位于边缘地带,主动求变的意识淡薄,课程内容缺乏跨学科的探索,教学手段缺乏与时俱进的更新。师资队伍在数量、能力、观念等方面的薄弱表现,已经成为制约应用型高校通识教育深入开展的一个瓶颈。
三、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通识教育的改革实践
在新文科建设的大力推进下,纯粹的通识教育和纯粹的专业教育已经模糊了界限,二者成为相互融合的整体,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已经成为大趋势。在新文科交叉融合思想的指引下,吉林动画学院立足自身办学特色,对通识教育进行改革创新,力求在改革中求发展,在变化中求创新,在发展中求突破。
(一)强化统筹推进通识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
吉林动画学院于2016年成立通识教育学院,并专门设立指导通识教育改革的通识教育工作委员会,围绕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总体任务,针对通识教育体系和课程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在宏观层面上,通过顶层设计指导全校通识教育的开展,科学规划通识课程建设工作,推动通识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整合各单位、部门的课程建设意见,形成科学的课程体系,建立多层次的通识教育平台,并为教学建设所需要的各类教学资源提供保障。在此基础上,学校响应新文科建设号召,整合校内外优秀教师资源,从科研的角度深入分析通识教育改革的走向、加大跨学院和跨学科的交叉研究,将大科研和小科研互补推进,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积极申报国家、省部级各类重大科研项目,发表通识教育领域高水平论文,使通识教育研究院成为推进通识教育研究的思想库和学术交流中心。
(二)打造“大通识+小通识”的通识教育体系
围绕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战略部署,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总体需求,吉林动画学院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修养、涵养”为目标,构建“大通识+小通识”的通识教育体系,形成“核心素质、通用素养、关键素养”融合协同的课程结构,引导学生以市场为导向将传统文化精神融入文化作品,具体如图1所示。
“大通识”是以“人文与艺术”为核心素养,以“社会与自然”为通用素养的课程体系,设置“文学、艺术、历史、哲学、法律”五个模块课程,扩展“道德、科学、经管、创业、体魄、语言”六个维度,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主要由通识教育学院协同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交流学院、体育俱乐部、虚拟现实学院、文化产业商学院、动漫游基础教学部、设计基础教学部,以及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平台建设与管理中心、创意产业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共同完成“大通识”的构建。“大通识”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课程多为不同学科的基础性导论知识和核心精神理念,引导学生对多学科领域产生兴趣,旨在培养学生广博的知识结构和深刻的思维品质。“大通识”以公共必修课、公共限选课、公共任选课的方式开设。
“小通识”以动漫游、影视、设计、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文商管理与营销、民航六大专业集群为主体,以文化产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为导向,研判适应学生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素养,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渗透,构建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连贯性创造性想象能力、文化传承能力等关键素养为核心,并与专业课程、实践课程一以贯之、相辅相成的课程体系。“小通识”教育体系由各分院进行布局和完善,每个专业集群内可以跨专业选修,打破学科壁垒,着力于满足学生职业发展、学业提升、人格养成等多向需求。“小通识”课程是面向各专业集群内学生开设的,是“大通识”的拓展和深化,是公民素质与专业素质、职业素质相融合的教育,以专业选修课的方式开设。
(三)搭建以文化人、以境育人、以通慧人的通识教育平台
通识教育包括以课程形式进行的显性教育,即依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材进行的课堂教学,也包括以非课程形式进行的隐性教育,即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以及围绕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而开展的社团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吉林动画学院通识教育改革不但在第一课堂上量身定制、科学规划,还力争充分挖掘第二课堂的协同育人作用,推动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形成互动互补、互促互融的和谐局面。建立必修与选修相结合、课堂与讲座相互补、讲授与实践多形式、线上与线下多途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渗透的教育体系,科学搭建以文化人、以境育人、以通慧人的通识教育平台,具体如图2所示。
(四)建立以通识教育为中心的跨专业、跨学科、跨学院协同育人机制
吉林动画学院的动漫游、影视、设计、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文商管理与营销、民航六大专业集群中有文、有工、有艺,其中动漫游、影视、设计都需要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的技术支持,需要后期文商管理与营销的宣传推广,众多专业形成一个艺术生产的全链条。例如,一部动画电影,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负责提供剧本;动画、漫画专业负责绘画、建模;产品造型、设计专业负责造型设计;三维动画、数字媒体、虚拟现实等专业负责加工制作;播音、編导专业负责配音、编排、后期剪辑;文商管理与营销专业负责宣发、推广、运营等。各专业在通力配合,在交叉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艺术与科技深度融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学科建设。学校为推进新文科建设,贯彻落实新兴交叉学科理念,加大科学研究力度,建立以通识教育为中心的跨专业、跨学科、跨学院协同育人机制。一是组建跨学科师资队伍。各学院根据课程要求或实践平台需要,与通识教育学院联合,选派通识课教师在文学、艺术、心理学、道德、法律、历史、哲学等方面提供支持,通识课教师也深入各学院了解相关专业知识,加强学产对接,促进通专融合。二是建立联合素材库。针对目前动漫游、影视创意欠缺的问题,全校各学院联合进行素材库建设,通识教育学院在人文思想、文化内蕴、主题表达方面进行整体把握、筛选、提炼,每个学院结合自身擅长领域,提供文学剧本、创意文本、脚本等素材,为学校长期发展提供素材储备和资料积累。三是推进跨学院“大科研”立项。以产业为导向,以工程中心等科研平台为依托,以核心技术为支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的“大科研”课题立项研究,特别是加大动漫游、影视、设计、文商体系高端项目的实践力度,打好通识教育基础,深化“产业、创业、专业”全方位融合大平台建设。
参考文献
[1]麦可思,王慧.一场新文科的尝试[N].北京日报,2018-09-19(19).
[2]2018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对接会在京举行[EB/OL].(2018-05-24)[2020-08-04].http://www.myzaker.com/article/5b06873077ac6416dc339fd7/.
[3]教育部.全面振兴本科教育 大力发展“四个新”[EB/OL].(2019-02-26)[2020-09-20].http://edu.people.com.cn/n1/2019/0227/c1053-30904805.html.
[4]樊丽明.对“新文科”之“新”的几点理解[J].中国高教研究,2019(10):10-11.
[5]魏琛.新文科视域下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五个维度[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39-50.
[6]夏文斌.新文科新在何处[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6):133.
[7]王铭玉,张涛.高校“新文科”建设:概念与行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0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