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生关系在中小学英语教师效能感和职业倦怠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以福建省为例

2021-09-07沈丽娟王战锋

武夷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效能师生关系

沈丽娟,王战锋

(1.武夷学院 玉山健康管理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2.武夷学院 人文与教师教育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

一、研究综述和问题提出

中小学英语课程和应试方案的多次变革为中小学英语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当面对巨大压力而无法及时有效地调整自身的心态导致教学积极性和教学效果下降时,教师可能会陷入负面情绪的恶性循环,这种包含有情绪耗竭、去个性化(对待学生情绪冷漠)和低个人成就感的负面情绪称为职业倦怠,这对教师专业发展产生直接负面影响[1]。近年来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心理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社会和政府的关注,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0年全面部署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中强调要加强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优良的师资队伍建设有赖于教师的发展,不仅包括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发展,还包括教师们的心理发展[3]。作为教师心理问题最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职业倦怠的研究已日趋成熟,众多学者认为教师的职业倦怠与教学效能感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学效能感即教师对自己在特定情景下组织和执行具体的教学任务行为能力的信念[4]。Woolfolk等人[5]认为教学效能感可分为个人教学效能感和一般教学效能感。个人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的有效性的看法,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一般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教与学的关系,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看法与判断,他们在研究中指出教师如认为自己具有教好学生的能力,将能够有效地影响学生。教学效能感不仅对教学活动有重大影响,在教师职业倦怠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Egyed等[6]对美国106名小学教师进行研究发现教师效能感和职业倦怠之间存在显著反比关系。Skaalvik等[7]对2240名挪威中小学教师研究结果表面情绪耗竭和去个性化都和自我效能感显著负相关。Aloe等[8]对16项研究进行元分析发现教师教学效能感与职业倦怠的情绪耗竭、去个性化和低个人成就感显著负相关,具有高水平教学效能感的教师呈现较低的职业倦怠。李永鑫等[9]对国内247名中学教师进行调查发现教师的一般教学效能感能够显著预测情绪耗竭,个人教学感能显著预测去个性化和低个人成就感两个维度。王晓玲等[10]对石家庄900名各学科中小学教师进行研究发现教师教学效能感和职业倦怠感之间存在着显著负相关。王仕龙[11]对某地区中小学教师648人进行研究发现职业倦怠与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呈显著的负相关。何兴国等[12]通过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进行研究发现教师自我效能感对职业倦怠有显著负向影响。国内外已经有无数研究表明教师效能感与职业倦怠呈现显著负相关,表明教师高教学效能感是降低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研究的深入,大量的学者以各类中介变量来探讨教师教学效能感对职业倦怠的作用路径,如以社会支持[13]、职业承诺[14]、情绪劳动[15]、情绪调节[16]、情绪智力[17]和工作满意度[18]等为中介变量对二者关系进行研究,但是中小学的教学活动是双边的,它不仅涉及到教师自身,还与学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师生关系是学校中重要人际关系之一,反映了师生通过动态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各方面的联系,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师生和睦相处,有助于营造让师生都感到愉悦、快乐的教育教学环境及氛围[19]。世界卫生组织在《创建一个情感健康和社会福祉环境》的政策文件中指出:“学校积极的心理社会环境可以影响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福祉”[20]。但目前却没有以师生关系为中介变量来探讨教师效能感和职业倦怠关系的研究出现,所以为了教师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将从教师感知的师生关系(以下简称师生关系)视角来分析二者的作用路径。

本研究以师生关系为中介变量,结合已有的实证研究和理论,提出以下三个研究假设:(1)中小学英语教师积极个人教学效能感(PPTE)与情绪耗竭(EE)、去个性化(DP)和低个人成就感(RPA)具有相关性。(2)中小学英语教师消极个人教学效能感(NPTE)与情绪耗竭(EE)、去个性化(DP)和低个人成就感(RPA)具有相关性。(3)师生关系(TSR)在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效能感和职业倦怠中起中介作用。

最终本研究提出了一个整合的中介模型(图1):

图1 研究的概念模型图Fig.1 Research conceptual model diagram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从福建省城乡选取中小学各三所学校英语教师进行调查,共发出问卷215份,收回有效问卷148份,其中男教师40人、女教师108人,小学英语教师71人、中学英语教师77人,84人为班主任、64人为非班主任,教龄1-5年教师为59人、教龄6-20年教师为49人、教龄20年以上为40人。

(二)研究工具

1.教师感知的师生关系量表

采用Pianta的Student Teacher Relatioinship Scale(STRS)教师卷量表,本研究采用其亲密性维度,共含3个项目,经本研究检验,Cronbach a系数为0.88,信度良好,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从1(完全不赞成)到5(完全赞成),代表亲密度由近及远的程度。

2.教师效能感量表

本研究采用的《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由北师大发展心理研究所的俞国良等人[13]在1995修订完成。量表经因素分析和文献分析后,提取出3个因子,分别命名为积极个人教学效能感(PPTE)、消极个人教学感(NPTE)、一般教学效能感(GTE),量表共含27个项目;经检验各维度及总量表Cronbach a系数分别为0.90、0.80、0.70、0.88,信度良好;采用李克特6级评分,从1(完全不赞成)到6(完全赞成),代表教学效能感由低到高的程度。

3.职业倦怠量表

本研究采用Maslach编制的教师职业倦怠量表(MBI-ES),中文版由台湾学者黄三吉等人修订的部分问题。这个量表含情绪耗竭、去个性化和低个人成就感三个维度,共21个项目,经检验各维度和总量表Cronbach a系数具体为0.9、0.86、0.87、0.92,信度良好;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0(从未如此)到4(每天如此),代表个体职业倦怠从低到高的程度。

(三)数据处理

使用SPSS 22.0和AMOS 21处理数据。

三、研究结果

(一)各变量描述统计与相关分析

积极个人教学效能感(PPTE)、消极个人教学效能感(NPTE)、一般教学效能感(GTE)、师生关系(TSR)、情绪耗竭(EE)、去个性化(DP)和低个人成就感(RPA)的描述统计及相关性见表1。

表1 描述统计与相关性(N=148)Tab.1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d correlation(N=148)

由表1可知教师的积极个人教学效能感(PPTE)与一般教学效能感(GTE)显著正相关(P=0.289**),与低个人成就感(RPA)显著负相关(P=-0.429**);教师消极个人教学效能感(NPTE)分别与一般教学效能感(GTE)、情绪耗竭(EE)、去个性化(DP)呈现显著正相关(P=0.406**,0.476**,0.647**),与师生关系(TSR)呈显著负相关(P-.292**);教师一般教学效能感(GTE)与师生关系(TSR)呈显著负相关(P=-0.292**),与情绪耗竭(EE),去个性化(DP)呈显著正相关(P=0.469**,0.532**)。师生关系(TSR)与情绪耗竭(EE)去个性化(DP)、低个人成就感(RPA)显著负相关(P=-0.165*,-0.309**,-0.305**);情绪耗竭(EE)与去个性化(DP)呈现显著正相关(P=0.590**);去个性化(DP)与低个人成就感(RPA)显著正相关(P=.221**)。

(二)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中介效应)分析

以积极个人教学效能感(PPTE)、消极个人教学效能感(NPTE)、一般教学效能感(GTE)为预测变量,师生关系(TSR)为中介变量,情绪耗竭(EE)、去个性化(DP)、低个人成就感(RPA)为结果变量,构建假设模型。路径模型非标准化系数显示如图2:

图2 师生关系中介模型Fig.2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mediator model

采用Bootstrap重复抽取2000次计算师生关系的中介效应,非标准化数值如下表所示:

由表2可知,师生关系(TSR)在积极个人教学效能感与情绪耗竭(EE)、去个性化(DP)、低个人成就感(RPA)之间存在中介效果且(P<0.05)显著;师生关系(TSR)在消极个人教学效能感(NPTE)与职业倦怠各维度不存在中介且效果(P>0.05)不显著;师生关系(TSR)在一般教学效能感(GTE)与情绪耗竭(EE)、去个性化(DP),低个人成就感(RPA)之间存在中介效果且(P<0.05)显著。接下来通过检验模型的直接效应(非标准化系数)来验证师生关系的中介效果为部分中介还是完全中介。

表2 间接效果(中介效应)及95% 的偏差较正置信区间Tab.2 Indirect effect and 95% confidence intervals(bias-corrected percentile method)

由表3可知,教学效能感各维度(PPTE、NPTE、GTE)与职业倦怠各维度(EE、DP、RPA)直接效果置信区间均包含0且(P>0.05)不显著,表明直接效果不存在,师生关系在本模型中为完全中介。

表3 直接效果及95% 的偏差较正置信区间Tab.3 Direct effect and 95% confidence intervals(bias-corrected percentile method)

四、讨论

(一)各变量相关性分析

(1)中小学英语教师积极个人教学效能感与一般教学效能感显著正相关,与低个人成就感显著负相关,表明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持有态度越积极,认为教育在学生发展中起着重大作用的看法就越积极,低个人成就感的情绪就会越少出现,假设一得到部分支持;(2)教师的消极个人教学效能感与一般教学效能感、情绪耗竭、去个性化呈显著正相关,与师生关系呈显著负相关,这说明教师对自己教学持有态度越消极,认为教学在学生发展中发挥不了作用,带有情绪耗竭,对待学生冷漠的态度越明显,假设二得到部分支持;(3)教师的一般教学效能感与师生关系呈显著负相关,与情绪耗竭,去个性化呈显著正相关,这表明教师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起作用的观点越重视,那么师生关系越融洽,教师情绪和冷漠态度也会愈加改善;(4)师生关系与情绪耗竭、去个性化、低个人成就感显著负相关表明师生关系越融洽,教师职业倦怠程度就会越轻;(5)职业倦怠的情绪耗竭、去个性化、低个人成就感三个维度间呈现显著正相关,表明教师的情绪耗竭越严重,对待学生就越冷漠,成就感越低。

(二)中介作用分析

(1)师生关系在积极个人教学效能感与情绪耗竭、去个性化,低个人成就感之间存在中介效果且显著,起完全中介作用,表明教师对教学积极有效的看法通过良好师生关系能非常有效降低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2)师生关系在一般教学效能感与情绪耗竭、去个性化,低个人成就感之间存在中介效果且显著,起完全中介作用,这表明教师对教育教学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及对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的积极看法通过良好师生关系会给教师情感资源过度消耗状态和对学生的冷漠情绪带来很大程度缓解,研究假设三获得支持。

总之,教学效能感作为教师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影响学生学习行为结果的一种主观判断,它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缓解效用毋庸置疑,同时师生关系也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增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心理稳定感,增强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降低教师的职业倦怠感[13]。

(一)研究启示与展望

本研究发现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效能感、师生关系和职业倦怠间存在密切关系,教学效能感可通过师生关系中介降低职业倦怠感。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表现在其自身学科知识的增进方面,还体现在内在心理发展和与学生的沟通交流等方面。因此,为了促进福建省中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除关注中小学英语教师学科知识发展和心理机制发展之外,还应特别关注师生关系在教师职业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及时对学生的疑难和交流进行回应和关怀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回应是连接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英语作为一门中小学必修学科,其本身带有一定的特殊性。中小学生想要在非母语的环境中学好一门外语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在学习过程还会遇到数不清的困难和阻碍。如果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解答和关怀但却常常得不到教师的适当回应时,学生就会心灰意冷。教师应重视学生请求,而学生在得到回应或关怀时又及时作出反应,这样才能为之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的心理健康和学生学业进步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建立学伴型师生关系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基于“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知识学习,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已不再是局限于教室空间内的学习。海量的优质互联网学习资源涌入了学生的视野,教师的知识权威正被逐渐削弱,为了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转变原有观念与态度,与学生共同学习丰富的知识,不断改善自身教学策略,带着学习者的态度与学生形成共同学习的学伴关系。

第三,加强自身教学能力和素质修养是建成良好师生关系的根本。在课堂上树立一个英语学识丰富、英语教学技能良好、具有鲜明教学风格的教师形象,能让中小学生在英语课堂中喜欢上老师的人格和教学风格从而慢慢喜欢上英语学科,喜欢上英语教师,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

第四,教师对学生开展积极的情感教育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学生在学校中接受的教育如果忽视对情感关怀和培养,学生们就无法形成健全的人格,更不用谈何全面发展。教师作为学校情感教育的主要载体,她们的情感品质和人文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总之,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效能感通过良好师生关系能够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降低职业倦怠程度,有助于教师教学水平提升,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从而最终推动中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局限

本研究存在以下局限:(1)研究对象采用整群抽样抽取了福建省各层次,各等级的中小学城乡中小学各3所学校的英语教师,下次应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加大样本量对师生关系在福建省中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和职业倦怠间关系进行检验来增强样本代表性。(2)本研究只采用师生关系这一个中介变量来研究教师教学效能感和职业倦怠间的关系,实际上二者之间的关系不是那么容易被感知到,所以肯定还有其他因素可以作为中介变量来被测量,后续可以用多中介模型或链式中介来查验中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和职业倦怠的最佳作用路径。(3)由于横断研究自身的局限,本研究结果也存在一定的理论推断性,未来研究将采用纵向研究设计或实验法来进一步验证本研究结论。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效能师生关系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