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成路径
2021-09-08芦怡婷
【关键词】核心素养;真实情境;单元设计;地理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54-0108-02
【作者简介】芦怡婷,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京,210003)教师,一级教师。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1]《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提出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这四个方面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区域性”和“人地关系”等学科属性。如何让地理课堂成为核心素养生成的沃土?下面笔者围绕自己的地理学科教学实践,谈谈相关实施路径。
一、真实情境引领下的地理核心素养生成
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组织过程中,可以依据课标,结合教材,从真实情境中渗透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内容,或者对教材内容深度挖掘,建构能够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课堂,让核心素养有更广阔的生长空间。
笔者在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人口容量”一节的教学设计中,扩充了我国人口现状的相关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本节内容对应的课标要求为“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人口问题是很多生态及社会问题发生的本源,当今社会对人口问题、人口政策的讨论颇多,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设置学习任务真实情境为新中国成立后的人口政策演变进程:“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期间,在人口数量控制上取得了显著成果,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从1978年的28.8‰下降到2017年的5.32‰,中国人口的超低自然增长率已经维持了将近30年。从2011年开始有了一系列生育的宽松政策,这说明超低的生育率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问题,请大家结合所见所闻进行讨论。”这一系列关于人口问题的讨论,体现“综合思维”核心素养中“时空综合”“要素综合”“地方综合”这三个方面。整节课用人口现状设置真实情境,学生在讨论感兴趣的时事过程中,进行梳理和探究,辨析与讨论,拓展了思维的深度及广度。
二、单元教学解构重建中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生成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计是学科教育落实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算是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路径。[2]新课程理念下的单元设计就是依据课标对教材内容进行解构、重组,以更好地推进核心素养的落实。
笔者在高三地理复习课时,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对“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两个专题内容进行解构和重组,进行了单元教学的尝试。新课标有如下要求:结合“一带一路”建设说明国际合作的重要意义。“一带一路”是一个包含不同尺度和层次的区域系统,涉及空间结构与国土开发、区域经济发展、地缘政治和战略、环境与生态、人文地理与旅游地理等方面。[3]产业转移与资源跨区域调配都涉及要素的转移,在“一带一路”这一真实情境下有很多相关的案例,笔者选取相关案例进行“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主题的复习。在中缅油气管道建设的案例中,从多个角度、多个区域分析管道建设的原因及影响。其中渗透的地理核心素养有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等,同时形成“資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影响”的答题范式。引导学生用相似的方法去分析我国纺织业在越南的产业转移,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展开,在能力迁移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最后呈现“粤港澳大湾区”的例题,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优势条件和推进大湾区融合发展的主要措施,既落实了本单元复习任务,也从多方面提升了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三、课堂实验设计实践中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生成
新教材和新课标中有很多地理实验、调查的设置,落实的是“地理实践力”这一核心素养,这是其与旧课标、旧教材最大的区别。地理实践力素养,强调在真实的环境下知识的运用能力、地理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力,以及地理活动的策划和实施能力。[4]笔者在新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土壤”一节的教学设计中设计了课堂实验——比较砂土、壤土、黏土的质地。实验设计如下。
实验用品:三种土壤样本、量杯、滤杯、水杯、滤纸、水。
实验步骤:
1.平均颗粒粗细:用手指研磨感觉。
2.透水性比较:(1)将滤纸润湿,贴放至滤杯底部;(2)用量杯各取等量土样放入滤杯;(3)将滤杯与水杯组合,用量杯取等量的水,同时注入滤杯;(4)观察比较三个杯中的渗水速度。
3.黏性比较:取土壤样本加适量的水,看是否容易搓成条状。
应用探究:哪种壤土是农业生产的理想土壤?
学生通过实验的设计、操作,对土壤的特征有了最直观的认识,课堂气氛活跃,地理实践力素养同时得到了落实。在课时有限,教室实验器材、场所大小受限的情况下,怎样尽可能地穿插地理实验、调查,更好地落实地理实践力,是新课标背景下地理教学必须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29-30.
[2]崔允漷.学科核心素养呼唤大单元教学设计[J]. 上海教育科研,2019(4):1.
[3]董瑞杰.基于“一带一路”的地理核心素养构成内容和培养途径[J].地理教学,2018(13):4-7.
[4]韦志榕,朱翔.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