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驱动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的应用策略分析
2021-09-08王二云
王二云
摘 要: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阶段,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念的黄金时期。数学是高中学生学习的重点科目之一,数学思维的建立对学生开展大学生活、社会生活都有一定的帮助,因此,如何更好地开展高中数学教学已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问题驱动教学法倡导以问题为导向,致力于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对学生数学思维的构建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驱动教学法;应用策略
一、高中数学教学问题分析
当前高中数学教学课堂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师生缺乏有效沟通、教学形式化严重等问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可以发现:考试制度是制约教师教学模式的根本原因。教师为了降低风险,确保学生能够提分,往往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以确保学生成绩的有效提高;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导致教师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压缩了与学生交流的时间;设计教学问题的难度过大是教师无法有效应用问题驱动教学法的主要原因,当前可供参考的探究式教学问题较少,教师的综合素质也不能满足高效课堂的要求。
二、高中数学课堂应用问题驱动教学法的注意事项
教师在设计高中数学课堂的驱动问题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趣味性原则。该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主动探究、学习数学,而趣味性的问题则更能激发高中生探究问题的欲望,确保教学进度的推进。第二,适度性原则。该教学模式重在学生的自主探究,因此,设计的问题不宜过难或过简单:太难的问题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太简单的问题则会让学生对自我产生认知偏差。因此,教师设计的问题难度要适度。另外,适度性还体现在对问题设计的数量上。教师要根据课堂内容和课堂时间来设计问题,切不可为了提问题而设计问题,要确保每一个问题都是有价值的。
教师设计的驱动问题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层次性。教师设计的问题之间要存在层层递进的联系,不仅要紧扣教学进度,还要能够不断提升难度,以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第二,迁移性。教师设计的问题可以与之前学过的旧知识相联系,让学生在巩固旧知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学习新知识,进而帮助学生搭建数学知识框架。第三,开放性。教师要多设计开放性问题。这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三、高中数学课堂应用问题驱动教学法的策略分析
(一)课前准备阶段策略分析
高中数学教师在利用问题驱动教学法授课之前需要先对学生有深入了解,一方面了解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即考查学生对以往知识体系的搭建情况;另一方面去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即与学生交朋友,发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需要根据对学生的全面了解设计恰当的问题,做好教学备课工作。高中数学教师还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一方面需要深入研究高中数学教材和教学大纲,不断强化自身的教学理论知识;另一方面需要学习教育心理学等,向资深教师请教教学经验,学习如何与学生做朋友以及如何掌控课堂。
(二)问题设计阶段策略分析
高中数学教师在设计驱动问题时要注重对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可以尝试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尽可能拉近数学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与乐趣;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还需要注重对问题串的设计,注重问题的逻辑性,将课堂的多个问题联系起来,共同推动课堂进度,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問题的过程中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效率。
(三)问题解决阶段策略分析
在问题驱动式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分小组讨论或自主、独立思考的机会,确保学生能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表现,当学生的思维陷入僵局时,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时机给予巧妙的提示,帮助学生继续思考下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继而又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形成独特、深刻的理解。
对高中生来说,问题驱动教学法有助于他们综合能力的提高,对他们更快地适应快节奏的学习和社会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受驱动问题设计难度的影响,当前该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还不尽如人意,因此,广大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团结起来,充分利用各项教学资源,共同为问题驱动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上的应用献计献策。
参考文献:
[1]郝慧.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驱动式教学法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175(107):178-180.
[2]周鑫.解读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数学创新教学模式[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66(169):17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