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接纳与承诺疗法对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2021-09-08黎丽嫦陈彩青曾琨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息肉恐惧进展

黎丽嫦 陈彩青 曾琨

胃息肉主要指胃粘膜表面因增生乳头状组织而突起,患者常表现为上腹隐痛、腹胀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若临床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息肉表面逐渐腐烂出血,癌变风险增加[2]。随着内镜技术快速发展,其在治疗胃息肉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切除病理组织,以控制病情发展。患者术后可出现疼痛、穿孔、出血等并发症,加之对手术认知不足,易诱发焦虑、抑郁、恐惧等负性情绪。接纳与承诺疗法是一种心理行为干预法,围绕患者的心理、生理问题展开干预,使其不再回避术后疼痛、并发症所带来的痛苦,逐渐接纳术后创伤[3]。本研究探讨接纳与承诺疗法对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患者的恐惧疾病进展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纳入标准:①符合胃息肉的诊断标准[4];②首次接受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③年龄≥18岁;④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严重受损;;②出凝血功能障碍;③休克、昏迷或伴有认知、语言功能障碍;④短期内服用过抗炎、阿司匹林等药物。以2018 年10 月至2020 年5 月广东省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诊治的符合研究要求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 例。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31-62岁,平均(43.6±5.2)岁;息肉类型:炎症性25例,腺瘤性17例,增生性8例;息肉直径1-3 cm,平均(1.96±0.81)cm;息肉部位:胃窦21例,胃体14例,胃底13例,幽门2 例。观察组:男29 例,女21 例;年龄32-61 岁,平均(43.1±5.4)岁;息肉类型:炎症性23 例,腺瘤性16例,增生性11例;息肉直径1-3 cm,平均(1.93±0.79)cm;息肉部位:胃窦18 例,胃体16 例,胃底14 例,幽门2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对照组:常规干预。术前评估、心理疏导、告知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术后预防并发症等措施。(2)观察组:接纳与承诺疗法干预。①创建治疗联系。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掌握其心理状态变化,运用综合评估法处理其负向情绪。采用图片、动作等方式与患者交流,耐心倾听其真实心声,发现其产生负性情绪的原因并加以干预。干预成员在检索相关资料、文献、咨询专家等基础上编制了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调查问卷,并指导患者填写调查问卷,掌握其认知程度及基本需求,由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制定心理问题解决方案。②接纳疗法。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引导患者接受自身,告知其胃息肉只是生命经历的一个过程,要勇于面对,不能抗拒、逃避,必须接受。通过创建微信群发送如何接纳自我、调节负性情绪小妙招等相关文章,指导患者与家属共同观看学习,使其学会自我接受与调节负性情绪,增加患者接纳意愿。术后通过饮食指导、镇痛、及时应对并发症等使患者感受到明显的手术效果,给予其康复信心,避免恐惧情绪影响疾病进展。③认知解离。指导患者冷静、客观看待自身问题及负面情绪,鼓励患者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遵医嘱配合护理人员及术者完成护理及治疗工作。术前1 d组织疾病知识讲座,再次展开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相关知识宣教,时间为30-45 min。④明确自我意识。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知患者手术的重要性,宣讲手术成功案例,增强应对术后可能出现并发症的意识。⑤自我情景化分析。诱导患者回忆成功克服过的困难,使其明确只要有决心、有毅力,可排除万难,强化其治疗信心。⑥明确治疗价值。用视频、图画、文字等形式与患者沟通交流,使其正确认识自身价值和积极配合诊疗。⑦承诺行动。由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共同创建短期、长期目标,引导其建立适合自身健康发展的生活方式,制定康复和预防复发的方案。

1.3 观察指标及判断标准 比较两组恐惧疾病进展、心理灵活性、疾病知识掌握度及术后并发症。(1)恐惧疾病进展:使用恐惧疾病进展量表[5],包括是否会因疾病可能进展变得焦虑、是否害怕疼痛、是否因焦虑产生心跳紧张等12 个条目,采用5 级评分法,分值范围12-60 分,分数与恐惧疾病进展程度呈正相关。(2)心理灵活性:采用接纳与行动问卷(AAQ⁃Ⅱ),包括感到害怕、担心无法控制自己的忧虑与感受、情绪给我的生活带来问题等7 个项目,总分49分,分数越低则接纳程度越高。(3)疾病知识掌握度:采用自编的内镜下胃息肉切除知识调查问卷,其Cronbach's α系数为0.851,重测效度为0.859,从疾病知识、用药知识、生活习惯、预防并发症等方面进行考核,共计25 个项目,采用4 级评分法评估,评分范围25-100 分,优(>85 分),良(71-85 分),一般(51-70 分),差(25-50 分)。疾病知识掌握度=(优+良)∕总例数×100%。(4)并发症:记录两组黑便、腹胀、腹腔外穿孔等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恐惧疾病进展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恐惧疾病进展评分比较(n=50,±s,分)

表1 两组干预前后恐惧疾病进展评分比较(n=50,±s,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前39.62±7.18 39.23±7.04干预后32.57±6.31*27.14±6.25*#

2.2 两组干预前后AAQ⁃Ⅱ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AAQ⁃Ⅱ评分比较(n=50,±s,分)

表2 两组干预前后AAQ⁃Ⅱ评分比较(n=50,±s,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干预后26.94±1.30*24.13±1.04*#组别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前31.29±2.84 31.05±3.11

2.3 两组疾病知识掌握度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疾病知识掌握度比较[n=50,例(%)]

2.4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n=50,例(%)]

3 讨 论

胃息肉发病率较高,以腹胀、恶心、不适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癌变机率随着病情发展增加[6]。内镜技术在内镜直视下观察、切除局部病灶,并重建通道,以达到明确诊断、改善症状的作用[7]。手术有较大风险,如患者应激反应加重使情绪爆发、依从性下降,增加治疗及护理难度,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增加,影响预后[8]。因此,需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减轻应激反应,使其积极面对生活,增强心理能力、调节心理灵活性。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仅遵医嘱围绕疾病展开干预,忽略了多种异常情绪对预后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观察组采用接纳与承诺疗法,通过积极创建治疗联系,充分掌握患者心理状态变化,及时纠正回避性心理与行为,使患者敢于面对手术及其相关并发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恐惧疾病进展评分、AAQ⁃Ⅱ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疾病知识掌握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接纳与承诺疗法干预在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中效果良好。其原因可能是:(1)接纳分析为接纳承诺疗法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以增强心理灵活性为目标,使患者认识到积极治疗的重要性,促使其接纳治疗,从而提高依从性,增加患者的接纳意愿。(2)为指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避免因错误认知所致的恐惧,通过实施认知解离,从患者认知程度出发,提高其对疾病、手术等知识的掌握度,将其从恐惧、无知中解脱出来,使患者积极面对手术。(3)明确患者自我意识可有效避免患者术后出现回避性心理,帮助其明确自我变化,使其积极应对并发症,从而有效降低患者的恐惧疾病进展。(4)自我情景化分析能够帮助患者接受自身疾病所带来的损伤,采用回忆、引导等方式强化患者治疗信心,使其正视自身价值,勇于接纳自我,可有效稳定患者情绪,使其心理能力增强,以改善心理灵活性。(5)由护理人员与患者共同制定短期、长期可行性目标,加强承诺行动,利于明确详细的生活、康复等方案,提高患者心理、社会功能,从而保障其身心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接纳与承诺疗法应用于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患者中,能够提高其疾病知识认知度,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利于缓解恐惧疾病进展,改善心理灵活性,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息肉恐惧进展
Micro-SPECT/CT应用进展
息肉虽小,防病要早
住校记:她在梦里表达恐惧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恐惧更奇怪
恐惧
恐惧的对立面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
息肉样黑素瘤一例
寄生胎的诊治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