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粒社会下提升城市意象叙事空间研究

2021-09-07赵昕石川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触点微粒意象

赵昕 石川

1.我国城市规划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我国地域辽阔,各城市历史、文化、气候的千差万别导致了城市优势资源的差异化与文化上的多姿多彩。物质、非物质的特征综合汇聚为城市的“总形象”,也称为城市意象。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认为其有三个组成部分,个性(Identity)、结构(Structure)、意义(Meaning)[1]。纳萨尔在《城市意象评估》中把城市意象归为意象力(Image power)、喜好力(Preference)[2]。这些特征都在指向城市是人的城市,城市需要用情感化的方式把意义传播给居住其中的民众(图1)。

中央美术学院王中教授也指出:“现在经济不再是衡量一个城市发达与否的唯一标准,文化将逐渐成为城市的核心,对城市而言,它强调一种新的综合,是将城市整体作为一个视觉系统来加以研究。”[3]但随着“城市时代”(Urban Age)进程不断推进,在构建城市意象过程中一些问题也在逐渐显性化。大致分为两点:

“自上而下”国家政策和城市规划层面与“自下而上”民众意识层面存在着断层。随着全球化的推进,爆发式的城市扩张导致大规模的规划与建设,追求“大拆大建,破旧立新”,以期通过新建大型项目来提升城市知名度、塑造城市形象、提升旅游经济、促进城市发展。这也让居住其中的民众对城市逐渐陌生。在一些城市中呈现出文化建设中彼此矛盾的现象:一面是有着丰富人文价值和历史文化积淀的历史街区在推土机履带下被夷为平地,丰富而又温暖的旧城生活脉络被割裂,居民被迫搬迁,社会结构产生动荡;另一面是一个个代表着各种流派与各种风格的大剧院、大展馆等文化旗舰项目拔地而起,对城市文化与记忆“理解有限、体验不了、推广困难”的现象频繁出现。我国的城市历史、文化、气候千差万别,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不可能存在唯解,如何因地制宜、承前启后地塑造城市形象成了亟须解决的问题。

粗粒式的传播方式已不匹配时代特性。长期以来,对城市意象“批量化与平均化”的粗粒式宣传,只筛选出城市最主要、最具代表性的形象特征,并有意识地放大它的符号性,在城市里反复传播。这虽可以快速建立对城市的“整体感知”,但同时也会导致民众接收到同质化的信息,并产生同质化的印象。例如认为巴黎是“浪漫之城”、广州是“花城”等。但技术的进步使社会逐渐被数据“解析—解体”化,德国学者克里斯托夫称之为微粒社会。微粒化社会下民众个体差异性与自主性被高度解析,如何向每一个差异化的民众创造其单体化、高密度化的城市文化传播体验成了亟须解决的问题。

本文基于微粒化社会下,对满足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变和民众的情感化提出诉求,探讨技术的革新如何通过设计带来社会的创新,如何通过叙事化手段让居住在其中的公众得到个性化的表达,为城市的发展赋能。

图1 城市意象结构示意图

图3 触点的类别图

图2 城市空间多维叙事框架模型

图4 “城市意象+叙事化手段+多维触点”策略提升框架

2.微粒社会的概念与特征

2.1 数字技术催生微粒社会

数字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的迅猛发展,将整个社会分割为更细小的颗粒,一切都以数据的方式被记录、追踪、分析、管理、预测和控制,而每个个体属性、喜好、需求、行为都将被数据精确显现、量化、辨析。经济学家泰勒·科文预测“平均值已死”,这种现象被德国学者克里斯托夫称之为微粒社会,指以数字技术“解析—解体”社会。克里斯托夫预测微粒社会将有三种变化趋势(1)差异变化;(2)智能变化 ;(3)控制变化。未来世界的新标准将是“差异化革命”与“个性的科学”的结合[4]。笔者认为微粒化有以下特征:

2.2 微粒社会的特征

2.2.1 数字化

微粒社会以数据方式进行数字化分析。之前不可量化的个体属性,如:需求、行为、喜好等都可以被显现与分解,个体数据联结将组成一个精细、精确、透彻的高解析化的全新社会。

2.2.2 单体化

工业化背景下的粗粒社会,将个体以标签化进行群分,用平均值来探寻社会的规律和趋同。而数字技术革新下的微粒社会,将个体解析成无数个可独立存在与可量化的数值。个体的差异性将极大地显现出来,社会也将从群体划分转向单体互连而演变。

2.2.3 体验化

体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源头。胡塞尔强调体验是真实知识的唯一来源。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提出体验的身体主体性。他认为:“我们要理解某个事物,只能通过我们自身与该事物之间的关系[5]”。人类通过身体与环境联结产生具身认知,以“体认”的方式认识世界并将习得的知识经验内化成心智模型。

微粒化特征也促使体验经济的形成。《体验经济》提出“体验是来自于个体的心智状态和先验知识(事件及其形成的经验)与情境事件(包括信息、媒介、环境、缺席的传播者等)互相作用的结果[6]”。将个体带入到事件中,通过身体隐喻、感知融合、时空体验以及信息的增广等阐释途径与手段,为个体创造单体化的体验是微粒社会下的新经济形态。

2.2.4 叙事化

叙事性具有强大的聚合力,所有信息的传达都需要在叙事的过程中才能得以解码。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人类只能在叙事的模式中构建认同”,人类意识可以通过叙事“重构”世界、“连接”世界。在微粒社会中,数据把人类的差异性越分越大,我们将从“理性人”变成“微粒人”。构建差异化的体验的途径便是构建独一无二的叙事模型,体验是理解叙事的认知框架,通过各种叙事手段对传达的信息进行增广处理。

3.微粒社会下城市叙事空间结构分析

3.1 叙事学与叙事空间

叙事学起源于文学范畴,20 世纪50 年代后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后因学科泛化和跨媒介发展,叙事学在学科交叉中广泛借鉴与融合新的叙事形态,如音乐叙事学,法与叙事学等。“叙事”是通过人意识来感知“时间”与“空间”联结中事件的基本形式。

而叙事空间是叙事学在建筑领域的发展。“空间本身既是一种‘产物’,是由不同范围的社会进程与人类干预形成的,又是一种‘力量’,它要反过来影响、指引和限定人类在世界上的行为与方式的各种可能性[7]”。人类社会以来,构建了各式各样的“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去探索发现世界的本质,如教堂、村落、街道、诗歌、电影、音乐等。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人类由意识导引行为,以“叙事”的形式去联结“空间”,城市便是由一个又一个交叉叠加的“叙事空间”组成的。

21 世纪因数字技术的发展,微粒化导致城市的“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客观与主观互动交织在一起。个体通过“空间”采用“叙事化事件”去创造单体的“体验”,形成独有的意识经验。本文将“时间”“空间”“意识”“事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探讨,将“叙事空间”划分为“物质关联性叙事空间”“事件关联性叙事空间”“意识关联性叙事空间”三大类型。探索在微粒社会下如何通过叙事手段去构建城市意象的提升策略框架。

3.2 城市叙事空间的分类

3.2.1 线性结构体验——功能性叙事空间

线性结构体验以功能性需求为目的,建立在“点—点”的路径基础上的,是以“物质”为主要载体或主要存在形式,多集中在城市有形的物理造物层面上。如城市的公共设施(指示牌、垃圾桶、公厕,公交车站等),叙事模式大多表现为:民众对需求预先设定好,在物理逻辑认知的基础上,在相对直接的情景下参与体验(表1)。所以线性结构叙事是以物质元素为触点,功能型需求为目的,构建出简单直接的体验模式。

表1 功能性叙事空间主要要素与内容

在设计层面上,粗粒社会下对功能性叙事空间需求明确,但在达到需求之后,体验旅程也就结束了,对城市并没有形成可持续化的联动效应。而微粒社会下,如何使功能性叙事空间系统化、互动化,成为城市内的情感化触媒,是笔者认为可提升的重点所在。在设计中首先突出“点”的物理特性,以目的性与直观性作为设计重点,避免多余的视觉信息,强调与环境的整体性。应以功能复合作为设计提升策略,即保证主功能需求的情况下,与所在场景中其他服务功能相互匹配。例如纽约布莱恩特公园的太阳能手机充电桩,它可以让游客在休息期间,同时为手机充电。其次合理规划“点—点”之间的地理特性,使其分布具有全时性、分布广、反应快等联动反应,在人居可达的区间范围内形成集群化优势的功能系统。

3.2.2 树状结构体验——事件性叙事空间

树状结构体验以事件性需求为目的,建立在“线—线”的路径基础上的。将点状“物质元素”为载体置入线性“事件流程”中,例如城市的主题性展览 、特色活动、大型赛事等,形成以物理基础层上叠合了意识行为层的复合化“现象场”。在树状结构体验中,民众以事件(参加活动)为需求点,以主体感知及其行为逻辑特点为依据,置于现象场中(博物馆、演出地)进行多线程的规划。由于个体的文化内涵、环境提供的信息感受、行为习惯等因素的差异,个体选择的情感互动体验的叙事化流程均不同,也形成相对自由的树状结构体验(表2)。

表2 事件性叙事空间主要要素与内容

在设计层面上,粗粒社会下事件性叙事空间体验维度单一化,多集中在物质功能的体验上,例如博物馆将展品置于橱窗内静态化观赏等。而微粒社会下技术的革新将使体验多维化,使民众不仅感受“物质元素”,更多来自“事件流程”的体验。因此笔者认为在设计层面上,设计师要从物理逻辑转向行为逻辑。设计的对象从物变成将物当作实现行为的媒介,将物理性触点放入事件中去考虑,环境中的主题要素、媒介场景等多元素联结成为事件过程的体验接触点,引导民众依据知识(事件及其形成的经验)来对情境(信息、媒介、环境)进行体验,并得到功能和意义的双重满足。例如艺术家西奥多怀森和艾米丽·戈贝尔在2007 年为荷兰制作的互动装置艺术展览《时髦的森林》,参观者可以与作品展开互动,用他们的身体语言影响周围的环境和生物。他们可以用身体动作制造树木,随后从瀑布引导水源流向树木,水流又可以不断地被分流,如果树木得不到充分的水源,他们就会枯萎。参观者通过和这个生态系统的互动,帮助所有栖息在这个森林中的生物生长繁衍。这个互动游戏的过程能够帮助参观者了解一些生态系统的运作机制,在公众参与虚拟森林的保护过程和沉浸式体验的过程中,借由游戏形式本身吸引公众,再引导公众参与装置互动。在生态系统游戏过程中激发公众保护森林的生态意识。在这样设计提升下,博物馆将不再是对着艺术作品被动化静态化观看的空间,而是逐渐转变为一个私信碰撞和体验文化的场所。

3.3.3 网状结构体验—— 意识交互性叙事空间

网状结构体验是以意义性需求为主要目的,建立在“面—面”的路径基础上的,将点状“物质元素”为基础载体,以线型“事件性”作为交互流程,形成平台化的集合场域(表3)。例如世博会、历史街区、文化创意园、地方性节事活动周等。与线性、树状结构叙事存在着根本差异,互动体验化是网状叙事结构最大的特点,也更符合微粒化社会的趋势。

在设计层面上,粗粒社会下多集中在物质层面实体空间与平台的打造,而微粒社会背景下,以人为本、强调个体独特的心理与文化的态度,允许民众根据个人喜好与需求自行建构事件、建立规则、打造平台、营造场景。线上线下多触点的设计模式是意识交互性叙事空间的设计提升重点。例如巴黎市政为了城市环境共创中公众可以参与通过了一项新法案,赋予民众城市景观建造者的身份,在民众学习后拿到政府颁发的绿化许可证后,他们便有在住宅或办公楼等闲置处开展相关园艺活动的权利,也被鼓励一起合作进行城市的美化工作。这不仅让公众对环境维护保护多了一份责任感,也因通过自身劳作美化了巴黎的城市环境而多了一份成就感。又如墨尔本CERES 环保社区,原来是城市的一块废地,当地有识之士因共同的兴趣和目的(致力于唤醒社会环境意识)而进行设计。他们希望来到这里的公众可以来这里寻求有关健康生活及环保知识的建议与措施。久而久之,他们共同完成“事件性”的小目标而形成了一个综合性的社区,成为环保实践的基地与向公众传播生态教育的学习园区。在过程中民众参与设计既满足了对于社区环境营造功能需求,又实现了民众对于环保理念的自我价值。

表3 意识交互性叙事空间主要要素与内容

叙事学方法“重构”世界、“连接”世界,三种类型的叙事空间是在“物质”“意识”与“事件”的观照下呈现的不同态。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交叠、相互转化,彼此之间并没有绝对界限,根据不同场景以多维触点的形式综合性地运用,展现出更多个性化与多面化的城市形象。

4.微粒社会下城市意象的提升策略路径研究

4.1 城市空间多维叙事框架模型

通过对上述三种叙事空间类型进行解析,对其含义、分类、主要要素与内容形成了初步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采用系统分析法,运用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结构性、动态性、关联性,研究各种系统间的互相影响相互作用,形成有规律的稳定的关系,以微粒化的特征为依据,构建出城市空间多维叙事框架模型(图2)。

4.2 多维触点设计方法融入叙事框架模型

将触点设计方法代入城市空间多维叙事框架模型进行实践,为理论框架提供实践数据。触点理论来自服务设计,也被称之为服务触点,指在整个服务过程中,与用户发生接触与互动关系的,能够构成体验的、与产品或者服务提供者相关的、有形或无形的连结点。随着技术的发展,触点的形式也变得多维化。从实体化到虚拟化,大体分为四种类型:人物触点、环境触点、信息触点与产品触点(图3)。

在微粒社会背景下,城市场景比传统的粗粒社会下变得更多元化与多维度化。相应的接触点也呈现出多模态化的形式特征,结合城市空间多维叙事框架模型来分类,可以分为:产品触点(城市地标、城市交通系统等);信息触点(如移动端APP、网页或其他数字设备中的接触点);环境触点(自然环境以及人造环境等);人物触点(置身在城市中的民众、工作者、旅游者等);另外还包括事件接触点(当地的特色活动、大型赛事);文化接触点(城市的文化特征以及文化事件等)。这些接触点向其周围更大地区扩散其触点效应,能够形成紧密的“融合接触点”。随着融合的各元素间相互之间作用力及能量传递的逐渐增强,可通过“人、事、物”的传播,产生更大的扩散作用,并产生“共振、整合、共同发展”的联动效应,从而促使城市内元素发生催化变化,引发城市的某种“链式反应”,共同构成城市品牌体验的核心要素。

4.3“城市意象+叙事化手段+多维触点”策略提升框架

将触点(人物触点、环境触点、信息触点、产品触点)为媒介,与城市意象相结合,并采用叙事化手段表达出来,形成“城市意象+叙事化手段+多维触点”的方法流程,整合成(产品本身、信息、人、人的行为、物理的和虚拟的环境)实践系统,提出基于“人—触点—环境”交互的实践框架。基于微粒社会下单体化的个人体验,对不同特质的人传达不同的内容与体验,选择以移动端应用为载体,形成一个稳定且可持续的、定向服务于用户的“个性特征—APP 界面—叙事空间—人”的锥形系统,并通过知识服务交互系统,去构建城市意象的提升策略框架(图4)。

在此循环系统中,民众由APP(线上触点)进行个性化赋能,通过填写兴趣,个性与需求得到不同内容的反馈。例如规划的路线图、推荐的寻路系统等,并根据内容进入不同的叙事空间,展开行为化的探索。进入“空间”的公众根据个体思维的联结组成了一个个多元化的社会群体。社会群体又联结成网状空间,在多维空间的配合下城市意象呈分散且聚合的形态,又反作用于公众。在探索中通过增强公众的体验,为传统城市空间赋予更多社会意义,通过设计手段使得城市意象以温和自然的方式与公众连接,潜移默化影响公众对于其城市的情感化表达。

5.结语

在数据细分的微粒化社会下,人的需求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被数据无限细分。而城市也应该满足人们外显出来的个性化需求,为民众展现出更多个性化与多面化的城市形象。民众的微粒化与多样性同样也带给城市以活力,城市与人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对当代的设计师来说,需要提升城市形象的开放性,通过三种类型的叙事空间综合作用,与“城市意象+叙事化手段+多维触点”方法相结合,形成真实、具体、丰富的城市形象。通过设计在微粒社会下提升城市形象,将城市意象系统化、情感化、单体化,让城市在设计中向可持续化与情感化永续型模式发展。

本文系安徽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传统民俗符号在网络新媒体境遇下的传承与发展”(编号:SK2019A0515)成果。

注释:

[1]凯文·林奇:《城市意象》,方益萍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年,第35 页。

[2]Jack· L·Nasar,The Evaluative Image of the cit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1990,pp.41-53.

[3]王中:《当代公共艺术视野中的城市形态》,《北京规划建设》2006 年第4 期,第172 页。

[4]李婉莉:《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6 年第5 期,第153 页。

[5]加斯帕·L·延森:《深层体验设计》,《创意与设计》2016年第6 期,第6-15 页。

[6]克里斯多夫·库克里克:《微粒社会》,黄昆等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 2018 年,第485 页。

[7]Wegner·Philip·E,Spatial criticism:Critical Geography,Space,Place and Textuality Introducing Criticism at the 21st Century ,Edin 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2,pp.180.

猜你喜欢

触点微粒意象
SIMS微粒分析制样装置研制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铁路信号灯用交流继电器转换时间提取方法
基于电路分割法汽车电动车窗控制开关故障的检修
航空电转换器的损伤原因分析及修理
意象、形神
接触器辅助触点接触电阻产生原因分析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高考中微粒间作用力大小与物质性质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