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广播电台80年传播实践
2021-09-07张帅王俊杰
张帅 王俊杰
摘要: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成立80年。本文以历史为经,梳理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传播实践历程。在内容生产上,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节目主题日益扩展,节目形式日趋多元,业务范围日臻扩大;在运营模式上,体制改革走向纵深,品牌培育渐获成功,技术创新实现质变;在用户覆盖上,频率建设多维深化,用户覆盖精准触达,人才培养科学规划。
关键词: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国际传播 节目实践
1941年12月3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日语广播正式开播,这天由此被确定为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诞生日。笔者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下文简称“国际台”)80年的传播实践为研究对象,展现建党以来国际台在节目、运营、用户等多个维度的时代流变。
一、全面化革新内容形式
发展初期的国际台节目有限,内容以宣传中国人民英勇抗敌精神为主。伴随着传媒理念与科技变革,国际台如今的节目种类丰富多样,成为我国全球新闻传播事业中的关键一极。
1.节目主题日益扩展。国际台作为中国对外广播的传播渠道,承担着引导舆论的职责。新闻作为广播宣传的重心和主干,成为国际台最初的基础栏目。抗日战争时期,国际台每晚都有短时固定的新闻时间,这对中国共产党赢得国际援助、取得侨民侨胞的支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阶段,国际台还常与外国电台取得合作,进行文化输出与输入。当时,国际台举办的广播音乐会、“音乐节”等活动均受到了异域听众的赞赏。50年代初,国际台开始出现农村、体育、儿童、故事、戏曲、地理等不同主题的节目。50年代后期,音乐节目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涉及种类有东北民歌、陕北民歌、大合唱、电影插曲、音乐会等,在特殊历史时期则受到重创,所有文艺节目被按下暂停键。改革开放后,财经节目一时成为与新闻并驾齐驱的主流,报道了工、农、商、科等领域的经济成就。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渐提升的新时代,高质量的文化主题节目被送入大众耳畔。
2.节目形式日趋多元。国际台创办之初,除向国内国际播送抗战消息外,还常有名人演讲、科学常识等。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后,国际台主要针对内战形式对外宣传,且诚邀各界代表参与其中,携手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恶劣行径。建国初期,百业待兴,对外广播事业开始崛起。由于播出时间的限制,多数节目以消息为主,也尝试播出了一系列人物通讯,整体形式更为灵活多样。1952年起,对外广播设置专题节目,针对不同主题进行深入报道和访谈,《听众信箱》是其中代表。此后不胜枚举的新颖栏目接踵而至。1954年,我国对俄广播实行寄送制,节目内容由中俄双方的专家共同敲定,从每周1次逐步增加至每周3次,中俄的广播事业实现珠联璧合。
1957年,国际台音乐广播向类型化发展,出现了专题音乐节目、录音报道等,如《长征大合唱》、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演出。进入60年代,对外文艺广播推陈出新,引入猜歌谜、音乐故事会等别致的互动形式。1961年,华侨部兴办了《祖国常识问答》节目。据《中国国际广播发展史》一书统计,截至1965年,近半语种采用了常识问答,听众热情高涨,参与性强,仅日语广播每月就有3000人参与,占其来信总数的半数以上。60年代后期,对外广播由于历史原因停滞不前。1984年,时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国际台英语节目频率首次向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直播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这标志着实况直播的全球化。在后来的全国两会期间,《CRI会客厅》成为联系政府与民众的纽带。以上案例表明国际台的节目形式不再拘于一格。
3.业务范围日臻扩大。从声音到影视,国际台的业务范围从电台广播扩展至视听传播。建台初期,新闻节目占据半壁江山,战时消息的传播成为中流砥柱。改革开放后,国际台所涉业务不断扩大,一个亮点便是其利用多语种优势参与到影视国际传播的工作中。1992年,国際台的首部电视系列纪录片拍摄成功。新世纪以来,国际台注重全媒体发展,建立融媒体品牌“China Plus”,通过微信、微博、Instagram、Facebook等平台强化主体性。近些年,国际台紧扣热点,创作出众多视听作品,如讲述外国人故事的微视频《南非人在中国》、香港回归20周年的微视频《双城记——从北京到香港》。再如,斯瓦希里语版《媳妇的美好时代》等10余部电视剧的语言译制均有国际台工作者的贡献。2020年2月18日,中俄双方联合推出了共同抗疫的主题歌曲《携手同行》。同年7月,北京冬奥组委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创办“冬奥之声”,通过融媒体平台向世界报道冬奥会的最新进展。
二、多元化增值运营模式
现今,国际台利用平台优势,打破固有运营模式,形成总站、海外记者站、节目公司等于一体的国内外联动机制。
1.体制改革走向纵深。21世纪以来,国际台寻求平台扩展并获得网络资质许可,其中包含数字电视、互联网音视频、手机客户端业务;创办中国国际广播电视网络台(CIBN),配合传统广播,形成传播矩阵。2011年,国际台环球传媒控股有限公司成立,资本融入使对外传播舞台更加宽广。多媒体融合、全媒体发展是国际台拥抱新媒的大趋势。2014年,新闻中心和英语中心作为改革试点,下设了新媒体平台和制作工作室,通过竞聘制选拔优秀人才。国际台还设置了媒体融合管委会负责新媒体平台的运营和实施。2017年,国际台与俄罗斯SPB TV签署了《国际台与俄罗斯网络视频运营商SPB TV公司合作协议》,双方将以OTT和VOD平台为基础,打造融媒体专区。2018年3月2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立,国际台并入其中,对外广播资源得以进一步融合发展。
2.品牌培育渐获成功。国际台致力于打造有实力的音视频节目,打造品牌集群化发展。作为拥有较高国际影响力的媒体,国际台品牌定位符合全球视野,彰显外宣媒体特点。此外,VI(视觉识别)系统辅助国际台设计品牌标识、宣传口号、活动LOGO等,使用户记忆犹新,扩大了品牌影响力。2015年,国际台首届环球公益广告大赛拉开序幕,以竞赛之名向世界推广中国文化。全球视野下,国际台围绕“环球”和“中华”两个标签,孵化出中华网、中华排行榜、美洲环球东方等同向品牌链,域名唯一、定位清晰。英语环球广播微博用户超200万,环球资讯则近5800万。国际台的垂直品牌产业链亦不容忽视,劲曲调频(Hit FM)跻身于国内顶尖音乐频率。国际网络台也凭借智能产品CAN打造出数款新兴产品,如网络电视、网络游戏等,步入“互联网+”新时代。
3.技术创新实现质变。建台初期,国际台设备简陋,环境恶劣,用蜡盘和钢丝录音机录音,用笨重的炭粒式传声器传输信号,发射功率最初为300瓦,直到1947年也仅有10千瓦。新中国成立后,国际台搬入复兴门外新址“粉楼”,设备随即换代升级,先后引用8型录音机、SJ100型录音机和国产635型录音机。70年代,半导体技术崭露头角,技术人员在此基础上自主研发了晶体管式线路放大器,总输出路数比原来增加4倍。20世纪80年代,立体声出现导致旧式录音机退出历史舞台,瑞士生产的A807型录音机成为主流。这一时期,互联网初露锋芒,国际台计算机应用中心正式成立,并引进2台MICVAXII计算机和34台终端机,它们最初只用于写稿,但无形中为广播互联网化发展奠定基础。1998年,国际台建网,实现了集文字、音频、视频于一体的多媒体传播。进入21世纪,国际台打造采集、翻译、播出等工作的数字化模式,调频、调幅、网络媒体形式汇聚于此。自2013年起,国际台致力于打造“中华云”,即集生产、创作、储存、传播于一体的大数据平台,以此实现用户端的精准分发与智能评估。国际台作为国家级对外广播,还有精密的安全系统来保障信息安全,如防火墙、病毒监视与扫描、防黑客系统等。
三、精准化覆盖传播人群
国际台作为中国联系世界的信息枢纽之一,始终秉持“向世界介绍中国、向中国介绍世界、向世界报道世界”的宗旨,以服务世界各地听众为己任,打造全面又不失精准的用户传播覆盖。
1.频率建设多维深化。截至2016年底,国际台通过自主、委托、合作等方式,相继在50多个国家成立了100多个分台,使用65种语言,覆盖约5亿人口,打造出“日不落”的播音模式,全天候、高质量、低延时地输出本土文化,带有鲜明的中国价值标签。2006年,国际台在肯尼亚首都内罗华创办第一家海外调频电台,每日播出近19小时的节目,国际台频率建设实现逐步扩张。国际台对内广播频率则有Hit FM、环球资讯、轻松调频等,分别在国内主要城市落地播出,如北京、上海、广州、长沙等地。对内广播节目内容丰富、质量不减,拥有大批国内外听众,践行了向中国介绍世界的宗旨。
2.用户覆盖精准触达。融合传播时代,媒体间的竞争与合作日趋激烈。国际台紧跟时代步伐,力图破除用户圈层,涉足短视频与移动端,吸引更多垂直用户。当前用户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国际台深谙此理,于2015年成立新媒体互动传播联盟,集优酷、国际台星空等众媒之长,实现跨界联合,如“跨屏互动、视角切换”的Live Show便以互动为基点打造别致体验,用户可自由选择观看位置,镜头成为人类“眼睛”,使其能置身现场捕捉画面。此外,智能终端CAN主打家庭服务,通过云计算掌握用户喜好,生成个性化内容予以推送,使人们足不出户便可享受“视+听+购+玩”合一的体验。2017年,纪录片《品·味》在非洲大陆播出,该片从美食角度切入,贴近日常生活,且本土化气息浓厚,深受当地人青睐。同年,纪录片《中国味儿》在保加利亚播出,该片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彰显大国风范。
3.人才培养科学规划。在对外广播事业初期,国际台员工主要是华侨、老新闻工作者、地方电台借调人员、外籍人员等,部门间经常要互相借人来完成工作。改革开放后,人才培养迅速提上日程,国际台开办了众多培训班供职工进修,表现突出者可到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等境外高等院校出国进修,并且大量招聘大学毕业生,以此注入“新鲜血液”。1983年,国际台颁布专业技术评定制度,为优秀人才评定技术等级,且不时开展评选活动,激发人才创造力。“十二五”规划提出了人才兴国战略,国际台乘着时代东风,提出“人才兴台”战略,“重塑人才结构、整改人才引进、研发创新机制、完善领导队伍、激发人才创新重点”,重点挖掘外语人才和法律、经济、国际关系等多专业人才,并设置博士后流动站,吸引专家型学者加入。面对纷繁复杂的媒体融合背景,国际台需要的是政治强、业务精、掌握先进技术、在不同媒介傳播间游刃有余的复合型知识队伍。2020年5月10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复旦大学签订协议,联合创办复旦大学国际传播研究院,共同培养高素质的传媒人才,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历史重任。
四、结语
回顾往昔,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之所以能够屹立于时代潮头,根本原因在于其发展观念的守正创新性与发展战略的本地全球化。作为中国对外传播事业的先行者,国际台始终秉承着“中国立场、世界眼光、人类胸怀”的传播理念,客观全面呈现中国样貌,牢牢把握舆论主导权,同时又坚持新闻本位,使外宣配合外交,平视传受双方的主体关系,秉持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原则,最终走出了一条本地化打造、全球化传播的发展之路。
作者张帅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王俊杰系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朱叶.抗战时期的国际广播电台与对外宣传[J].青年记者,2020(07).
[2]夏吉宣.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国际广播[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5.
[3]胡耀亭,陈敏毅,王庚年.中国国际广播发展史[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
[4]赖炜坤.新视角 新手段——国际广播电台的“两会”报道[J].对外传播,2011(04).
[5]周文韬,贾亮.外宣:将国家比喻为一个人,与真挚、真实的人打交道效果最好——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广播讲好中国故事的创新传播为例[J].中国记者,2017(09).
[6]王云鹏.从对外广播到国际传播的历史转变[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05).
[7]王庚年.顺应时代要求 走融合发展之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媒体融合实践[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11).
[8]陈恒哲.俄语广播的理念变革与手段创新初探——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为例[J].对外传播,2019(05).
[9]邹妍艳.国际传播发展路径:全球布局与本土发展——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实践为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11).
[10]黄廓,陈枫.重大活动的国际议程设置研究——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为例[J].对外传播,2017(11).
[11]梁青莹.中国对外广播新变化探析[D].南宁:广西大学,2013.
[12]张翼.文化产业向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迈进[N].光明日报,2018-09-14.
【编辑:孙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