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基底细胞腺瘤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2021-09-08刘晓玲王志敏陈潭辉
刘晓玲 王志敏 陈潭辉
1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影像科 (福建 福州 350000)
2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 (福建 福州 350000)
内容提要:目的:探讨腮腺基底细胞腺瘤MRI诊断,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9年10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45个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临床表现及MR影像特点,术前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腮腺基底细胞腺瘤多见于女性,平均年龄47.5岁,主要表现为耳垂下方无痛性肿块,最大径为3.8cm。病灶信号欠均匀,35个发生囊变,36个周边见T2WI低信号包膜。18个病灶行DWI检查,16个弥散明显受限。增强示43个病灶实性部分明显强化,8个行动态增强扫描,其中有7个为速升平台型曲线。结论:腮腺基底细胞腺瘤好发于中老年女性,体积较小,易出血、坏死、囊变,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呈明显强化,结合临床特点有助于肿瘤诊断与鉴别。
基底细胞腺瘤(Basal Cell Adenoma,BCA)是一种极少见的唾液腺良性上皮肿瘤。Leinsasser和Klein于1976年首次报道[1]。BCA占唾液腺肿瘤的1%~7%,多见于腮腺,其次为颌下腺[2,3]。在腮腺良性肿瘤中,BCA发病率仅次于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笔者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BCA43例患者45个病灶,并结合MR影像资料,分析其MR影像表现及临床特点,以提高术前定性诊断水平。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纳入2010年10月~2019年10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腮腺BCA患者43例为观察对象,其中女性31例,男性12例,年龄17~78岁,平均47.5岁。43例患者术前均行MRI平扫+增强检查。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耳垂下方无痛性缓慢生长的肿块,确诊10d至十余年,触诊呈卵圆形或圆形的包块,境界较清,质地较软,活动度良好。
1.2 方法
采用Siemens Magneton Verio3.0T或GE Signa 1.5T MRI扫描,头颈部正交线圈。扫描序列及参数:SE T1WI(TR 250~460ms,TE 2.5ms)横断面;FSE T2WI脂肪抑制(TR 3400~4000ms,TE 57~88ms)横断面、矢状面;层厚6mm,层距1mm,矩阵256×256,FOV22cm×22cm。增强扫描对比剂为钆喷葡胺,剂量0.1mmol/kg,经肘静脉注射后行SE T1WI脂肪抑制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扫描。
图像分析:MRI图像经由2名影像科主治医师和1名影像科主任医师共同诊断分析,过程中观察病灶的部位、数目、大小、形态、边界、信号特征及强化特点。
2.结果
2.1 部位、数目
43例患者中有2例为双侧双发病灶(图1),41例为单侧单发病灶;右侧肿块23个,左侧18个;25个病灶位于浅叶,12个跨叶,8个位于深叶。
2.2 大小、形态及境界
肿瘤最大者大小约为3.8cm×2.5cm,最小者大小约为1.1cm×0.6cm;23个为椭圆形,20个为类圆形,2个为分叶状;45个病灶边界均清晰,36个病灶周边有包膜形成。
2.3 MR影像表现
病灶实性成分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T2WI脂肪抑制序列示信号低于周围正常腮腺实质信号,其中4个病灶T2WI脂肪抑制序列呈高信号;35个病灶发生囊变,15个呈中央大片状囊变,18个呈散在裂隙样囊变,2个呈完全囊变伴实性壁结节形成,囊性部分呈长T1长T2信号,其中3个病灶T1WI可见高信号;36个病灶周边见T2WI低信号包膜;18个病灶行DWI序列检查,其中16个病灶弥散明显受限,2个病灶弥散受限不明显;增强检查示43个病灶实性部分呈明显强化,2个病灶实性部分轻度强化,其中8个病灶行动态增强检查,时间信号曲线示有7个病灶呈“速升平台”型,1个病灶呈“速升速降”型。典型病例见图1、图2。
图1.病例1,女,55岁,发现双侧耳垂周肿物8月余(注:1a.T1WI示病灶实性部分呈等信号,囊性部分呈低信号;1b.T2WI脂肪抑制序列示病灶实性部分呈稍高信号,内见斑片状或裂隙样高信号囊变区,周围见完整的包膜影呈环形低信号;1c.DWI示病灶实性部分呈高信号,相应ADC图上信号减低;1d.T1WI增强示病灶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性部分不强化。)
图2.病例2,男,56岁,发现右腮腺区肿物4年余(注:2a.T1WI示病灶以稍低信号实性部分为主,内见低信号囊性部分;2b.T2WI脂肪抑制序列示病灶以稍高信号实性部分为主,内见散在斑片状、裂隙样高信号囊变区,周围见完整包膜影呈环形低信号;2c.DWI示病灶实性部分呈高信号,相应ADC图上信号减低;2d.T1WI增强示肿瘤实性部分较明显强化,囊性部分不强化;2e.动态增强扫描时间信号曲线呈“速升平台”型方式强化。)
3.讨论
3.1 临床特征
BCA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发病高峰年龄为50~60岁,平均57.7岁,其中男女比例约为1:2,本组病例中患者平均年龄为47.5岁,男女比例约为1:2.6,与文献报道一致[4]。腮腺BCA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耳垂下方无痛性缓慢生长的肿块,少数可伴有不适或疼痛;病程较长,数天到数年不等;触诊肿块呈卵圆形或圆形,境界较清,质地较软,活动度良好。
3.2 病理特点
BCA大体表现为类圆或椭圆形,包膜完整,切面灰白,部分可有囊变,囊性成分内含有褐色的黏液样物质;镜下见巢样的小基底样细胞,分界清楚,排列紧密,并有明显的基底细胞层及基底膜样结构,且含有丰富的小静脉和内皮毛细血管,但其缺乏多形性腺瘤中的黏液样和软骨样成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涎腺肿瘤组织学分类标准,将BCA分为实性型、梁状型、管状型及膜型4个亚类[5]。
3.3 影像学表现
①腮腺BCA多以单侧单发病灶为主,少数为多发,本组病例中仅有2例为双侧双发病灶,与张维文等[6]报道一致,多见于腮腺浅叶。②BCA体积一般较小,通常不超过3cm[7]。本组病例最小者径仅1.1cm,最大者直径约3.8cm。③病灶多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分叶状少见,一般边界清楚,大部分可见包膜形成,很少累及周围组织。④BCA间质富于血管,病灶易发生出血、坏死、囊变。本组病例中有35个病灶(77.8%)发生囊变,其中15个病灶个呈中央大片状囊变,18个病灶呈散在裂隙样囊变,2个呈完全囊变伴实性壁结节形成,囊变率与李颖等[7]报道一致。囊变发生率与病灶大小无明显相关性,本组病例中较小的病灶也可见囊变[7]。囊变多呈病灶中心或散在斑片状、裂隙样分布,完全囊变伴实性壁结节罕见。⑤病灶实性部分以稍长T1稍长T2信号为主,T2WI脂肪抑制序列信号低于周围正常腮腺实质信号;囊性部分以长T1长T2信号为主,少数病灶T1WI上可见高信号;病灶多弥散受限(图1c、图2c)。⑥BCA具有丰富的内皮毛细血管,本组病例中43个病灶实性部分呈明显强化,其中8个病灶行动态增强检查,有7个病灶时间信号曲线呈“速升平台”型(图2)。
3.4 鉴别诊断
腮腺BCA应与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鉴别。①多形性腺瘤以30~50岁女性多见,多发生于腮腺浅叶,一般呈类圆形或圆形,体积较小,直径3~5cm。病理上肿瘤内部含有丰富的黏液样及软骨样成分,T2WI脂肪抑制序列示肿瘤实性成分信号常高于正常腮腺实质,增强扫描呈渐进性强化,强化程度一般低于BCA[7,9]。②腺淋巴瘤多见于老年男性,常有吸烟史,多位于腮腺后下部。病变一般为双侧多发,以等T1等T2为主,可为蛋白含量高的囊样病灶,实性成分弥散受限明显,动态增强扫描,时间信号曲线一般呈“速升速降”型强化方式[8-10]。
总之,腮腺BCA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发病高峰年龄为50~60岁,临床主要表现为耳垂下方无痛性缓慢生长的肿块,病程一般较长。腮腺BCA主要发生于腮腺浅叶,以类圆形单发肿块为主,体积一般较小,一般不超过3cm,边界清晰,大部分可见包膜形成,易发生出血、坏死、囊变,肿瘤实性部分以稍长T1稍长T2信号为主,T2WI脂肪抑制序列BCA信号低于周围正常腮腺实质信号,增强扫描实性成分呈明显强化,动态增强曲线呈“速升平台”型。以上MRI表现及临床特征有助于对腮腺基底细胞腺瘤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