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O-B1型骨盆骨折致小肠多段嵌压1例

2021-09-08刘少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17期
关键词:清创探查肠管

王 珊 刘少平

湖北省当阳市人民医院骨科 444100

骨盆骨折多由高能量外伤所致,临床较常见,多数伴有合并症或多发伤,致残率高达50%~60%[1]。合并伤多为膀胱尿道损伤、肠穿孔、血管损伤并出血性休克、神经损伤等,合并小肠多段嵌压临床罕见,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56岁。系砖厂工人,因工作时自动化机器故障,被砖跺砸伤掩埋后,再次被机器臂压伤,以“下腹部砸压伤后疼痛伴双下肢活动受限1h”入院。查体:T 36.8℃, P 102次/min,R 28次/min,BP 75/52mmHg(1mmHg=0.133kPa),心肺无异常,腹部无膨隆,下腹肌稍紧张,有轻微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存在,骨盆挤压痛明显,双髋关节活动受限,双下肢无畸形,膝关节、踝关节活动不受限,末梢血运、感觉、运动正常,双上肢及脊柱无异常。CT示:骨盆多发骨折,肝胆脾胰及双肾无损伤表现,腹腔无积液、积气。CT三维重建示:骨盆多发骨折(图1)。X线片示:骨盆多发骨折,对位可(图2)。按骨盆骨折AO分类为B1型(前后方向压缩性骨折)。入院后给予左下肢骨牵引,胃肠减压、禁食水,抗休克、对症、支持等治疗,病情缓解,腹部疼痛减轻,肛门有排气,且排大便2次,第5天开始进食水后,出现腹胀、呕吐,行胃肠减压后缓解,拔出胃管后进食,再次出现腹胀、呕吐,CT 检查提示腹腔肠管积气,有液平。考虑肠梗阻,伤后第7天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小肠有2段嵌压于髂骨骨折端,一处在髂骨区,一处在髋臼四方体区(图3),肠壁无穿孔,术中探查清楚后,采用高位髂腹股沟入路[2],显露骨盆骨折端,解救小肠,因小肠壁嵌压缺血坏死,分离中肠管穿孔,肠内容物大量外漏,污染严重。

图1 骨盆CT三维重建

图2 骨盆正位片

图3 骨盆CT三维重建

术中大量双氧水、碘伏、生理盐水冲洗骨折端,辅以刮匙,腹膜后置冲洗引流管及负压管引流,腹腔行小肠肠切除肠吻合,一期关闭切口,术后2周停冲洗,3周拔引流管,患者痊愈。

2 讨论

骨盆骨折时,有腹膜保护,一般肠管不易嵌压于骨折端,此例临床罕见。主要是患者受到两次外力作用,在骨盆开书型骨折的同时肠管被挤压于张开的骨折端。肠管嵌压后,没有肠穿孔,往往有腹胀,早期需行胃肠减压、禁食,临床不易及时发现,导致不能及时、正确治疗。

剖腹探查一般采用经腹直肌切口,术中要充分显露骨盆骨折端困难,容易损伤血管、神经,不利于彻底清创,笔者采用高位髂腹股沟入路,能够很好地显露骨折端,利用撬拨力量,可以轻松解救肠管,达到彻底清创。

骨盆多为板状松质骨,且骨盆骨折时,腹膜后大量出血,软组织损伤重,一旦感染,不易控制,极易发生骨髓炎,此病例没有发生严重感染,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因素:(1)手术后7d探查,腹膜后软组织已修复,污染物不易扩散;(2)辅助采用高位髂腹股沟入路显露充分,手术操作简便,清创彻底;(3)局部冲洗引流是预防术后感染发生的有力支撑。

猜你喜欢

清创探查肠管
不同清创方法在老年压力性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超声引导下床旁鼻空肠管置入术在危重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研究
胎儿胎粪性肠梗阻合并肠套叠肠闭锁及肠扭转坏死致多处穿孔1例
基于塞丁格技术的套管法在更换鼻肠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B超在母羊早期妊娠和繁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两种清创方法治疗Gustilo Ⅲ型开放性骨折的疗效和卫生经济学观察
中医外治疗法在糖尿病足溃疡中运用心得
多尺度探查偷车案件的犯罪时空热点
误吞了枣核咋办?协和医生都慌了!
肛周坏死性筋膜炎的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