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论述

2021-09-08孙强

新课程·上旬 2021年33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德育

孙强

摘要:根据相关的研究显示,当前中学生的德育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可以通过课文中的故事和人物的高尚品德来教育学生。初中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学生道德教育的渗透,以此实现道德教育与文化教育并驾齐驱的效果,从而使中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基于此,针对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进行了论述,希望为相关的研究人员和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德育;初中;语文教学

语文属于初中基础性的学科,其在培养初中学生思想道德与文化素养,以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汲取人类文化精髓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将德育渗透进去,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语文的主要功能在于带给人审美愉悦,从而陶冶人们的情操,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当前,我国持续深化新课改,收录到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大多是文化与道德合二为一、文化与素养兼备的优秀著作。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把学科特点作为教学依据,借助语文课堂教学,把德育与语文教学进行融合,使其能够更好地教育与影响学生。

一、有效运用语文课文为初中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德育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目标在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相关规定为:在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悠久历史的教育;利用经典文章使学生热爱祖国,培养学生关注人民情感,做有文化、有道德、有理想、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所有的记叙文、说明文、白话文以及文言文都必须切实贯彻“爱国主义”这一基本方针。如初中课文《故宫博物院》,通过对我国故宫建筑群的规模、精美程度进行介绍,使学生充分领略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我国古代建筑的喜爱以及对劳动人民的敬佩之情,使学生为自己是中华儿女而感到无比自豪。还有鲁迅先生的文章《藤野先生》,讲述的是鲁迅先生为了探寻救国之路而去日本学习医学,但是在学习期间深深感受到国民的愚昧和懦弱,毅然决然地弃医从文,以此唤醒国民。这样强大的爱国主义思想能够使学生的内心受到震动,从而使学生明白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是密不可分的,每个人都应该发奋图强,树立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1]。

二、在课文中逐字逐句探寻内在的各种德育因素

对于语文课文来说,部分句子、词语看似极其平淡,然而其中却常常蕴藏着作者浓厚的情感。老师应正确指导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体会,并在此基础之上对课文进行讲解与诠释。不能只单纯阅读文字语言,还需要把人文精神融入其中,帮助学生去感悟课文中渗透的真诚而高尚的品德,从而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比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品质,以及宽阔的胸怀。而鲁迅先生的《故乡》不但对闰土的外部形象进行分析,同时还需要学生对文章最后的句子进行背诵与理解,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一句话意在激励学生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敢于斗争的精神以及勇往直前的精神。语文老师也需要将德育渗透到其中,使他们受到充分的感染,以此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意志[2]。

三、紧握正面形象,以此教育和感染学生

初中语文课本中收录了很多能够充分反映现实世界中人和人之间感情的文章,其中有的是为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终生、战功赫赫的领袖,有的是为了党和国家的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模范,还有的是为了祖国的建设事业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劳动人民,也有默默奉献和拼命硬干的人,更有为了唤醒国人而四处奔走呐喊的人。他们正面高大的形象,能够使学生受到极大的感染,具备强大的说服力,与此同时,他们也给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明确了前行的方向。对于语文老师来说,应重视指引学生向他们学习。课文中所表现出的人物的精神品德以及思想情感都给学生塑造了一个个正面的形象,老师需要紧紧把握住,深入去开发,从而洗礼学生的心灵,使学生的情感发生共鸣,升华他们的思想,进而教育和感染学生。

综上所述,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需要充分调动起学生,而语文老师也应该具备强大的思考能力以及敏锐的洞察能力,把学生的实际情况与语文课本的优势作为依据,将学生自然地引导到放松、新鲜而和谐的德育环境中,使他们能够积极开展探索,不断挖掘语文教材中丰富多样的德育因素,培养更多的学生成为品学兼优、拥有健全人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田丽娟.初中语文教学中利用文言文开展德育的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237.

[2]阮捷音.让德育之花绽放在语文课堂:中学语文德育探究[J].华夏教师,2018(14):24-25.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教学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