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英语教学目标的设定、叙写与评价研究

2021-09-08吴燕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教学目标高中英语评价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目标;设定、叙写、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54-0065-05

【作者简介】吴燕,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江苏无锡,214174)教师,高级教师。

一、引言

在译林新版《普通高中教科书·英语》(以下简称《高中英语》)备课过程中,许多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设定不够重视。他们认为,《普通高中教科书·英语 教师教学用书》(以下简称《教师用书》)提供了现成的教学目标,可以照搬照用。这是一种误解。教学目标的设定与执行事关教学成败,应该成为一线教师日常教研的重要内容。科学设定教学目标,有助于教师深入领会《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1]5(以下简称《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把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落实到每一课时的具体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从而实现英语课程目标。

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与教学目标

1.英语课程总目标与具体目标。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具体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在接受高中英语教育后应具备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普通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各要素的发展以三个水平划分。

2.核心素养水平划分与学业质量水平。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的三个级别与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关联。学生修习完成三类课程应达成相应的学业质量。学业质量是完成课程学习后的学業成就表现,也分成三个级别。换言之,我们通过对学生学业质量水平的考查来检测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情况。根据要求,学生学完必修课程应达到学业质量水平一的标准;学完选择性必修课程应达学业质量水平二的标准;学完提高类和其他类选修课程应达到学业质量水平三的标准。

3.学业质量水平与教学目标。

高中英语必修课程6学分,选择性必修课程8学分,选修课程6学分,总计20学分。学生修习内容可以是: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提高类);也可以是: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其他类)。

以译林新版《高中英语》为例,学生修习完成教材1~10册(即模块1~10),可以获得20学分,达到学业质量水平三的标准;或者,学生修习完成教材1到7册和其他类选修课程(基础类、实用类、拓展类、第二外国语类),也可获得20学分,达到学业质量水平三的标准。这样,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目标与教材教学之间、教材教学目标与课程总目标之间就有了联系。

三、教学目标的设定、叙写与评价

(一)目标层级

译林新版《高中英语》教材共10册,其中,1~3册是必修教材,4~7册是选择性必修教材,8~10册是选修(提高类)教材;每册教材有4个单元,每单元有8个板块。涉及教材使用的教学目标可以细分成模块(各册)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板块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因此,在使用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研究和思考的教学目标可分以下层级:

Ⅰ:课程总目标

Ⅱ:课程具体目标

Ⅲ:核心素养水平划分(三个级别)/学业质量水平(三个级别)

Ⅳ:模块目标(共10册/模块)

Ⅴ:单元目标(每册4个单元)

Ⅵ:板块目标(每单元6个主要板块,不包括Assessment和Further study板块)

Ⅶ:课时目标(每单元约8~10课时)

明确教学目标的层级,有助于我们明确教学目标设定的依据、来由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二)目标设定

《英语课程标准》是教学目标设定的重要依据。为了科学设定教学目标,教师必须研读《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英语课程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研究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和学业质量水平的标准,了解教材编排体例,熟悉单元、板块的教学内容,分析学生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其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学业质量水平、单元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的研读、分析与判断。

1.研读“学业质量水平”。

以必修教材为例,第一、二、三册教材的教学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努力达成高中英语学业质量水平一的要求。其标准描述共有14条,涉及听、说、读、看、写技能。例如,关于“读”的质量要求是以下4条:“(1)能抓住日常生活语篇的大意,获取其中的主要信息、观点和文化背景;能借助多模态语篇中的非文字资源,理解语篇的意义。(2)能区分语篇中的主要事实与观点;能基于所读内容,进行推断、比较、分析和概括。(3)能识别语篇的类型和结构,辨识和分析语篇的文体特征及衔接手段,识别语篇为传递意义而选用的主要词汇和语法结构。(4)能识别语篇直接陈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社会文化现象。”[1]47,48

因此,在必修课程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从阅读文本的主题语境、文体特征、语言特色、主旨大意、主要信息、价值取向、文化内涵、作者观点、写作目的等多方面着手,引导学生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并发展他们的核心素养。对每篇阅读课文的教学,教师则需根据文本的具体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需求,科学而合理地设定教学目标。

例如,《高中英语》必修第三册第四单元Reading板块的阅读课文是一篇新闻,报道了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及其团队发现青蒿素的过程,重点介绍了他们的不懈努力,以及从传统中医药学中汲取智慧的情况。因此,这篇课文的学习目标可做以下设定。

在学完这篇阅读课文后,学生能够:

(1)概括出这篇新闻报道的主旨大意和重点信息;(2)对传统中医药研究的重要意义做出恰当的评判;(3)归纳出科学家屠呦呦的优良品质;(4)用非谓语形式解释某些医学术语。

可以看出,这些教学目标的设定依据就是学业质量水平一有关阅读技能的标准。

2.重视单元教学目标。

从课程总目标到课时目标需要经过不同的层级。把学业质量水平标准分解到模块教学目标的过程就是编制课程纲要的过程。教师在编制课程纲要后和设定板块或课时教学目标前,一定要先设定单元教学目标,通过单元目标的设定来完成板块或课时目标与学业质量水平标准之间的“链接”。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制订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强调了设定单元目标的重要性。英语教材根据不同的主题语境,以单元(Unit)为单位编写。语言知识融合在语篇里,语篇内容反应主题语境,学生围绕主题语境开展听、说、读、看、写等技能活动,在此过程中运用学习策略,学习文化知识,发展核心素养。完成一个单元的学习大约需要两周。设定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可避免浅表化和碎片化教学,符合教材编写体例,目标可检测性也较强。

设定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能促使教师深入思考单元和单元之间、单元和板块之间、板块和课时之间、课时和课时之间的关系。因此,设定单元目标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板块或课时教学目标。例如,《高中英语》每个单元的Welcome to the unit板块由图片、音/视频材料和配套文字以及相关问题组成。该板块的编写意图在于激活学生与单元主题有关的背景知识,导入新的学习内容。如果仅从板块内容本身考虑,教师感觉教学内容单薄,教学意义无关紧要。但是,如果综合考虑单元整体教学,教师就可以跳出教材的局限,将该板块与单元主题、其他板块内容、单元语言知识、单元综合技能等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充实和丰富這一板块的教学。另外,设定单元目标能帮助教师合理补充、删减、替换和扩展教学内容,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此外,教师还要注意板块目标与课时目标的区别。例如,《教师用书》建议完成各单元Reading板块的教学用2~2.5课时。因此,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把板块教学目标分解到不同的课时。

(三)目标叙写

设定目标时,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起点能力和通过单元或课时教学应该达到的终点能力有清楚的认识。要科学运用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要综合考虑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要兼顾不同学生的个别差异。设定的目标必须是大多数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同伴互助和教师引导所能达到的。借鉴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和霍恩斯坦教学目标分类的研究成果,严格意义上的教学目标,应包括行为主体(Audience)、行为动词(Behavior)、行为条件(Condition)和表现程度(Degree)四项要素(简称ABCD型)。[2]为了便于观察和测量,教学目标要用描述外部行为的动词来叙写。

例如:《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一单元Food matters的教学目标可叙写成以下形式。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

(1)认识饮食背后的文化因素,学习和理解不同的饮食文化,增强文化意识;(2)理解动词不定式做主语和表语的功能特点,并在具体语境中正确理解和使用;(3)书面介绍自己最喜爱的美食,并正确运用感官细节的描写手法;(4)口头介绍具有中国特色的美食,并描述其背后的文化历史渊源;(5)小组合作制作一道美食,并英语记录其全部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设定和叙写目标时千万不要把四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人为地割裂开来,分别进行描述。譬如,不能把目标设定和叙写成:“(1)语言能力目标是……;(2)文化意识目标是……;(3)思维品质目标是……;(4)学习能力目标是……”因为,四项核心素养的发展是融合在英语课程学习的过程之中,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此外,还要避免把教学内容等同于教学目标。译林版《高中英语》每单元标题和Welcome to the unit板块之间的文字描述属于教学内容,也是学生单元学习的主要任务,和单元教学目标有一定的联系,但不是单元教学目标。

(四)目标评价

达成教学目标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传统教学活动的设计存在两个误区:第一类是活动导向的设计,第二类是灌输导向的设计。在以活动为导向的课堂中,学生认为自己的任务只是参与,认为学习只是活动,而非对活动意义的深刻思考。在以灌输为导向的课堂中,教师按照课前预设的步骤,逐句逐页地讲授教学内容,学生被动接受。正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的、“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Understanding by Design)”[3]认为,设计教学活动的关键在于“以终为始”,即从学习结果开始的逆向思考,也就是“逆向设计”。逆向设计的三阶段是:确定预期结果、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设定单元、板块或课时教学目标(即确定预期结果)之后的首要问题不是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活动,而是如何设计目标评价方案,即我们根据何种证据判断预定目标是否达成。

目标评价方案不能游离于课堂活动计划之外,应与学习活动融合一体。例如,《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第二单元Extended reading板块的教学目标如下:

By the end of this class,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1)analyze the basic elements of the short story;2)explain the implied meaning of some moving sentences;3)appreciate the short story from different aspects;4)share a touching story about their family.

这一目标评价方案的主体部分其实就是表现性任务的评判标准,如下:

1)Be able to find information about basic elements of the short story such as setting, plot, theme, characters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m.2)Be able to locate at least five sentences that have moved them, interpret the implied meaning and explain why they feel touched by each of them.3)Be able to appreciate the short story from different aspects such as the plot design, the way of narrating, the description of characters or the use of language.4)Be able to tell the rest of the class a touching story about their family, which includes a clear setting, a brief beginning, a climax and an ending.

在科學设定和规范叙写教学目标和合理设计目标评价方案后,教学活动的设计会显得水到渠成,呼之欲出。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应遵循“辐辏”原理,使所有活动指向既定目标。

四、结束语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没有明晰教学目标的课堂是盲目的、随意的、效率低下的。基于《英语课程标准》,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针对学生实际需求,科学设定并规范叙写单元、板块和课时教学目标,创设目标导向的英语课堂,是教师实施有效教学、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前提和保证,也是教师的使命与职责。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吴燕.课时教学目标的设定、叙写、执行与检测[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12):12.

[3]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格.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M].闫寒冰,宋雪莲, 赖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教学目标高中英语评价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