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家校共同体 提升德育实效性
2021-09-08牛利平刘莲娣
牛利平 刘莲娣
摘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初中生的教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那么,如何更好地进行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开展家校共育,因为初中生的成长既需要学校老师的指导,更需要家长的教育与引导。学校可以为初中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传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家长可以给初中生提供物质保障,当然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还要学会做人和处世,这就离不开这二者的教育与引导,只有家校共育,才能为初中生的成长与学习提供保障。
关键词:初中;家校共同体;策略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学生的德育工作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教育即是教书与育人的集合,二者不可分割,同等重要,但是育人之责不仅仅是由学校承担,应该和家庭联手形成融合机制,这样才能提升德育的效率,否则仅靠学校或者家庭一方面是不可能完成的。如何更好地进行家校共育,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得益彰、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德育,在新时代背景下,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家校共育是提升学生德育效率的有效途径,只有通过家庭和学校的携手合作、互通信息,全方面了解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的常态化表现,才能让家长和学校有的放矢地进行针对性教育。初中正是学生发展的关键时刻,学校和家庭更要认识到家校共育的职责和重要性,学校要做好学生文化知识的教育和文明习惯的养成,家长除了给学生提供必要的经济保障之外,还应立足于孩子的长远发展,做好榜样和表率,给孩子提供一个有保障的智育机制,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教育,形成文明行事的意识,真正把家校共育机制落到实处。构建初中家校教育共同体是大势所趋,具体操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升家校共育质量,提高家校管理水平
由于农村特殊的生活环境,许多家长的文化水平比较低,这就影响了对孩子教育的策略选择,他们一般以惯常思维来思考问题,教育方法比较简单、粗暴,不注意教育的技巧和方法,导致家庭教育效率低下。学校有责任和义务做好家长的培训和引导工作,平时要多组织一些家长培训会,帮助家长提升其教育水平和认识,想家长之所想,急家长之所急,引导家长运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让他们认识到教育孩子不能急躁,这样孩子就会欣然接受,并认真地改正错误。同时要引导家长对学校的工作提出自己的看法,帮助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而实现双赢的局面。
二、创新家校沟通平台,营造高效交流机制
农村特殊的地域,一般人都住得比较分散,传统的家访方式实现的可能性不大,这时家长可创新与家长沟通的机制,借助新媒体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如电话、通信软件,都可实现实时沟通,通过与家长的交流,双方都能够了解学生的动态。当然,凡事要因人而异,对于那些家庭确实有困难的学生和行为反常的学生,老师还是定期要做好家访,对学生的真实状况有一个好的掌握,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从而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三、家校共育要在平行的基础上进行
学校与家长的合作教育,应该建立在平行的基础上,双方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学生的教育问题,当学生在学校犯错的时候,班主任老师要尽量以关心的态度实现与家长的沟通,在沟通的基础之上商量解决问题。对自己的错误家长也应该以正确的方法去解决,切不可护短,影响孩子的后续教育。家长不但承担着孩子的监护责任,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引路人。要凭借自己监护人的身份去教育孩子,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以家庭影响来帮助孩子认识并改正出现的错误。在家校通力合作下,帮助初中生全面发展。
四、构建新型家校合作关系,提高沟通技巧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理解是第一位的,在理解的基础上寻找正确的沟通方法,在家校共育情境下,无论学校还是家庭,都要注意构建新型的合作关系,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运用科学的沟通技巧去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家校共育,因为在教育初中生的问题上,家长和老师也是有很多共同点的,教师可帮助家长制定合理的家庭教育计划,家长也可以参与学校的管理,为学校管理出谋划策。另外,及时成立家委会,制定家委会章程,使家委会有章可依,让家委会切实为家校共育服务,为初中生成长助力。
总之,新时代教育要求家长更新教育理念,在家校沟通的基础上,建立新型的教育模式,可以利用互联网将家庭和学校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师定期组织家长会。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家校共育双方要实现沟通就变得非常简单和方便,学校可通过网络技术让家长实时看到学生的表现,同样的道理,老師对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也可利用网络即时看到。另外,可以运用网络问卷的方式,对一些不便于公开讨论的问题进行信息收集,及时了解双方的想法,寻找最佳的解决途径,从而真正落实家校共育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班华.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2]何远清.活动德育:提高德育实效的有效途径[J].教育导刊,2009(9).
[3]范小凤.论新时期中德育模式及其运作机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