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老年失能,推进老年失能综合防治体系建设——专访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毛拥军

2021-09-08高超王淑君

保健医苑 2021年9期
关键词:老年医学老年人

文/高超 王淑君

2001 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国际功能、伤残和健康分类》中将失能概括为身体结构和功能损伤、活动受限和社会参与受限。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老年失能人群数量增加,其严重程度也随之升高,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如何应对老年人失能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社会问题。近日本刊编辑部专访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毛拥军教授,请他就老年人失能相关问题为读者朋友们答疑解惑。

【专家简介】

毛拥军,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现任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保健科主任,青岛大学医学部老年医学教研室主任,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医院)协同创新网络单位(山东)负责人,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湘雅医院)协同创新网络核心单位(山东)负责人,青岛市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负责人。兼任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理事,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基础与转化医学分会常委,中国老年学会老年病学分会常委,中国药理学会药物基因组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老年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营养学组组长,山东省医师协会老年医学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老年医学专科分会主任委员等。

主要研究方向:老年综合征防治、老年心血管内科学、心血管药物基因组学、海洋药物转化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 项、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1 项、科技部重大专项子课题1 项、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紧缺人才培训项目1 项及其他省市级科研课题4 项,获得省市级科研奖励6 项。2021 年度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发表SCI 论文20 余篇,核心期刊论文50 余篇。

老年人失能的严峻现状

失能这一概念最早由社会学家提出,指由于疾病或身体受损等造成的个体在完成社会所期待的或特定的社会角色时所表现出来持续一定时间的功能减弱或丧失。如前所述,世界卫生组织在2001年《国际功能、伤残和健康分类》中对失能进行重新定义,涵盖身体结构和功能、活动和社会参与等3 个方面,并强调失能是内在能力下降和外在环境综合作用下的结果,具体体现在日常基本性/工具性生活活动能力、躯体活动能力、情感认知功能、社会参与、交流和适应能力等众多维度。失能概念范畴的统一使得所有健康相关的功能状态分类得到梳理,为后续其评估、预防和干预的进行提供了标准化前提。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 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 万人,占18.70%,其中65 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 万人,占13.5%;10 余个省份迈入深度老龄化的阶段。根据中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调查显示,2015 年我国的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数量就已突破4000 万;2020 年我国60 岁及以上失能老人则超4200 万,占60 岁及以上老年总人口比例约为16.6%。另一项非官方的数据预测,到2030 年和2050 年,我国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口数量分别为6290 万人和9600 万人。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社科院联合发布的《2018—2019 中国长期护理调研报告》则显示,65 岁是老年人面临失能风险的重要转折点,有4.8%的老年人处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重度失能状态,7%处于中度失能状态,25.4%的老年人需要全方位照料。

老年人失能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

老年人失能不仅对老年人本人,同时对社会和家庭均造成沉重的负担。故老年人失能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共同努力,旨在降低老年人失能发生率,最大限度减少其带来的一系列损失,切实有效地促进健康老龄化。

1.为推动和开展老年人失能教育、提高老年人群失能相关健康素养,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主任委员王建业、前任主任委员于普林等著名老年医学专家受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委托,率领专家团队经多次讨论制订了《老年人失能预防核心信息》,提出早期识别和筛查失能、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增强骨骼密度和肌肉力量、改善营养状态、早期识别和管理认知障碍、预防跌倒、关注心理健康、管理老年综合征及老年常见病、提倡老年人进行预防接种、尊重老年人的自主选择、重视生活环境安全、增加社会包容度、关爱照护人员、预防废用综合征、科学合理用药、重视老年人的功能康复等16 条核心信息。

2.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卫老龄发〔2019〕61 号)中提到“实施失能预防项目,宣传失能预防核心信息,降低老年人失能发生率”“探索建立从居家、社区到专业机构的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模式”,同时还指出:“增加从事失能老年人护理工作的护士数量,鼓励退休护士从事失能老年人护理指导、培训和服务等工作。”上述从理论、实践和人才队伍等多个角度对失能的防治进行了政策方针上的引领。

3.2021 年4 月,为从源头上减少老年人失能(失智)发生,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开展老年人失能(失智)预防干预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在北京、山东等15 省(区、市)组织开展老年人失能(失智)预防干预试点工作。试点工作的实施将有助于该人群的预防或延缓其发生,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为全国工作的开展和推动积累宝贵实践经验。

4.然而,迄今国内的老年医学和老龄事业工作者们仍存在对老年人失能防治的重视不足和相关知识欠完善的情况。在实践工作中,存在着失能等级评估指标的部门间差异和地域性差异,专业人才尤其是通晓失能为主知识体系的照护养老人才匮乏。此外,鉴于老年失能的多样性、复杂性,目前有关失能为主的老年综合征人群的大数据建设研发尚不完善,基于大数据分析与生物样本库有关其发病机制、风险评估、干预决策和结局预测的研究亟待开展。

中央引导地方发展有关失能防治项目的立项

毛拥军教授提到,2021 年5 月,其团队在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指导下聚焦老年失能这一热点问题,通过青岛市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平台申报《以失能(失智)为主的老年综合征防治体系建设》项目,并获取2021 年度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计划支持,该专项同时为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该团队立足于《老年人失能预防核心信息》的理论基础,立足于国家老年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山东省分中心的辐射地位,立足于前期青岛市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医养结合和长期照护方面的探索和扎实工作基础,立足于与政府合作多年在医养和长期照护从业人员专业培训、综合评估和相关适宜技术推广等方面的丰富经验,开展了“一体推进、两翼并举、三级联动、四个重点、五G 研发”的老年失能综合防治体系建设。

一体推进:组建泛半岛地区、不少于50 家各级机构的失能防治工作联盟,实践中培养业务骨干,开展老年失能(失智)人群的现状流行病学研究和早期筛查。

两翼并举:建设多维度指标的临床案例库和生物样本库,为后续的教学培训和科学研究夯实基础。

三级联动:推进三级机构(二、三级综合医院或老年病院、社区或医养机构、居家医疗机构)、三级人员(临床医护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照护从业人员及家属)和三级培训(理论标准化教学、适宜技术推广和会诊指导),提升各级各类人员的老年失能防治专业素养和健康素养。

四个重点:立足于衰弱、肌少症、失智和血管衰老等四个失能相关老年综合征热点领域,以案例库和生物样本库为基础开展临床转化研究与干预研究。

五G 研发:基于工作联盟和大数据研发工作基础,发挥团队成员专业黏性优势,实施数据共享、远程技术指导和老年综合评估,启动建设老年人失能(失智)防治的云体系。

通过立足山东的老年失能、失智的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有望在落实积极老龄化的国家战略及进行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老年失能研究工作实际应用做出有益的探索,上下联动,优势互补,为我国老年失能的积极防治做出不懈的努力!

猜你喜欢

老年医学老年人
《老年医学研究》采编系统开通公告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湖北设立老年医学中心
老年共病管理理念在老年医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基于DRGs的老年医学科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分析
《老年医学研究》采编系统开通公告
《老年医学研究》采编系统开通公告
老年人噎食的预防、互救和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