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效果及对患者肝功能影响观察

2021-09-08方圆

当代医学 2021年25期
关键词:乙型卡韦代偿

方圆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江西 九江 332000)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是临床多发的一种肝部疾病,其发病原因主要为乙型肝炎病毒存在持续性感染的现象,具有死亡率高、预后难度大的特点。失代偿期是指门脉高压症,也是肝硬化发展到相对严重的一个阶段。在此阶段,患者的肝脏结构虽然完整,但其作用已无法代偿病变部分肝脏的功能。失代偿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会出现腹水、出血、面色灰暗等临床症状,且如果未及时进行干预,很容易诱发肝性脑病。在既往的治疗中,临床多以清除或抑制治疗为主[1]。因此,在用药方面,以护肝降酶类药物为主。但该类药物只能暂时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预后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肝功能,并未得到转归。有研究指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恩替卡韦进行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失代偿期治疗,效果显著[2]。基于此,本研究选取 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6 月本院收治的88 例失代偿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所致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及对肝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失代偿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所致肝硬化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选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男25例,女19 例;年龄35~72 岁,平均年龄(53.29±3.42)岁;病程6个月~16年,平均病程(8.20±0.34)个月;肝功能分级:B级24 例,C 级 20 例。观察组男 26 例,女 18 例;年龄 34~73 岁,平均年龄(53.18±3.52)岁;病程 5 个月~17 年,平均病程(8.12±0.35)个月;肝功能分级:B 级 25 例,C 级 19 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2]:患者经B 超、CT 检查,确诊为失代偿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3]:存在其他肝炎、精神疾病;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6 个月内服用抗病毒药物或者免疫调节剂药物;存在凝血功能障碍。

1.3 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以抗感染、护肝、利尿等治疗为主。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拉米夫定[葛兰素史克制药(苏州)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581,规格:0.1 g×14 s]治疗,每次0.1 g,每天1 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恩替卡韦(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237,规格:0.5 mg×7 s),每次0.5 mg,每天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1年。

1.4 观察指标

1.4.1 肝功能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包括白蛋白(ALB)、天门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

1.4.2 疗效评价 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体征好转,肝功能指标明显改善为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好转,体征改善,肝功能指标有所转归为有效;不符合上述指标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头痛、眩晕。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rapeutic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2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ALB、ALT、AST、TBIL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ALB、ALT、AST、TBIL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liver function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2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liver function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注:TBIL,总胆红素;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门氨酸氨基转移酶;ALB,白蛋白

P值0.895 0.000 0.642 0.000 0.974 0.000 0.828 0.000组别TBIL(μmol/L)ALT(U/L)AST(U/L)ALB(g/L)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n=44)201.23±40.23 152.65±40.72 378.62±20.37 102.38±12.36 378.55±52.16 98.36±10.28 27.53±2.12 31.02±3.72观察组(n=44)202.38±41.12 90.73±12.38 380.65±20.45 60.52±5.61 378.19±52.36 50.24±14.32 27.43±2.19 40.82±2.87 t值0.133 9.652 0.467 20.456 0.033 18.107 0.218 13.836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恶心2 例,头痛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2%;对照组恶心1例,头痛1 例,眩晕2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5,P=0.693)。且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不影响患者的治疗进程。

3 讨论

3.1 失代偿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诱发与危害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人们的生活及饮食习惯不断改变,肝病的发生率也逐渐升高。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是临床发生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如果不及时进行控制,随着病程的延长,很容易发展为肝硬化失代偿期,即肝硬化晚期。在这个阶段,患者的肝功能受损严重,很容易出现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乏力等并发症,严重时还会形成肝癌。所谓肝硬化是指多种原因导致的肝脏慢性、弥漫性改变、肝细胞变性坏死后,出现的一种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现象,破坏正常肝小叶结构以及血管形成,随着病情进展,肝脏出现变形,质地逐渐变硬,形成肝硬化。我国的乙型肝炎发病率高达10%,其中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占据30%以上,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4]。乙型肝炎肝硬化处于代偿期时,患者会有轻度乏力、腹胀以及食欲不佳等现象。虽然患者的门静脉偏高,但肝功能还能满足机体的运行需求。乙型肝炎硬化处于失代偿期时,患者表现出明显的肝功能异常现象,无法满足机体的基本运行。同时,还可能会因为肝功能的缺失,而出现原发性腹膜肝炎、肝性脑病以及食道下段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现象,严重影响正常的机体运行[5]。

3.2 治疗进展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恩替卡韦能有效地改善失代偿期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分析原因为:①治疗原则与常规方案。失代偿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身体状况逐渐恶化,甚至诱发其他严重的疾病,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治疗时需遵循药物选择正确性原则,对症支持治疗;确定病因,针对性的采取抗病毒治疗。因此,既往对于该病的治疗以对症干预为主,包括抗感染、护肝、利尿等措施,虽然能缓解患者的症状,但缺少对肝功能的保护与改善用药[6-7],使用后,患者的肝功能难以及时转归,机体整体状况仍旧受限。拉夫米定作为一种抑制HBV 复制的药物,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增强患者耐药性或发生变异现象,影响疗效。同时,部分耐药性毒株还会导致后续治疗方案受限[8]。②辅助用药:恩替卡韦是一种鸟嘌呤核苷类似物,能有效抑制患者体内病毒的多聚酶,且使磷酸化成为具有活性的三磷酸盐,使HBV 和多聚酶的天然底物三磷酸脱氧鸟嘌呤核柑竞争,降低患者体内的HBV-DNA 载量,乙肝病毒的复制功能下降,从而达到抑制病毒扩散的作用,进而改善患者病情,降低肝癌发生率[9-10]。表明恩替卡韦作为一种辅助性治疗药物,能抑制乙肝病毒DNA 的复制,对肝功能指标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11-12]。

综上所述,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失代偿期治疗时,采取恩替卡韦进行辅助治疗,能提高治疗结果,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乙型卡韦代偿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恩替卡韦在阿德福韦单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的患者选择有何区别
关于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的几个问题
恩替卡韦在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慢性心衰患者失代偿期抗凝治疗的临床观察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肝早期肝硬化
初夏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防治措施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大脑中动脉闭塞诊断及侧支循环观察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