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创设问题情境之探究
2021-09-08魏晋萍
魏晋萍
摘 要: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化学知识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结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就高中化学创设问题情境做一探究。
关键词:高中化学;问题情境;策略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驱动力。学生投入到问题情境中,为了解决问题,注意力高度集中,充分调动已学的知识,与情境内容结合起来,对新知识进行探究,有效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问题情境的创设,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认知结构,提高学习效率。
一、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具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
高中化学创设问题情境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提出的问题要具有针对性以及有效性,既要明确教学意图,还需要与教学内容相结合,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欲望,使學生自然而然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情境的学习中,自主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如讲解“盐类的水解”知识点时与实验结合起来,围绕实验创设问题情境。问题一:对NH4C、NaCl、CH3COONa三种溶液的pH值进行测量,对这三种不同溶液的盐碱性进行探究;问题二:将酚酞试剂滴入CH3COONa溶液中出现了什么现象,以及加热之后又会出现何种现象?问题三:做实验时NaCl、CH3COONa、NaF三种溶液的pH值渐次减小,能说出原因究竟是什么吗?……一环套一环的问题创设,实际上也是在引导学生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深入进行思考探究。一连串问题体现了层次性,让问题的难度一步一步渐次增加,与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相符,进而在一个又一个的解决问题中掌握这一部分知识,也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与探究,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创设问题情境,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相比,在对物质变化探究的过程中,逐步趋向于探究实验、定量要求、微观探究等,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被打破,会产生一时的不适应,增加学习压力与负担。因此,在具体的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身心发展规律,对学生的认知结构加以了解与掌握,根据学生学习特点以及实际创设适宜、合理的问题情境,从而引导学生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中构建自我的新知识架构。如在“化学剂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一课教学中,教师围绕“物质的量”这一概念进行由浅入深的讲解,让学生讲述“曹冲称象”的故事,之后,教师提出“曹冲在称象时主要使用了何种思想方法”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经过一番思考后,学生得出:“曹冲称象采取的是化整为零、以大化小的思想方法。”根据这一方式,教师继续提出问题:“倘若我们想称一粒大米的重量,用哪种方式合适?请说说你认为可行的思想方法。”引领学生认识到宏观以及微观的思想方法。最后则让学生思考“一克和一毫升的H2O分子的数量”。整个教学过程,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引领学生探索宏观量与微观量子数量之间所联系的物理量,借熟悉的认知对陌生而抽象的物理概念进行了理解和掌握。
三、构建平等对话平台,激发学生深入探究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平等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对话、交流,加强彼此的情感交流,对知识中一些容易混淆的点及时澄清与明确,帮助学生强化一些易忽略的知识内容。对学生在认知理解上的偏差加以了解,从而找准教学中的不足,并及时进行调整,优化教学,借助所反馈的信息,有效采取针对性教学措施。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围绕问题积极互动,及时交流、讨论、探究,最终获得答案,切实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这一教学中,在导入环节,教师以猜字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着教师展示“苯”的分子式,围绕“苯”究竟是属于饱和烃还是不饱和烃进行讨论,并说出理由,写出可能的结构简式。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积极交流、相互启发。从写出结构简式到说明理由,从展示“苯”的凯库勒式结构到引导深入思考“苯”与烷烃和乙烯结构的差异等,一环套一环的问题创设让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再在生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中,各自阐述自我的想法,并认真投入到实验探究中寻找答案。最终,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对“苯”的结构性质进行总结,探究认知能力得到提高,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
总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必不可少。师生之间加强交流互动,锻炼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多个角度创设问题情境,有效开展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化学素养和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唐剑芮.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