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乡市HIV 感染者进展为AIDS 患者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2021-09-07王瑗瑗

医学信息 2021年17期
关键词:新乡市感染者艾滋病

席 瑾,王 静,王瑗瑗

(新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防治科1,艾滋病防治科2,河南 新乡 453000)

AIDS 病程一般分为原发感染期、无症状期(潜伏期)、艾滋病期3 个阶段。其中潜伏期是一个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疾病阶段,如果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和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1,2]。潜伏期的长短受多种因素影响,为深入研究新乡市HIV 感染者疾病进展情况,了解疾病潜伏期和相关影响因素,科学制订防治策略、风险预警和个性化干预管理措施,本研究采用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相关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为HIV 感染者的有效防治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从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导出新乡市1995 年1 月-2019 年12 月HIV/艾滋病病例的历史报告卡片数据库,数据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感染途径、性病史、病例发现途径和首次CD4+计数结果等。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报告时疾病状态为HIV 感染者后进展为AIDS 患者[3],即HIV 感染者CD4+<200 个/mm3或出现艾滋病相关临床症状;②现住址为新乡市;③审核日期截止至2019 年12月31 日。排除标准:①报告时疾病状态为AIDS 患者;②截止至2019 年12 月31 日观察期结束,HIV感染者未进展为AIDS 患者。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Excel 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22.0 对病例基本情况进行相应的描述性统计、单因素χ2检验,并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研究变量纳入多因素Cox 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患者基本情况 1995-2019 年共发现1925 例HIV 感染者,年龄1~88 岁,平均年龄(40.54±15.87)岁,男女性别比3.52∶1;婚姻状况以已婚有配偶(46.86%)为主;文化程度集中在初中837 例(43.48%);职业类型农民最多1174 例(60.99%)。

2.2 HIV 感染者转为AIDS 患者的时间间隔和单因素分析 检出的1925 例HIV 感染者中有525 例进展为AIDS 患者,转换率为27.27%,病程进展时间间隔最长5381 d,最短0 d,平均进展时间(325.00±668.00)d,中位数82 d。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类型、感染途径、病例发现途径、首次CD4+细胞计数的患者的转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HIV 感染者进展为AIDS 患者情况统计表(n,%)

2.3 多因素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研究变量纳入多因素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类型、感染途径、首次CD4+计数,见表2。结果显示,低年龄组HIV 感染者进展为AIDS 患者的风险较高,15~岁、30~岁、45~岁和≥60 岁年龄段患者的转化风险分别是≤14 岁的0.089 倍、0.129倍、0.153 倍和0.127 倍;首次CD4+细胞计数越高,病程进展风险越低,首次CD4+细胞计数200~、350~、≥450 个/mm3的患者疾病进展风险分别是<200 个/mm3患者的0.115 倍、0.049 倍和0.025 倍,见表3。

表2 多因素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变量赋值

表3 新乡市1925 例HIV 感染者病程进展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1995-2019 年新乡市1925 例HIV 感染者中有525 例进展为AIDS 患者,感染转换率为27.27%,与国内多数城市研究[4-7]比较,转换率处于较高水平,仅低于1995-2013 年曲靖市43.71%[8];疾病发展时间间隔较短,提示新乡市HIV 感染者潜伏期短,疾病进展较快。可能与研究对象中晚发现的比例较高,患者在感染后未被及时诊断、HIV 感染报告后未及时在1年内进行CD4+细胞计数检测(17.14%)以及个别存在检出CD4+细胞计数<200 个/mm3未及时订正AIDS情况有关,呈现出该人群病情进展较快现象。

低年龄(≤14 岁)HIV 感染者进展为AIDS 患者的风险较高,但进展时间间隔较长,与段义军等[9]对普洱市研究一致,一方面可能因为低年龄人群感染途径来自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感染病毒载量不同;另一方面可能是患者在感染HIV 时免疫系统功能尚未完全成熟,抵抗力呈现逐步增强的趋势;15~岁年龄段转化率最低,30~岁、45~岁年龄段的疾病进展风险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大,与国内其他研究[10]一致,分析原因随着年龄增加,机体免疫功能减弱,修复能力下降,CD4+T 细胞的再生能力降低[2];但≥60 岁年龄组发病风险有所下降,可能与该年龄段样本量相对较少有关。

HIV 感染转AIDS 患者转换比例中,女性高于男性,已婚有配偶和离异或丧偶高于未婚,文盲和小学文化高于高学历人群,农民高于其他人群,与周宗磊等[6]对深圳市的研究一致,这可能与不同性别、婚姻状况、文化层次和职业的HIV 感染者拥有的社会经济水平、教育文化程度、医疗保障水平、机体免疫状态不同有关。

HIV 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攻击CD4+T 淋巴细胞,破坏机体免疫功能和抵抗力,因此CD4+T 细胞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HIV/AIDS 病例的疾病状态和疾病进展程度。首次CD4+T 细胞水平越高,艾滋病发病风险越低,与其他研究[9-11]一致。较高水平的CD4+T 细胞计数预示HIV 感染者免疫功能越好,由无症状期进入艾滋病期越慢,潜伏期越长;首次CD4+T 细胞越低,免疫功能越差,易出现机会性感染及其它AIDS 相关疾病,导致疾病进程加快,预后较差。

目前,新乡市HIV 感染者的发现途径主要是被动检测(82.48%),特别是医疗机构就诊检测,占61.52%。一方面可能是HIV 初始感染时无明显临床症状,患者因健康意识不够或者多种心理压力,不敢正面面对,存在部分侥幸心理;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艾滋病防治工作中日常宣传普及不到位、检测咨询门诊覆盖面有限、专项调查检测范围较窄有关。

综上所述,加强艾滋病宣传干预的力度和扩大HIV 检测的覆盖面,尽可能早地发现HIV 感染者并开展随访干预,有助于提高HIV 感染者的生存质量。

猜你喜欢

新乡市感染者艾滋病
知信行模式在HIV感染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 世界艾滋病日》
艾滋病感染者就医和就业歧视状况调查
新乡市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新乡市
新乡市中学生体育锻炼参与现状研究
新乡市锂电池专利情报分析及对策建议
HIV感染者48例内镜检查特征分析