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法对胆固醇胆石症大鼠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含量的影响
2021-09-07平兰芝唐徐韵廖莹莹何艳芹张海涛
平兰芝,唐徐韵,廖莹莹,何艳芹,张海涛,潘 莉
(贵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胆石症(cholelithiasis)又称胆系结石病或者胆石病,是指胆管或者胆囊任何部位发生结石的疾病,是最常见的胆道疾病[1],以上腹疼痛、寒战发热、黄疸、恶心呕吐等为主要表现,并易诱发胆道梗阻、胆道感染、胆源性胰腺炎等,严重者可引起胆囊穿孔甚至危及生命[2]。胆石症的类型按其所含成分可分为胆固醇结石、胆色素性结石、混合性结石3 类[3]。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4,5],胆石症在我国的发病率从过去的3.1%升高至10.7%,随着生活水平的增高和饮食结构改变,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胆石症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6],疗效显著,但是复发率高。中医治疗胆石症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创伤小等优势,并在临床中进行运用推广[7]。穴位埋线是针灸学的一种延伸和发展,也是长效针灸,它是将羊肠线埋入穴位,利用羊肠线对穴位的持续刺激,达到调整机体功能、改善病理状态的效果[8]。本实验通过对胆固醇胆石症大鼠进行穴位埋线干预实验,观察其血清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含量的变化,旨在为临床治疗胆固醇胆石症提供参考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SPF 级健康雄性Wistar 大鼠32 只,体质量(250±10)g,购自斯贝福(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格证号:SCXK(京)2018-0012。本实验操作均符合动物伦理要求。
1.2 分组及造模 大鼠适应性饲养1 周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2 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8 只,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余24 只建立胆固醇胆石症模型,本项目在既往研究的致石饲料方法基础上进行改良,建立胆固醇胆石症大鼠动物模型[9-11],以蔗糖50%、酪蛋白20%、胆固醇1%,胆酸0.5%、猪油15%的比例配制致石饲料,喂食6 周后,将24 只造模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埋线组、针刺组,每组8 只。
1.3 主要仪器与试剂 9 号一次性埋线针(江西格兰斯医疗有限公司),4-0 号羊肠线(山东博达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华佗牌不锈钢毫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规格:0.25 mm×25 mm),离心机(Thermo Fisher Scientific,美国),多功能酶标仪(Molecular Devices,美国)。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 埋线组将9 号埋线所用4-0 号羊肠线按穴位所需剪成3~4 mm的长度,置于95%酒精中浸泡备用。将大鼠固定于鼠台,参照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实验针灸学》及中国针灸学会实验针灸分会制定的《动物针灸穴位图谱》选取并定位“阳陵泉”“胆囊穴”“足三里”“第10 胸椎夹脊”穴,局部脱毛,穴位处用75%酒精常规消毒,采用9 号埋线针,3~4 mm 羊肠线,刺入穴位4~5 mm,向内推针芯,同时缓慢退出针头,将羊肠线植入穴区肌肉内。检查有无出血,按压针孔片刻。每7 d 为1 个疗程,共2 个疗程,每疗程间隔2 d。针刺组将大鼠固定于鼠台,用1寸的针灸针针刺大鼠“阳陵泉”“胆囊穴”“足三里”“第10 胸椎夹脊”穴,穴位取穴方法同埋线组,1 d/次,每7次为1 个疗程,共2 个疗程,每疗程间隔2 d。空白组和模型组在干预期间正常饲养,不予治疗。
1.4.2 指标检测 最后1 次治疗结束后,各组大鼠禁食不禁水12 h,取材前大鼠腹腔注射4%的戊巴比妥0.1 ml/100 g,麻醉后将大鼠仰卧固定于大鼠手术板上,打开腹腔,在十二指肠中找到白色透明的胆总管,观察胆囊和胆总管成石情况;后经腹主动脉取血,将取到的8 ml 血液静止2 h,3000 r/min 离心15 min,取血清,放于-80 ℃冰箱。1 d 后,根据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含量。观察造模前、造模后、治疗后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包括进食情况、精神状态、活动情况、背毛情况。比较各组大鼠胆囊胆固醇结石成石率,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含量。肉眼可见胆囊或胆管内有絮状沉淀或肉眼可见胆囊有泥砂样沉积物,可视作胆囊结石生成。胆囊胆固醇结石成石率(%)=每组生成胆囊结石大鼠数/每组大鼠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正态分布资料用()表示,各组间比较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LSD 检验,以P<0.01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大鼠一般情况观察 造模前各组大鼠饮水正常,精神状态良好,活动自如,反应灵活,动作敏捷,背毛有光泽,进食及大小便正常,无异常状态出现;造模后空白组大鼠体重自然增长,状态良好,饮食及大小便正常;其余各组大鼠饮食减少,活动迟缓,拱背,反应迟钝,背毛松散无光泽,提示造模成功。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埋线组大鼠饮食、体重、精神状态、拱背情况、背毛状态等方面均有较好改善,实验过程中未发生动物死亡。
2.2 各组大鼠胆囊胆固醇结石成石率比较 经解剖,大体观察可见空白组大鼠胆汁清澈透亮;模型组大鼠全部可见有絮状沉淀,埋线组成石率低于针刺组,可见絮状沉淀。与模型组比较,埋线组和针刺组明显降低了胆汁的浑浊度,抑制了胆固醇结石的形成,见表1。
表1 各组大鼠胆囊胆固醇结石成石率(n,%)
2.3 各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比较 模型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埋线组和针刺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各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mmol/L)
表2 各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mmol/L)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1
3 讨论
胆固醇胆石症在中医学中归属“黄疸”“胁痛”“胆胀”等范畴,以“肝郁胆逆”“脾胃虚弱”为病机[12]。现代研究表明[13],胆固醇胆石症的发病机制主要与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异常、肠道吸收胆固醇增加、胆固醇转运的载体等有关,而血清甘油三酯水平与胆结石发病也具有密切的关系[14,15]。脂代谢异常可导致胆固醇合成限速酶活化,增加肝脏胆固醇的合成,从而造成胆汁中胆固醇的过饱和状态,影响胆汁酸、胆固醇和磷脂三者的比例,使胆固醇更易析出形成结石[16]。本研究通过观察大鼠一般状态、胆囊和胆管成石率,检测分析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含量变化,可以评估胆固醇胆石症的治疗效果。
穴位埋线是针灸的延伸和进展,以线代针,对穴位持续刺激,以激发经络气血,协调机体机能、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从而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17]。《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记载:“胆合入于阳陵泉,胆病者……其寒热者取阳陵泉。”故阳陵泉有通畅胆腑、清利湿热之功;胆囊穴具有利胆通腑、清利湿热之功,胆囊出现病变时,该穴为痛敏点,常为胆道疾病的定性穴;足三里为阳明经穴,阳明经多气多血,且足三里为“强壮保健要穴”,对足三里进行埋线,具有健脾和胃、扶正培元、调补气血,可增强人体免疫力;第10 胸椎夹脊可调节脏腑;故本实验选取大鼠阳陵泉、胆囊穴、足三里、第10 胸椎夹脊共同疏泄肝胆之气,调节脏腑,扶正祛邪。
叶露[18]研究发现,胆固醇胆石症豚鼠表现为进食较少,皮毛干枯无泽,精神萎靡,活动缓慢。本实验结果显示,从大鼠的一般情况可以看出,与模型组相比较,埋线组和针刺组的饮食情况、精神状态、拱背、背毛等情况均有明显改善,提示穴位埋线和针刺可以缓解胆固醇胆石症的症状表现。李炯等[19]研究发现肉眼可见胆囊有泥沙样或絮状沉淀,可视作胆囊结石生成。本实验通过肉眼观察胆囊及胆管的状态提示造模成功,模型组大鼠全部成模,与模型组比较,经穴位埋线与针刺治疗后,成石率明显下降,说明穴位埋线和针刺均可有效降低胆固醇胆石症的成石率,且穴位埋线效果优于针刺。
饮食中过多的胆固醇摄入可引起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的升高,胆汁中胆固醇过饱和,随后胆固醇结晶逐渐形成。本实验结果显示,胆固醇胆石症大鼠经治疗后,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含量较模型组均有改善,其中埋线组改善最为明显且优于针刺组,说明穴位埋线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相应腧穴,能够有效促进胆固醇胆石症血清脂类代谢,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从而达到治疗胆固醇胆石症的目的,但其作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穴位埋线对于胆固醇胆结石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为临床开展穴位埋线防治胆固醇胆石症提供了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