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基于本土化案例教学的学生综合思维培养探究
2021-09-08常小刚
常小刚
摘 要: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本土化案例教学,通过结合农业区位因素与培养要素综合思维、根据工业区位因素与培养区域综合思维、开展实践探究活动与培养时空综合思维,在共同作用下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高中地理教学落实以上策略,能够更好地提升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中地理;本土化案例;综合思维;区位要素;主要成因
在实际利用本土化案例培养高中生综合思维的实践中,取得了很多成就,也呈现出一些问题,通过综合分析以及总结其中的利弊,可以为后续的地理教学开发地方课程资源提供些许借鉴。
一、结合农业区位因素,培养要素综合思维
高中地理学科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是一种动态的、全面的、系统的思维,主要用于认知地理演化运动的过程、地理区位成因、区域地理等[1]。其中,要素综合的能力,主要是归纳地理区位的特征,以及分析地理事象的成因。农业是区位发展的基础,所谓“无农不稳”,基于本土化案例教学的背景,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先结合农业区位因素引入本土化案例,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材料与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必修二的“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后,学生掌握农业区位等基础知识。在课堂训练中,教师可以展示甘肃省地理简图,提出一些基础问题,让学生读图并结合已学知识回答问题:①河西走廊地理位置为何重要?②当前河西走廊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农业区,农业生产的优劣势是什么?③甘肃省干湿度地区分布有何特点?教师可先让学生自主思考与解答,之后总结:①河西走廊为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其中嘉峪关是古代西北军事要塞,它将我国东部地区与新疆、中亚、西亚等地区紧密联系,是重要的经贸通道,现代有兰新铁路经过,“一带一路”背景下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②有利因素是地势较为平坦和土层深厚,祁连山冰雪融水提供灌溉水源,光照充足和温差较大;不利因素是气候干燥、风沙侵害,导致土壤沙化与盐碱化,近年来水源逐渐紧张;③干湿度类型是多样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较大,降水呈现特点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二、根据工业区位因素,培养区域综合思维
工业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建设工业基地、提高工业能力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2]。工业区位因素受到地形、资源、交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根据工业区位因素引入或者创设本土化案例,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与探究,能够培养学生的区域综合思维,使之形成地理综合思维核心素养。
例如,人教版必修二的“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程结束后,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教师可以创设本土化案例,借此提出相关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与探究。比如让学生阅读甘肃与青海东部区域图并探究:①湟水谷地附近,黄河上游水电站分布密集的原因是什么?②河西走廊的有色金属工业密集,但是为何酸雨较少?③此地城市分布特点和成因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读图与分析区域地理特点,解答:①河段流经峡谷地带,落差较大,且水量较大,有利于蓄能,水能丰富;②由于深居内陆,降水较少,风力较大,有利于疏散空气。对于第③问,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地形、交通、资源、水源等方面分析,与工业布局结合起来,以此更好地解答。以上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分析区域特点的形成原因以及人地关系,培养学生的区域综合思维。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根据本土化案例实施教学,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教师需要明确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根据地理的主要课程以及知识内容,引入并创设丰富、生动、精彩的本土化教学案例,创设生动的问题情景以及实践探究任务,引领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在循序渐进中达成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梁伟芬.利用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7(15):181.
[2]劉晓恒.基于综合思维能力培养的高中地理乡土案例教学设计研究:以广州市“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课时)为例[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46):24-25.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利用甘肃省本土化案例培养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素养研究”GS[2020]GHB0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