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守初心担使命,白衣执甲逆风行——记北京医院放射科共产党员宋焱抗疫事迹

2021-09-08北京医院放射科党支部张晨

保健医苑 2021年9期
关键词:放射科医疗队病房

文/北京医院放射科党支部 张晨

2020 年初,一场没有硝烟的新冠疫情防疫战迅速打响。来势汹汹的疫情,打破了阖家团圆、举国欢庆新春佳节的欢乐祥和,全国人民纷纷投入到抗疫阻击战中。北京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党支部书记宋焱更是冲锋在前,她一袭白衣逆流而上,身先士卒、勇担责任,用行动诠释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作为共产党员,在医院组建第一批医疗队时,宋焱就积极报名请战。1 月27 日,当医院组织第二批援鄂医疗队报名时,宋焱在放射科党支部微信群内提出倡议,号召全体党员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并再次带头报名。当2 月6 日下午3:30 决定医疗队成员名单时,宋焱同志义无反顾地向科室表示:“作为党支部书记、科室副主任,这个时候,我必须要能够站出来,冲在最前面,这都是我的心里话。而这次的任务,对我自己也是一个历练!希望我可以顺利完成工作!”

2 月7 日上午10 点,宋焱告别年迈的双亲和即将参加中考的女儿,随医疗队奔赴武汉。由于出发前的准备时间有限,宋焱未能亲自向父母辞行,但是儿行千里母担忧,父母在她出发前发来了一段话:“女儿:我们都是老共产党员,危难时刻为人民的利益挺身而出是我们的初心,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的誓言。我们为你勇敢地冲向防疫第一线感到骄傲!相信你会尽全力做好工作,和全体抗疫勇士一起在习主席的带领下、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夺取这场战役的全面胜利!望勇士们多保重!盼早日凯旋!”带着父母的鼓励,带着先生和女儿的支持,带着科室同事的关心,宋焱同志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征程。

抵达武汉以后,宋焱作为医疗队唯一的影像专家,担负起医疗队所辖病区所有患者的影像评估工作。当时的武汉,医疗压力非常大,医疗队接管的病房共50 张病床,在病房启用不到24 小时就全部住满患者,而我们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致病机制、病情及病程特点还存在大量的未知情况。为了可以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病情,更及时地观察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宋焱同志主动深入病房一线,结合病历资料认真细致地研究患者的病情,力求为临床提供最精准的影像学评估。每天早上八点,她都会随医疗队前往病房,翻阅病历,查看影像资料,对比老片,评估病情变化。由于临时搭建的医生工作站条件较为艰苦,只配备了一台显示器,工作的第一天就遇到了一个看似很小但是却很关键的难题:如何同时展示不同时期CT 图像以便于进行精准的影像对比。最终她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利用病房清洁区手机,把患者既往的CT 图像录下来,然后利用手机和电脑同时播放两次的图像,从而实现了对影像的比较。此后,在病房中狭小的医生工作区,经常可以看到她一手举着手机,一手操作电脑,视线在手机和电脑屏幕之间不断切换,认真而专注地评估着影像的变化,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她准确地评估了每一位患者的病情,为临床诊断、治疗、康复等奠定了基础。

随着工作的推进,很快又迎来另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那就是患者的出院指征应该如何掌握。当时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五版)”中有关“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规定为:体温恢复正常3 天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肺部影像学显示明显吸收,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在抗疫一线的临床工作中,医疗队发现很多患者临床症状已经明显好转,多次的核酸检测也已转为阴性,但是胸部CT 显示,虽然肺内病变有吸收,却依然残留一些病变,这些病变可以是斑片实变,也可以是间质性改变,甚至相当一部分患者肺内长期存留大量的极为淡薄的磨玻璃密度影。因此,就患者的出院指征,医疗队内部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宋焱同志考虑到新冠肺炎的本质是一种传染病,而且人们对其病理机制、病情演变等尚不清楚,因此坚持主张即使患者病情稳定、核酸转阴,如果肺内依然存在较多病变,不要急于出院,而是继续观察一段时间,复查胸部CT 确保患者病情稳定,残存病变多次复查无加重时,才予以出院。正是由于这样严格地把控,北京医院援鄂国家医疗队所负责病区的病患出院后,未见有核酸检测复阳的情况。

3 月底,武汉的抗疫工作取得阶段性的胜利,大部分医疗队撤离,因此,留在武汉继续工作的北京医院援鄂国家医疗队所在病房短时间内又迅速收满病患,而且这些患者均为重症,很多都是已经住院治疗一段时间,病情及病程复杂,治疗方案各异,这就给医疗队的医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如何可以让医疗队的医生们以最快速度了解患者的病情特点,是宋焱同志思考的一个问题。最终,她决定从影像入手。她连续多日待在病房中,认真浏览每一位患者从发病初期到转至医疗队病房这期间的所有影像学检查资料,有些患者的CT 检查多达七八次。宋焱同志就是这样,从第一次的CT 影像开始,逐次对比,列出每一位患者各次检查的病情变化,制成表格的形式呈现给临床医生。为了便于临床医生快速抓住重点,她将患者病情中有特殊意义的内容以红色字标出,尤其是她为临床医生标识出了每一位患者病程的高峰期。有了这样的一份言简意赅、重点突出的病情汇总表格,使得医疗队的每一位医生短时间内迅速准确地掌握了三十几位转入患者的病情特点,并及时制定、调整治疗方案,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医疗队的专家组成员,宋焱同志每天都要参加医疗队的交班工作,集体讨论患者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同时,每周两次参加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的疑难病例及死亡病例讨论会,院区的讨论会中,每一支医疗队各派两名专家参加,并有许多的一线医生参与讨论。在这个工作群体中,宋焱同志作为唯一的一名影像诊断科医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呈送至院区讨论的患者,病情更为复杂、严重,涉及的受损脏器更多,不仅仅是肺部,更是有心脏、腹部、头颅等部位,她通过对疑难病例的影像解读,有效地协助临床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为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奠定了基础。此外,她还为中法新城院区其他医疗队的患者进行影像会诊,充分发挥了一位影像医生的重要作用。为了帮助大本营北京医院放射科的医生提高对新冠肺炎的认识水平,她在隐藏了患者信息的情况下,与科室同事分享了部分典型和不典型的病例,分享了自己工作中的困惑与思考,为抗击北京市的新冠疫情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作为负重前行的中共党员、作为敢打敢拼的影像侦察兵,无论身担何职,身处何方,宋焱始终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在岗位上,以高超的专业技能、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与广大的医务工作者们一道冲锋在前、并肩作战,向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后胜利挺进!

猜你喜欢

放射科医疗队病房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军地医疗队驰援武汉
长航“蓝鲸”抵达武汉!援汉医疗队有了“水上之家”
兴安加油——致敬赴孝感医疗队
中国(福建)第15批援博医疗队首诊记
探讨影像学技术在放射科的作用与现代影像质量研究
病房
医院影像学发展与放射科数字化改造
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在放射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