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话语艺术研究

2021-09-08何绍清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十九大报告话语艺术

何绍清

[摘要]十九大报告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纲领性文献。作为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及行动纲领,十九大报告的话语表达恰如其分地传达出理论性兼备艺术性的双重受众体验。话语艺术的运用使得十九大报告内容的传递如行云流水,话语风格平易近人,情感共鸣尤为强烈。本文旨在研究分析十九大报告如何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我党追求“实”和“新”的清新文风,崇尚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谱写风清气正的宣传新风。

[关键词]十九大报告  话语  艺术  理论宣传

话语是信息的载体,是传情达意的符号,是建立沟通的桥梁。善用、巧用、妙用话语艺术不仅可以为话语内容本身润色,亦可从身心层面吸引和打动受众,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舆论效应。我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注重话语艺术的运用,在动员群众、团结群众、聚拢民心方面累积了较为丰厚的话语经验。无论是文本话语、理论话语、政策话语还是大众话语,我党都在实际工作中充分调动了话语艺术运用的积极要素,科学掌握了话语表达的艺术要领,因事因地因人地将其应用在党的各项工作尤其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上。毛泽东是非凡的语言艺术大师,长期的革命和创作生涯造就了他独具一格的语言艺术风格。如延安整风运动时期他提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这一旨在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两条工作宗旨,不仅生动传神地传递出整风之导向、任务,还极具革命斗志和情怀,可谓感染力十足。邓小平也十分注重话语艺术的运用,他把精简机构比拟成“拆庙搬菩萨”,用“东西”“南北”四个字谈世界问题。邓小平的说话之道全然体现了简洁、形象、准确的话语特点。进入新时代,我党更加注重话语艺术的运用。习近平总书记就善于用讲故事、举事例、摆事实的方式与听众同频共振、凝聚共识;还善用大白话、大实话和群众语言,拿问题开刀、用现象作靶,同时广征博引、纵横捭阖,以抒发大情怀、展现真性情。[1]这对于纠改一些领导干部讲话,以及个别报告、文件等的文字表述中假、长、空等不良话风、文风有指导性意义。

十九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回顾、总结和展望不仅高屋建瓴、面面俱到,且事无巨细、信有可证。它“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2]它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以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可就是这32000余字的报告让人们在回望过去,展望未来的全新历史方位上深切体会到了党的使命担当之伟大,党的领导智慧之高明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最高宗旨。这份报告可谓鸿篇巨制、独具匠心,在话语艺术运用上信手拈来、游刃有余、大气得体,较好地表现出理论性不枯燥、艺术性不凡俗的话语魅力。这既有利于完整、精准、恰当地传播党的声音,也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与党的声音传播同频、同步。

一、以情感人:讲好中国故事,讲中国好故事

十九大报告是新时代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国风貌的最具代表性、最有影响力、最全面的蓝本和范本之一。以情感人是十九大报告全文一以贯之、由表及里的行文基调,一个“情”字使得报告的内容极具张力。这正是亿万中华儿女为之动容,打心眼里为党的坚强领导鼓掌叫好,并产生强烈情感共鸣和自豪感、归属感的原因之所在。十九大报告用情以真、以深向世人讲述了鲜活的中国故事,展现了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项工作协调共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都取得了根本性进展,综合国力大幅跃升,国际影响力显著攀升,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底气倍加充足。探索对内对外传播路径,创新对内对外话语体系,打造融通内外的中国表述已成为我国讲述自身故事、呈现真实中国的新思路、新课题和新实践。

从讲好中国故事层面来看,这是党的执政能力、工作方法、宣传方式的重要实践和生动反映。讲好中国故事目的在于传播好中国声音,这不仅是从对外层面,更是從对内意义上的客观要求,这是党在领导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实现伟大梦想过程中必须同心追求的正面宣传效应。讲中国故事有多种方式、多种口吻、多种素材,但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基本原则。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要用心用情开展宣传工作,改变“总讲社会灰暗面”的反面案例,坚持正面价值导向的工作方法,增强人们对中国好故事的兴趣感,让好故事营造更和谐的社会舆论风气,让好故事浸润人心,鼓舞斗志。

十九大报告既列举了大量国内外发展大事记,也聚焦于人民群众生活的小细节,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了党在新时代不忘初心、勠力进取,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做贡献的豪情壮志。

1.为人民谋幸福的话语表达平实朴素、深入人心。“人民的幸福线”“人民幸福的斗争”“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美好生活”“和谐美丽”“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等表述不仅接地气而且近人心,有力地增进了人民情感上的认同。这正是“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3]的生动体现。

2.为民族谋复兴的话语表达既有高度也有令人信服的力度。“中国梦”“强军梦”“青春梦”等表达简洁明了;“最伟大的梦想”“共同的梦想”等表达掷地有声;“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等表达振奋人心。这些表达在多重维度上提及了民族复兴的任重道远、光辉前景和终将实现之可能,不仅令人心潮澎湃,更在情感共鸣上起到催化作用,对于激励全体中华儿女筑梦前行意义重大。

3.为世界做贡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十九大报告中变革全球治理体系的话语表达如雷贯耳,赢得了国内外广泛认同。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建设,丝路基金的设立,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等一系列外交活动和相关话语表述支撑、建构起了我党对外交流传播的立体式话语体系和中国化话语表达风格,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塑造力、感召力。

二、以理服人:历史关照现实,理论关照民心

十九大报告为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之成果,全文蕴含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多重意义,全面深入地阐释了新时代何以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课题,完备且严密地体现了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及理论逻辑三位一体的相洽相证。“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生命力在于回归实践,说服力在于与实践相统一。”[4]以理服人是十九大报告自始至终都关切的话语核心,文字表述背后皆有历史可鉴,皆有理据可寻,皆有真相可证。这种理论与实践紧密相随的话语表达方式是增强理论信服力,推进理论大众化,促进理论进头脑的有效方法。

(一)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纷繁如云的历史典故成为旁征博引的重要论据

古典名句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历经砥砺的智慧之思,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载体。十九大报告从为政、立德、修身、笃行、信念、法治等众多角度引经据典,话语效果十分传神,意蕴深邃,启迪深刻。开篇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响亮喊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和奋斗方向所在;结尾引自《礼记·礼运》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向世人郑重宣告天下为天下人所有,中国梦的实现指日可待。引自《战国策·秦策五》的“行百里者半九十”更是准确指出民族复兴必须付诸踏实肯干、艰苦卓绝的实践。纵览十九大报告,成语、古语、典故、史实、历史人物的笔墨非常之多,引经据典、追根溯源都是为了深究其价值内涵并进行新时代的解读,进而增强理论的可读性和说服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可听闻、可言说、可实践。

(二)人民群众关切的和关乎人民群众的“最大现实”成为以表决心的佐证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当前发展的“最大现实”。从微观层面来看,这个“最大现实”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愿望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便是我党要着力解决的“最大现实”问题。群众之事无小事,群众的事便是天大的事。十九大报告在人民群众关注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上传达出了坚决的态度,具体做法雷厉风行、可圈可点。如针对反腐,报告提出“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反腐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史无前例,不敢腐向不能腐、不想腐的制度导向十分鲜明;针对脱贫问题,报告提出要使“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成为最大工作目标,从群众真正关心的问题入手回应群众关切,表露工作决心是以理服人的最直接的论证。

(三)与理论并道而行的是伟大实践,为理论科学性“正名”的是现实所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论上不彻底,就难以服人。”[5]而理论是否彻底必须通过实践来验证。十九大报告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相一致的时代宣言书,其中包含和体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连。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6]十九大报告之所以能以理服人,在话语表达上显得干练成熟,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理论皆有出处,出处皆有现实可寻。提及文化自信,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民族强、国运兴的前提和价值所在,它是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重要源泉,是增进民族情感、家国认同、民族自豪感,从而使中国人攻坚克难、实现伟大梦想的精神动力。如此论证,让人心服口服,由衷地为报告的精彩陈述叫好。因此,“十九大报告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历史和未来的统一、民族和世界的统一”[7]。

三、以诚近人:凝心聚力以诚,人心向背以信

十九大报告不仅在国内引起广泛讨论,也在国际社会引发热议。这当中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这个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行动纲领用词斟句十分讲究,除了理论话语、政策话语的表达外,还有生活化、通俗化、群众化的语言表达,俨然是一个群众听得懂、理解得透的报告。这些接地气的语言表达也直观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诚近人、与群众“交心”的话语艺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8]“人与人交往在于言而有信,国与国相处讲究诚信为本。”[9]十九大报告之所以能打动人心,让人民群众倍感亲近,产生信任感,一个关键原因在于它通篇都体现了“诚”和“信”的价值导向。

(一)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

《说文》认为:“诚,信也。从言,成声。”意指待人接物要讲信用,不搞见不得人的把戏。《礼记·中庸》有言:“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其认为“诚”是“天道”,致力求誠以达诚之境界是为人之道。十九大报告作为时代强音,何以强?除了文中提及的在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目标进程中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和重要经验外,凝心聚力、赢得群众认可是重要因素。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可以说,十九大报告十分全面地体现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这是我党旗帜鲜明讲政治、抓党建、讲纪律的根本要求,亦是提升党的政治觉悟与能力,努力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提高自身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庄严宣告,更是向10多亿中国人民的郑重承诺。一个光明磊落、说到做到的政党一定是一个受人民爱戴和拥护的政党。作为“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10],中国共产党充分确证和实践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故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戴是历史和现实之必然。

(二)言必信,行必果:所说之话、允诺之事,都会兑现、终将成真

以诚待人者,人亦诚而应。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组成要素。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亡。十九大报告从国家、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细节为基点,提出了诸多战略决策和部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是理想,也是信念。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全体中华儿女“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从历史发展来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主体的人本思维”[11],“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从实现伟大梦想的现实维度来看,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是实现伟大梦想的重要条件。绵延千年而不绝的“文化养分”、亿万中华儿女所汇聚的“磅礴之力”、“锐意进取,埋头苦干”的精神斗志等都将为实现中国梦助力。从党的先进性、引领性来看,伟大梦想的实现要“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十九大报告的字里行间生动流露出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英明睿智,取信于民,以及和群众打成一片的亲民之感。

四、以美动人:审美体验细腻,情感共鸣深切

十九大报告不仅是具有较强理论性的政治文本,也是具有一定可读性的读物。仔细品味十九大报告的行文,我们会获得一定的审美情感体验。作为一个面向全体中华儿女、面向世界的政治宣言,讲究话语表达的通俗性、形象性、生动性是我党在进行话语转换与创新时的基本要求。十九大报告的话语艺术之美可谓美在不言中,其语言通俗却不庸俗,平实但不乏味,有“人情味”又不失理论魅力,既有用词上的美、押韵上的巧、句式上的多样,又有修辞上的多变、语气上的偏重、韵味上的雅致......这些不言之美不仅为理论的阐释增色不少,还为理论的现实指向造势,强化了十九大报告理论宣传的影响,“极大地增强了报告的表现力,形成了特有的庄重之美”[12]。这对于受众的视听都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冲击,也是一种良好的身心体验。十九大报告春风化雨般切合了人民群众的心理认知,从人民群众的听、看、感等方面调动了其积极性和体验感。

(一)美在措辞造句上,从行文的外在形式上给人以直观的美感体验

十九大报告“总结过去、研判现在、统筹未来,充分运用了‘历史话语表达”[13]。它的话语表述不仅精准简明、科学严谨,字里行间还给人以深沉、厚重的美的感受,这十分清晰地体现在了文本的措辞造句上。首先,古文写法的引用和应用使得话语表达的效果更富新意,更具感染力。比如“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缉拿归案、绳之以法”“打铁必须自身硬”“登高望远”“蹄疾步稳”“居安思危”“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这些文字表述不仅不生硬、不晦涩,反而十分“应景”,让人感觉十分“好嚼”,行文充满了古文范式之美。其次,修辞手法的应用渲染了报告直击人心的情感气氛,让语言的“形美”体现于细微,话语效果以小见大。比如比喻修辞有“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对仗修辞有“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排比修辞有“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等。再次,用词的多变灵活也尽显“形美”,避免产生视觉疲劳。比如“脱真贫”“真脱贫”“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程序化”“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同心协力”“齐心协力”“勠力同心”“坚定信心”等。

(二)美在语言感受中,从文字的深层意义上给人以强烈持久的情感体验

除了“形美”的外在、浅层美感体验之外,十九大报告的语言艺术之美还在于使受众心中产生的强烈、持久、深刻的审美情感体验。比如“绿水青山”“优美生态环境”,自然的“宁静、和谐、美丽”等,这些美不仅是口头上、语言上、文字表述上让人产生美的想象和体会,更是在坚信这些美“足以实现”的当下,人们对美好的渴望得到了一定的满足。马克思主义美学观点认为,美根源于实践,劳动创造了美。十九大报告洋洋洒洒的文字表述之所以能够冲击人的心理和情感,产生主观感受的高度愉悦,是因为十九大报告所有的“形美”“內在美”都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亲历者,因此十九大报告的语言之美即是人们在文字和现实之间找到使二者匹配、联结的情感线索,并由此勾连出一个完整的审美过程。作为一个具有高度政治性又极具宣传意义的报告,十九大报告可谓独具匠心、别具一格,体现出了较高水准的话语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致。

五、以境引人:身临其境之感,感同身受之思

十九大报告的话语艺术除了体现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之外,还体现在话语铺垫和情境创设方面。良好的话语沟通和话语传递必定是通过情境来增强受众的带入感和体验感的。因此,寓情于境、于理,将陈情说理和语境、情境等相结合就显得尤为重要。十九大报告在“境”的营造方面十分讲究,通过大量情境、语境的创设和建构给受众塑造了一个非常自然的接收环境,让理论的传输、思想的传播、观点的传递更得体和到位。另一方面,“境”的创设和营造也让十九大报告想要传递的核心思想、理论、观点等内容可以正向扩散,直入人心,充分提升理论宣传和理论教育的实效性。

(一)身临其境与话语氛围的营造

十九大报告中反复用到了以境引人的话语艺术,在话语的新意、吸引力和感染力上都实现了创新。比如从反腐工作来看,提出“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这些句子直接、客观地描绘了当前我国政治生态中的挑战和反腐工作的严峻,为受众营造了一种反腐态势高涨和反腐工作“箭在弦上”的氛围,突出了反腐工作的紧迫性。另一方面,“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等反腐行动和形势更进一步为受众烘托了我党对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话语气氛。“重拳反腐,深得党心民心,国人称道,也使官场肃然,人心根基愈加坚实牢靠。”[14]在此基础上,全面从严治党必定成效卓著,“海晏河清、朗朗乾坤”的良好政治生态也将指日可待。

(二)触“境”生情与话语效应的生成

情由“境”生,十九大报告营造话语表达的“境”是为了激发受众的“情”,由此来提升其话语传播的实际效果。当前,“党的十九大精神正在落地生根,形成生动实践,化为精神力量”[15]。因此,激活“境”对“情”的催化作用以推进十九大精神深入群众内心就显得十分必要。杜甫在《春望》中就写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触“境”生情就是要通过“境”使人们产生连锁反应来撼动人的情愫,产生心理上的应激反应和即时感受。以脱贫攻坚为例,十九大报告的相关论述提到,“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实现“贫困县全部摘帽”和“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这些论述从脱贫工作的数据、程度及目标等各个方面清楚地展示了我国当前脱贫工作的进展情况以及预期形势。在这样的话语铺垫的情境下,受众自然能感受到脱贫攻坚工作的不易,也会对未来全面小康的实现抱有信心。同时,受众还会在这样一种话语情境下油然生起对党的认同和拥护,从而支持党的坚强领导。

(三)情随境迁与话语走向的调整

话语情境的营造是为人的情感认知而设定的,但是话语情境的设定并不是一以贯之、始终不变的,它会随着话语重心和话语内容的导向而变。这不仅是话语艺术讲求的重要原则,也是从受众角度出发,提高与受众的心理互动的必然选择。十九大报告在论述生态环境治理时首先提到,“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些话营造了一种生态环境保护极端重要且“来路漫长”的情境,激发出人们些许紧张、关切的心理。接着文中又提到,建设“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这些论述又营造了一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话语情境,话语重心转移至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上,在缓解了紧张感的同时让人产生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生态问题的理性审视。最后报告提到,“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这样的论述营造的是未来光明美好的前景,与前文既有逻辑上的递进,也有情感上的升华。因此,最后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的呼吁就显得水到渠成,感情抒发上一气呵成,毫无拖泥带水之感。

[参考文献]

[1]文秀.习近平讲话的语言风格及特点[N].学习时报,2013-12-09(3).

[2]开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创新——基于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分析[J].江汉论坛,2018(9):5-12.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66.

[4]王希軍.理论的说服力在于和实践相统一[N]. 社会科学报,2012-06-21(3).

[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2).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6.

[7]胡淼森.感悟十九大报告的“三远”[J].理论导报,2018(23):53.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26.

[9]本书编写组.不忘初心:坚守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41.

[10]吴春艳.从十九大报告看中国共产党对现代政党建设的探索[J].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3):28-31.

[11]章娇娜.党的十九大报告蕴含的哲学思维[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2):11-15.

[12]陈露露,王用源.党的十九大报告的词语使用特点[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4):65-68.

[13]吴晓璇.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历史主义审视[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8,19(3):58-62.

[14]杨国斌,潘丽丝.十九大报告语言风格探析[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46-48.

[15]李庚全,柏媛媛.十九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要性及路径研究[J].高校辅导员,2018(3):22-25.

责任编辑:黄玉娇

猜你喜欢

十九大报告话语艺术
画与理
亚太区域合作的话语消退与重新激活
纸的艺术
新时代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三重价值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论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球贡献
雷人话语
雷人话语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