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并发呼吸衰竭的影响因素
2021-09-07刘金彩
刘金彩
(上蔡县人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河南 驻马店 4638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呼吸科常见病,常因严重感染及缺氧进一步加重病情,当患者处于急性加重期时,其呼吸运动功能进一步受限,肺功能出现持续性的损害,导致机体严重缺氧,常并发呼吸衰竭,增加致残率与病死率[1]。因此,积极找到导致AECOPD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影响因素,并积极给予有效干预措施来改善患者预后具有必要性[2]。但是,关于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影响因素研究较少。本研究选取发生与未发生呼吸衰竭的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AE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上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发生呼吸衰竭的AECOPD患者作为发生组,另收集同期60例未发生呼吸衰竭的AECOPD患者作为未发生组。本研究经上蔡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符合AECOPD相关诊断标准[3];②无消耗性疾病或恶性肿瘤疾病;③临床资料完整。(2)排除标准:①非AECOPD原因引起的急性器官功能衰竭;②转院或院内病死;③伴有肿瘤及慢性肝病;④近15 d内服用抗凝药以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1.3 呼吸衰竭评估方法住院期间,临床医护人员参照《内科学》[4]结合患者症状进行评估,若气短及呼吸困难,且血气常规检查[抽取患者股动脉或桡动脉处血2 mL进行血气分析,采用迈瑞Mindray BS-220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检测]时,当其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60 mmHg(1 mmHg=0.133 kPa),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降低或正常(PaCO2正常值为35~45 mmHg),或者PaO2<60 mmHg且同时伴有PaCO2>50 mmHg时,均可判断为合并呼吸衰竭。
1.4 临床资料收集查阅资料统计患者性别、年龄、COPD病程、合并症(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住院时间、体温、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白蛋白(albumin,Alb)、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其中PT、Fib、D-D、Alb、cTnT、CRP水平检测方法为:患者入院时,抽取其空腹肘静脉血5 mL,3 500 r·min-1的速度离心15 min,离心半径为13.5 cm,取上层血清,保存在-80 ℃的环境中,采用SCLOT S4血凝仪检测(长春赛诺迈德医学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检测PT、Fib、D-D水平,采用迈瑞Mindray BS-220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检测Alb、cTnT、CRP水平。
2 结果
2.1 基线资料发生组合并冠心病占比、D-D、cTnT水平高于未发生组,Alb水平低于未发生组(P<0.05);组间性别、年龄、COPD病程、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住院时间、体温、收缩压、舒张压、PT、Fib、CRP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2.2 AECOPD患者并发呼吸衰竭的影响因素将基线资料分析结果得到可能作为影响因素的二分类变量及连续变量作为自变量,并对自变量进行赋值(见表2),将 AECOPD患者并发呼吸衰竭的发生情况作为因变量(1=发生,0=未发生),经单因素分析后将2.1中比较结果P放宽至<0.2,纳入符合条件的变量(高血压、PT、CRP),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在校正各个变量之间的影响后,结果显示合并冠心病、高D-D、高cTnT水平、低Alb水平均是AECOPD患者并发呼吸衰竭的影响因素(OR>1,P<0.05)。见表3。
表2 赋值说明
表3 AECOPD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呼吸衰竭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COPD是一种破坏性的肺部疾病,气体交换受损导致机体血流与通气比例失衡,若不能及时治疗,随着病情进展,侵及呼吸肌,导致痰液分泌增加,诱发低氧血症,最终发展呼吸衰竭,提高病死率[5-6]。因而,及时了解AECOPD患者并发呼吸衰竭的影响因素具有必要性。
崔婷等[7]研究发现ICU老年COPD伴严重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主要为年龄、有吸烟史、既往职业环境等。本研究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冠心病、高D-D、高cTnT水平、低Alb水平、PCT水平均是AECOPD患者并发呼吸衰竭的影响因素,与上述研究[7]的结论差异性较大,其原因可能是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较大。但是该结果提示了AECOPD患者并发呼吸衰竭的影响因素较多,是由多种因素共同所致,因而需尽早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预防。本研究逐步分析其原因如下。(1)合并冠心病:COPD患者长期处于缺氧状态,可导致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出现异常,血液流速减缓,黏稠度增加,机体易处于高凝状态,易形成血栓,可进一步加重病情,引起肺动脉高压,加重AECOPD患者病情,因而并发呼吸衰竭的风险较高[8]。对于合并冠心病的患者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降低临床治疗的难度与并发呼吸衰竭的风险。(2)高D-D水平:D-D是机体的凝血功能指标,D-D水平较高时,AECOPD患者血液黏滞性升高,机体相关组织、细胞与氧气结合能力下降,而二氧化碳在体内滞留,机体易出现低氧血症,进而引发呼吸衰竭[9]。此外,D-D水平较高时,机体易处于血栓前状态,可损伤微血管内皮细胞,导致机体出现炎症反应,进一步加重AECOPD患者病情,因而诱发呼吸衰竭的风险较高。因此,临床工作者需动态监测AECOPD患者D-D水平,并及时进行抗凝治疗,降低呼吸衰竭的发生风险。(3)高cTnT水平:cTnT是临床上用来检测心肌损伤的标志物之一,是一种特异性结构蛋白,当心肌功能受损后,结构蛋白被破坏、分解,导致血清cTnT水平升高,而对于AECOPD患者来说,心肌功能受损导致心脏负荷增压,可引发肺动脉高压,进而诱发呼吸衰竭[10]。临床可监测患者cTnT水平,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心肌受损,进而降低呼吸衰竭发生率。(4)Alb水平:Alb主要体现机体的营养状态,Alb同时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较低Alb水平可加重肺淤血,进一步加重呼吸症状,进而增加呼吸衰竭的发生风险[11]。较低的Alb水平提示了患者营养不良,机体的免疫力相对低下,当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急性加重时,机体抗炎反应能力较低,而各种炎症因子可进一步导致呼吸受阻,进而增加呼吸衰竭的发生风险。对于低Alb水平患者可通过外源性补充营养物质来改善机体的营养状态,以此降低并发呼吸衰竭的风险。
高CRP水平可提示AECOPD患者病情加重,因而发生呼吸衰竭的风险较高[12]。但是本研究有无并发呼吸衰竭的AECOPD患者CRP水平之间无差异性。其原因可能是,CRP是临床公认的炎症因子,在临床判断COPD的发生、发展中应用较为广泛,但是CRP仅在细菌感染时明显升高,病毒感染时往往升高不明显或不升高,因而有时预测AECOPD患者病情具有局限性。CRP判断疾病时的特异性较低,易受其他因素的干扰,暂无有力的证据可证实CRP与AECOPD患者病情具有明确的关系,因而本研究中两组无差异性。但是在临床干预AECOPD患者并发呼吸衰竭过程中也需考虑其他因素带来的影响,以此进一步降低呼吸衰竭发生率。
综上所述,合并冠心病、高D-D、高cTnT水平、低Alb水平均是导致AECOPD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影响因素,临床需积极给予患者针对性干预措施,以期降低呼吸衰竭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