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形式与政策”课程改革探索

2021-09-07吕朋霞

科技风 2021年19期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教学质量

吕朋霞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课;课程改革;教学质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内外社会形势也在发生着变化,对于大学生而言,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和社会发展形势是非常有必要的。“形势与政策”课作为大学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它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性。“形势与政策”课是对学生进行国内外形势与政策剖析、宣传和教育的主要渠道,它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当前我国处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理解国家重大战略和相关政策的实施,帮助学生认清形势,把握政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004年11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着重强调了“形势与政策”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从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形势与政策教育。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大意义、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积极推动“形势与政策”课的改革,不断提升本门课程的理论性、思想性和针对性,改善教学效果,使该课程成为学生喜欢、有收获的优质课程。

1“形势与政策”课面临的问题

1.1教学内容时效性差

由于国际和国内形势变化迅速,使得“形势与政策”课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时效性很强。但是,有一些教师没有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以教材的形式固定下来,用陈旧的知识重复讲解,内容毫无新意,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因此学生可以及时了解到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这很容易让学生对教学内容失去兴趣,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有一些教师在讲授过程中,没有针对性,讲的都是空话,缺乏当前时间段的鲜活案例作为参考,无法引导学生对于事件或政策背后的政治内涵进行深刻认识,加大了学生和课程之间的认知距离。

1.2教学手段单一

随着科技的进步,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又出现了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绝大部分老师都习惯采用多媒体进行授课,利用PPT来完成教学内容,主要以图片和文字叙述为主。其次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教师和学生没有互动。这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很容易使得教学过程單调、枯燥和乏味,导致学生对教学内容把握不准,教学效果不佳,久而久之对本门课程产生抵触情绪。

1.3考核方式简单

“形势与政策”课不像其他专业课程那样有统一的考核标准,对学生考核比较规范、科学。本门课程考核主要以论文为主,有些高校让任课教师自行组织开卷考试。这种考核方式使得学生对于学习内容产生懒惰心理,课上听课效果差,出勤率偏低,或者来上课也是看手机做其他事情。考核结果一般也是以及格或者高分为主,能给学生高分尽量给高分,能及格的尽量给及格。有些学校还会专门针对没过的同学提供补考或重修机会,一切以不影响学生毕业为前提。这些因素或多或少都让学生对本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使这门课程逐渐被边缘化,失去设立课程的目的和初衷,达不到对学生思政教育的作用。

1.4师资力量薄弱

“形势与政策”课的授课主体主要是由辅导员、组织部的教师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部分教师组成,专业化水平偏低,这是大多数高校都存在的问题。其次,整个授课教师团队人员流动性大,专职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多数兼职教师并没有经过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专业训练,对于课程内容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思想体系和价值内涵无法讲深入、讲透彻。虽然这个授课团体对学生的情况比较熟悉,但是由于要兼顾其他工作,很难全身心的投入教学工作中来,备课和授课都很随意,缺乏有效地约束和管理,教学效果不理想。再者,“形势与政策”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内容涉及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国际关系等方面,这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形势与政策”课的改革探索

综合上述“形势与政策”课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必须对课程深化改革,完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打造“金课”。发挥“形势与政策”课的思想引领作用,帮助大学生及时了解国内外重大时事,增强应对复杂社会环境的能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场。

2.1充实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要避免陈旧化,每一个学期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做到与时俱进。在满足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要将教学内容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国内外形势相结合、整体和个体的结合,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把握正确的导向。信息时代,学生接受信息来源多样化,教师也要让自己的课堂多彩化,可以找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微视频、新媒体发布的文章以及音乐等,为课堂改革提供有力支撑。但是应当避免简单的拼凑和罗列,让学生沉浸在丰富的感官和视觉体验中,而不注重内在联系,缺乏深入思考教学内容背后的思想意义和价值内涵。此外,还要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来设计教学内容,在某些方面做到深入化。例如,针对经济学的学生,可以根据我国目前经济受到冲击问题进行探讨,合理设置问题,让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进行解读,进而增加互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和价值性相结合。

2.2逐步完善教学设计

合理的教学设计对于教学内容的讲授是非常有帮助的,要避免“学生在台下听,教师在上面读PPT”这种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在新课开始之前设计新课导入环节,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针对教学内容的变化,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互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等。此外,还可以实施翻转课堂,教师提供教学视频或其他学习资料,学生在课前完成观看和学习,课堂上教师合理引导学生并提问,把更多的时间用来与学生交流和探讨,一切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加入学习中来,从学习中找到成就感和乐趣。合理设计教学环节,精敲细琢教学流程,突出重点,破解难点,力争为学生带来精彩课堂。在课余时间,可以有效利用新媒体来拓展学习内容,丰富教学手段。例如开通微信公众平台,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案、理论知识点、学习要求和作业等内容上传,让学生及时了解课程学习内容和教学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此外,还提供了一个与学生交流的平台,建立起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

猜你喜欢

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教学质量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TBL教学模式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现状及成因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