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预防手机沉迷的应对策略

2021-09-08杨生动

新课程·上旬 2021年49期
关键词:预防青少年

杨生动

摘 要:目前,手机已经成为众多人使用的产品,尤其对初入社会以及在校阅读的青少年而言,使用的频次较高。手机可以为人们提供大量的信息,还可以为青少年带来精彩的影视剧以及游戏娱乐等,因此,在基于对青少年手机沉迷的应对问题上,一方面需要理论上的积极引导,另一方面还需要从青少年时间管理的角度方面进行侧重分析,从而减少、干预青少年对手机的依赖。

关键词:青少年;预防;手机沉迷

一、手机沉迷的定义

手机沉迷指的是手机的使用者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容易从心理、生理等方面造成的一种过度性、问题性、病态性的使用行为,这种行为与医学、心理学的指向较为相似,一些学者将手机成瘾界定为因某些因素导致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在心理以及生理上出现一种病态。

一方面手机的使用会给青少年带来深刻而丰富的体验,并且便于使用与携带;另一方面手机的上网功能使众多的青少年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并且青少年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及时与亲朋好友进行互动,使得手机可以在上网的过程中具有可操控性。可以使他们暂时忽略烦恼与压力。而青少年接触社会少,其他的娱乐体验较少,在课业负担等多重压力下,使用手机沉浸于长时间的快乐体验中难以自拔。

二、手机沉迷的体现

世界电信产业在相关的数据调查中显示,中国青少年的手机使用普及率在50%,然而近些年的手机使用,不仅仅局限于电话以及通讯价值,更多的是丰富多彩的手机功能和内容,众多青少年沉迷其中。这为青少年配备手机的初衷相背离。家长不但不能更为直接地了解孩子的发展,反而因手机的缘故彼此之间的距离变得更加疏远。经过此次调查发现,青少年的手机沉迷更为具体地表现在耐受性较差、强迫症等,而间接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交往不断减少、成绩下滑等。

(一)耐受性

耐受性所指的是使用后对手机的反应性下降。青少年使用手機的程度远远超过了自己的预期,想尽可能地减少玩手机的时间,但却难以实现,使得青少年在远离手机后依然会考虑手机方面的事情。

(二)强迫症

强迫症主要体现在青少年即使知道手机会存在相应的危害和诱惑,但是自身的自控力较差,难以控制自我对手机的使用,越克制,出现的焦虑与紧张情绪越严重,甚至会有严重的失落感,并且放下手机一段时间又想去拿手机。

(三)使用时间

青少年对于手机愈加沉迷,越是使用时间久,越会出现与手机形影不离的问题。当前手机以及网瘾的存在已经成为青少年斗志的第一大杀手。甚至,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会因为手机问题而出现不愿意社交、出行等问题,从而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与发展。

三、预防青少年手机沉迷的对策

(一)多倡导青少年组织户外活动

其实户外活动的好处是非常多的,因此,在培养青少年户外运动以及日常作息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地减少青少年的室内时间,以增强户外活动的时间为核心,积极地鼓励青少年走到户外,通过羽毛球、足球、乒乓球等多种球类运动项目,代替枯燥的手机生活,只有实现了良好的活动转化,通过对青少年空闲时间的分解,才能将青少年的注意力从手机上转移出来。

(二)青少年手机沉迷的翻转机制

建立青少年手机沉迷的防控措施,需要家庭、社会以及学校多方面共同努力,在青少年沉迷手机的过程中,需要将青少年的核心任务也就是学业放置在第一位。如帮助青少年制订良好的阅读任务,每个月要阅读几本书,每周需要阅读多少文字,或者培养青少年参与阅读打卡返现的活动,以丰富有趣的正向引导,从而使得青少年的娱乐时间和沉迷手机的时间尽可能分配给阅读活动,以此来转移青少年对手机的关注程度。

(三)以政策进行限制

社会的舆论以及相应的政策制度也能控制青少年对于手机的使用,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对青少年手机控制与监督,如家庭方面,家长也需要尽可能地远离手机,减少对手机的使用,为青少年塑造良好的氛围,减少手机对青少年的诱导。

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对青少年的发展而言具有积极的作用,但过度依赖于手机,则会使青少年浪费宝贵时光。劝君莫惜手机好,劝君惜取少年时。一定要从策略上进行限制,帮助青少年走出手机使用的误区。

参考文献:

[1]曹奇飘.浅析预防留守青少年自杀的应对策略[J].山西青年,2018:132-133.

[2]黄朝斌.PVP对战手机游戏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和规避策略[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0-31.

[3]齐秀娟.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原因及对策[J].甘肃教育,2020:30.

猜你喜欢

预防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构建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五重”预防体系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关爱青少年的“三个一”
暖其行 正其行 22 名“五老”与30 名失足青少年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